为什么说资本市场迎来一个好的时期?
当前金融热对证券行业发展还是有利的,尽管期货市场也是波折比较多,但是期货业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整个金融对GDP增量贡献的比重越来越大。今年上半年,金融对GDP的贡献,创造的增量贡献已达到30%。第三季度有所回落,但是也有20%,这在历史上没有过的。如何理解这个现象呢?是由于长期的工业通缩和产能过剩,导致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下降,金融创造的GDP就增加了。这个现象不是短期的现象,不可能等到又过了“农闲季节”,这个金融的贡献又会减少,因为整体来讲,以投资拉动的经济是下了一个台阶。
对于2016年来讲,我觉得经济是最困难的一年,这是很明显的,与4年之前温讲“经济是今年最困难的一年”的时候相比,经济要困难很多。尽管2016年经济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但2017年经济可能还要更加困难,所以我并不认为2016年经济就能够见底,的GDP增速还是会下行,但这未必不是好事,因为结构调整在下行中展开,传统的衰退伴随着新兴产业开始崛起。在股市上,则体现为中小板、创业板的长期牛市和上证50、180板块的走弱。据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损益后,沪深主板的上市公司的亏损面接近30%,而创业板只有10%多一点。
最近与各类企业家交流,发现广大投资者们对经济的看法差距巨大。一方面,传统行业的企业家们愁眉苦脸,国有的基本靠借新还旧来维持生计,民营的则僵死在债务链中;另一方面,新兴行业的企业家们意气风发,忙着接待一批又一批的PE、C和二级市场的经理。真是冰火两重天。
为什么说资本市场迎来一个好的时期?是因为金融结构在发生变化,就居民的资产配置而言,2000年之前,主要是靠存款作为居民的主要渠道,因为那时候没有金融产品或者金融产品比较缺失,尽管到2000年,股市也发展了10年,但是股市的规模还是比较小,当初我记得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股市的流通市值也就是3万亿左右。所以它的规模非常小。那时候居民理财主要是靠存银行。
从2000年到2013年,那个阶段进入时代,居民资产配置主要是配房地产,此外,广大投资者们还配不少实物类资产,与和大宗商品相关的,比如说像买矿山或者,买油井,这个都是2013年之前广大投资者们普遍做的事情,甚至跑到海外,到加拿大买油田,到智利买铜矿。那个年代其实就是一个实物投资的时代,随着2013年房地产的销售面积创了历史新高,实物资产投资时代告一段落。近年来房地产销售面积是低于2013年的,我估计,2013年是房地产销售面积最高的一年。
2014年之后,居民的资产配置步入金融产品时代,因为经济下行,利率也下调了,2014年开始降息,然后是不断的降息、降准,整个金融产品种类又得到了非常大的丰富。期货也是在2014年、2015年得到非常大的发展,像上证50指数、中证500指数期货也都纷纷开了出来,由于发生股灾,股指期货市场受挫,这灾只是历史阶段当中的一个小波折,不改变金融产品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也不改变期货业发展的进一步加快的大趋势。从意义上讲,我们确实迎来了一个行业发展的好时代,对于金融业或资本市场来讲(金融业还包括银行,但是银行现在主要靠中间业务来增长,这些资本市场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同样也是得到非常快的发展),正处在非常大的发展机遇期。
最近我不断在参加各种银行、举办的同业会议如银证合作会议、银信合作会议,说明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得到非常快的发展,这也表明了整个金融在经济当中的地位是得到空前的提升。这个提升当然是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需求方,那就是理财产品的需求大量的增加,到今年9月末,银行的理财产品余额到了20万亿,其他如信托产品、产品,或权益类产品,都是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这方面因为居民的资产配置发生了转移,原先主要是配置在房地产上面,房地产的配置过多,今后应该有更多的配置在金融产品上面。
当然金融产品的丰富程度也会进一步提高,比如说最近这些场外衍生品的发展也是很快,证券公司的场外衍生品也在发展,像收益率互换等,收益率互换被认为是有配资的嫌疑,但其他的场外衍生品需求也是很多,我想最近期货公司也在积极开展场外衍生品业务。券商的两融业务,其实也是一种金融创新的体现。
这样来看的话,我们现在正从实物资产的过高配置到配置的降低,金融资产要从低配到标配,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的相关业务就会得到非常快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很多产业都出现产能过剩。这又导致经济下滑和利率的下降,我们的人口老龄化也与这些现象一一对应的,我认为资本市场的繁荣实际上是非常长期的,是实物投资时代终结的结果,比如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历史上有过吗?没有过。
与全球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遇到的,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倒不是在北美,也不是在欧洲,恰好发生在东亚,日本和韩国的人口老龄化比更加严峻。我们还可以通过放开生育来缓解,他们只能通过移民解决,别无选择。因为韩国的生育率到,但是发达都有。我们比发达生育率水平都要低。这种人口老龄化导致经济减速,决定了利率肯定要往下走,利率往下走,银行存款就要减少。这是必然趋势,人口老龄化之后,对买房子的需求就会减少,房地产就要减配。所以经济增长就是人口现象,经济的结构性分化也和人口流向有关,深圳的房价为什么涨,为什么上海的房价涨?因为人口老龄化同时,面临的是人口整体往大城市迁移,因为大城市才有更多的公共服务,三四线城市房价注定要跌,房地产过剩现象更加严峻。
现在的城镇化已经到了后期,对城镇化进程的评估,我看经济学界还没太多的关注。我非常关注人口流动的,如今年这个时候和去年这个时候比,农民工的数量没有增加,这是在的过去30年来第一次。城镇农民工流入最多的时候,是在2010年,农民工增加了1200万,2011年虽减少了些,但是也增加了1000万,2012年800万,2013年大概是600万,2014年是500万,但2015年突然就没有增加了,农民工就不再进城了。
这是什么现象?那就是城镇化率不再提升了,所以说的城市化已经到了后期,这是我在2010年就已经提出的观点,的城镇化统计上面有很大的问题。我分别在2010年和2012年写过两篇文章,第一篇观点是城镇化率被低估了3-5个百分点,2012年的时候,我发现农民数量被高估了8000万。所以的城市化率水平被低估了。这就是现在经济面临人口红利消失的问题。
大城市化的水平还是比较低,人口从三四线城市往一二线城市流动,这样会改变我们的区域结构,这个也是跟理财需求相关的,为什么理财产品的发行都是在大城市呢?因为大城市积聚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富裕阶层基本上集中在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