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乡亲们,红光新村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三讲开始……”永昌县东寨镇红光新村乡村大喇叭准时响了起来。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永昌县采用乡村大喇叭、“小板凳”宣讲、草根宣讲、送学上门等多种形式,在永昌大地掀起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如何学习好、宣传好和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地生根发芽,是当前乃至今后长期的政治任务。永昌县充分发挥乡村大喇叭点多面广、内容丰富的优势,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时间传递到群众中间。
红光新村是金昌市唯一一个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村,来自新城子镇马营沟村、毛家庄村的96户贫困户在这里实现了脱贫致富。作为脱贫攻坚政策的受益者,他们对党的二十大格外关注,充分发挥村上红光心声广播站的作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大喇叭作为永昌县农村的标准配置,成为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东寨镇头坝村党支部书记王振山说:“我们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后,就在想怎么才能更好地把会议精神讲给村民,让他们能够听懂学会,于是想到了乡村大喇叭,用村民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
“‘小板凳’开讲啦!”随着熟悉的开场白,永昌县城关镇永福苑社区“小板凳”宣讲团也开始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人手一张小板凳,或三四个人,或十多人;或楼栋下,或小区广场上,不限人数,不限场地,小到柴米油盐,大到火箭上天,到处是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声音。像“小板凳”这样的宣讲团永昌县还有很多,“小红花”“宝藏剧团”“草根宣讲”等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辖区的每一个居民身边。
“这一句唱的是群众对党的期盼,声调应该高一些,这样更能表现大家对党的坚决拥护,乐器应该用欢快高昂的节奏······”在城关镇天锦苑社区,闲不住的老党员金定国已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用歌词写了出来,正和伙伴们一起研究如何排练的事儿。作为“草根宣讲”团的一员,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就捉摸作曲了。开幕会期间,根据会议内容开始着笔起稿,几经修改终于完成了曲子。永昌小戏小曲作为地方特色曲艺种类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多支曲艺队伍活跃在永昌县各个地方,其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脍炙人口的唱词更容易让群众记牢理解。
永昌县紧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个总目标,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宣讲形式,以更加新颖灵活的方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起来、“动”起来、“鲜”起来,营造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厚植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永昌大地生根发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