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北街道: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近年来,洋北街道不断探索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将代表作用的发挥和街道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将代表的履职内容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紧紧相扣,引导代表主动作为,助力政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人大代表+联络员”,倾听群众诉求。洋北街道人大工委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引导广大代表在疫情防控、抗汛防涝、化解矛盾等工作中“作表率”“走在先”“冲在前”,树立“人大代表为人民”的良好形象。精心打造联络平台,始终坚持硬件标准化、软件系统化、活动常态化、管理精细化的标准,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人员、有经费、有专栏、有制度、有计划、有资料“八有”要求,在全街道共建设有人大代表之家1个,人大代表工作站10个,人大代表联系点1个。把代表联络站打造成为宣传政策的“广播站”、掌握民意的“观察哨”、解决问题的“催化剂”、化解矛盾的“解压阀”,为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提供有利条件,使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切实解决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人大代表+监督员”,提高服务效能。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洋北街道人大工委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年初排定计划,积极开展“四化同步·改革有我”主题活动。全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人大依法监督、政府执行落实、代表全程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推动提升政府效能,增强群众满意度。聚焦民生热点,紧盯重大项目,全程跟踪监督,确保圆满完成,持续增进群众福祉。聚焦管理难点,紧盯疫情防控、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生态环保、违建管控、环境整治等管理难题,发动人大代表通过集中视察、明察暗访、定向检查等形式,形成监督合力,推动问题解决在基层,让群众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代表监督推动既有力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又不断增强群众感情认同,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大代表+调解员”,破解基层矛盾。街道人大代表、议政代表充分发挥代表优势,深入基层群众,探索人大代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代表联合下口村“和事佬”、诉前调解员、乡贤参事会等组织,共同参与到基层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通过发挥乡贤德望和“乡土情”“人脉情”的作用,积极为村民群众提供矛盾纠纷调解、权益保障、法律援助等服务,有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人大代表、议政代表主动上前,积极参与征地、拆违等影响较大,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同时利用议政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在群众中具有的较高威望的优势,参与村民说事等基层民主协商实践,协调各类民间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