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引发全球市场剧烈反应,大宗商品未来走势如何
大宗商品价格是否已经“见顶”?有观点认为,在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高企、地缘冲突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下,供需进一步失衡,能源价格上涨,全球经济疲弱,工业品需求预期不振,大宗商品价格已经筑顶;另有观点则认为,大宗商品与油价依然看涨,认为“大多数大宗商品处于长期上升趋势”。
美联储加息力度虽然超出预期,然而原油市场的月差结构仍持续强势,油价继续有着强势表现。海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能源化工研究负责人杨安表示,目前海外市场面临高位通胀压力,给石油市场降温成为各国政府重要任务。美国近期动作频出,还可能再推出一些降温措施,这是目前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
海证期货研究所副所长石头认为,美元指数目前已达到高点,中长期看将对大宗商品产生压制作用。原油和农产品受到全球商品供应链变化的影响,尤其是俄乌冲突导致供给端紧缩,见顶和下跌的时间要更晚一点。
在此背景下,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涨跌互现,各品种走势分化加大。“商品价格不仅与国内经济周期有关,也受到全球经济周期影响,在内外因素交织下,市场可能迎来宽幅震荡。”南华期货研究所所长曹扬慧表示。
稳经济大盘信心明确,需求修复可能会带动有色板块上行。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有色金属首席研究员肖静告诉
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兼黑色商品研究总监邱跃成表示,钢材价格下跌较为明显,螺纹钢库存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对钢价走势形成明显压制。而国内生铁产量大幅回升,钢厂对原材料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原料价格表现明显强于钢材,这也使钢厂利润承压。
今年以来,我国各大期货交易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供稳价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风控和服务举措,提升市场运行质量,促进期现循环畅通,拓宽服务渠道,为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提供期货方案,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期货稳价订单”试点项目成为亮点。去年,上期所与宝武集团及其子公司欧冶云商就黑色金属品种开展了“期货稳价订单”试点合作,通过宝武集团为实体企业提供现货供应保障、上期所为实体企业提供降低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今年,“期货稳价订单”项目扩展到石油沥青、低硫燃料油等能化品种,通过“期现联动”,鼓励企业利用期权工具对冲风险,助力油气产业链实体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健经营。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期现经营策划中心总经理刘勇表示,在能源化工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的环境下,“期货稳价订单”能够让企业大胆放心去安排生产经营计划,不用再担心未来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给实体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
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共上市期货期权品种94个,涵盖能源、粮食、金属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涉及60多个产业链,为价值大约22万亿元的大宗商品保驾护航,编织了一张较为完善的服务实体企业的风险管理网。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王颖建议,实体企业通过科学运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套期保值、风险对冲等功能,有效规避生产经营过程中诸多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实现企业经营模式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