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都熟悉的品牌,原来都是美国货?
近期发现很多国人都在探讨一个话题:“美国敢抵制华为,为何中国不敢抵制苹果?难道美国商品在中国真的不可替换”?在过去的文章中作者曾经讲到过,对于国际贸易圈来说,一家独大绝不是好事,中国不去和美国一样做“蠢事”其实是明智之选。贸易本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和科技最前沿的效果。
当然,从客观角度来看,中国商品在近几年确实成长飞快,就拿去年我国双十一来说,国产商品已经在外国消费者心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甚至在疫情蔓延的背景下,美国轻工业生产力明显下降,美国人每买十件商品,其中就有8-9件是中国制造。那么不少朋友就表示疑惑,既然中国制造的商品已经如此中国,为何还没有底气把美国商品踢出中国市场?
其实很多朋友对商品的幕后“金主”都一知半解,换句话说,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早已被美国商品所包围,这句话毫不夸张,接下来举两个例子帮助大家解开疑惑。第一个:百事可乐、可口可乐。这两个品牌早已在中国扎下根,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但一款饮料能对我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其实大部分消费者不知道,饮料只是他们在中国市场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商品霸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先说百事可乐,小肥羊、黄记煌、必胜客、美年达这两家知名餐饮品牌,其实就是美国百事可乐旗下的品牌。所以各位,吃着小肥羊火锅不买苹果手机就是抵制美国商品?显然是个“笑话”。再来说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美汁源、维他命水这些都是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品牌,是不是很夸张?当然,这些还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业,下面这家公司在我国则更是根深蒂固。
想必不少朋友都听过美国的宝洁公司,但是大部分朋友不知道,什么海飞丝、潘婷、飘柔、沙宣、汰渍、佳洁士、舒肤佳,这些都是宝洁公司旗下的品牌。怎么样各位朋友?有没有一种被美国商品深深包围的感觉?所以说中国商品才刚刚崛起,距离突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要做的并不是剔除,而是慢慢地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