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房子价格暴跌,我们将会面对什么样的场景?
一旦房子价格暴跌,我们会面对怎样的场景?房价波动可以分为高涨,转折,下跌(甚至暴跌)三个阶段。房子价格一旦出现暴跌,就会发生三件大事情;第一件,就是很多房奴开始不愿意按时向银行缴纳房贷了。银行会发生大面积的断供现象,如果只发生在个别城市,那是局部性金融风险,如果大面积发生,那将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会很严重,特别是近二年中国的金融杠杆拉长了,系统性风险正在积聚中。房价暴跌,很多之前买房的人会要求开发商补偿他们提前买房的损失,会出现砸开发商的楼盘销售中心。原因很简单,部分开发商之前曾经告诉买房者,买房得赶紧,以后等房价涨了,别更买不起房。而听了开发商的话,买房者现在面临房价下跌的损的,买房者要讨个公道。每天各地砸楼盘的事情层出不穷。人们不再把资金投入在房产上,会为资金、资产的增加寻求其他出路。比如增加日用消费支出,旅游,健身,养生,社交,金融,保险,个体经营,商业,服务业,等等。整个社会都活起来,人气旺起来。对国家来说,货币从银行出来后,会经过一层层的经济活动、各个经济流通环节,带来了价值的增加,经济总量的增加,GDP的增加。最后,才会以存款和利润的形式流回银行。
真证发挥货币的作用。不像现在,从银行出来,还没有沾到人气,就又通过房产流回银行了。有点股市的换手率的意思。
房价经过迅速上涨后,高房价把真正消费者排斥在房地产市场之外,而只靠投机资金支撑时,房地产经济由盛转衰,房地产市场在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两个方面都出现萎缩。经过痛苦的衰退之后,房价便进人了持续下跌阶段。主要特征是:从蝴蝶效应的方向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房价大降,就会有很多人断供,因为银行要收取抵押物贬值的部分且不能覆盖贷款剩余额度的资金。如果贷款人没有足够的现金,银行就会拍卖贷款人的房产来补足原有贷款额度,补不齐的部分,是贷款人背负的债,也就是说贷款人买这套房的钱全部亏损完毕。即使有足够的资金补齐亏损,但很多人会断供,因为断供后,重新买,也要比继续还贷款低很多。哪怕冒着征信降级的风险也要断供。房价跌幅触目惊心,个别房价低于建筑价格,房地产泡沫完全破灭。如在1992年,美国物业成交价一般只有原价的1/4甚至更低。金融机构倒闭增加。一方面,金融机构收益减少甚至出现亏损,另一方面,不良债权和损失的增加会降低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综合作用下,金融机构破产便是情理之中了。
目前是全民炒房,但是无论房地产价格跌为多少,只要我们大家的工资不变,或者缩减不多,实际上就不会影响我们的还贷。毕竟我们停止还贷会影响个人的信用,再次购房也会很麻烦。一般来说,房产价格跌了一半,将首付亏掉了,停止还贷的人也不会太多。全民炒房的含义实际上是将原先有投资客承担的风险转嫁给所有人了。所以一般来说,影响的问题并不大。至于银行贷款,难道我们以为不还房贷了,我们的其他住房就不会被查封吗?我们国家惩治老赖的手段是越来越厉害,一般人都是有偿还能力的。信用收缩。伴随房价的下跌,信贷风险的增大,金融机构无疑会紧缩该种贷款的规模或者尽量减少贷款的期限;在存量方面,金融机构会千方百计争取提前收回贷款,贷款存量下降。当这种现象蔓延到整个金融体系后,严重的信贷收缩便会发生。随着影响的蔓延和深化,整个金融体系受到沉重打击。房地产泡沫被挤出后,由于受到房地产开发成本以及房地产正常需求水平的双重支持,同时政府逐渐放宽对房地产投资、交易等方面的限制,房地产市场从急剧下降转变为波动相对平稳的阶段。不过,房地产市场何时走出萧条阶段而进入新一轮复苏,一方面,依赖于前期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消化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趋势。
现在的各项调控政策,包括利率的上浮其实都是为了稳定楼市,防止泡沫的产生。因为日本楼市泡沫助推剂就是银行的低利率和贷款的低首付。造成人人都能贷款买房的局面,最终失控,银行才无法抵御风险倒闭的。要知道银行倒了我们的钱也就没了。但是贷款还会被其他银行收购,因此就算银行倒闭了我们的贷款还是要还的。面对着国家对房地产的密集调控,还为了私利,和国家意愿对着干,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吹嘘、误导百姓,有点良心吗?国家,还有一些明白人,早就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意一些群体出现过多的损失,才这样温和的加以调控,争取国家经济结构得到合理的调整,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经济转型、消除隐患。还真以为国家赞同现在的房产发展局面了?一句土话,“别给脸不要脸,登鼻子上天”!转变经济格局,发展实体经济,才是国家新的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