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刷新四个月高点,对股债有何影响?
18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前值7.9%,弱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6.0%的水平。
根据美联储9月的议息会议纪要,十一月美联储大概率会宣布 Taper(收紧货币政策),并于11月中旬或者12月实施。
9月中旬后,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93.7330, -0.0163, -0.02%)走势出现脱离,在美元指数整体上涨背景下人民币强势突破6.4。美元兑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从6.435(9月15日数据)一路下行至6.3998(10月19日),美元指数则从92.49升至93.78。人民币汇率指数更是创下2016年初以来的新高。
近几个月来,我国出口均超市场预期,贸易顺差规模增长为人民币形成支撑。8月、9月的出口延续强劲表现,两年复合增速分别达17%、18.4%。在出口大超预期、进口保持相对平稳的情况下,9月贸易差额667.6亿美元,环比增加114.2亿美元,且两年复合增速持续高增,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另外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出口预期缓解了人民币贬值压力。
从经济基本面看,美国非农数据再爆冷,同时美国通胀水平传导至下游,整体通胀压力也大于中国。从流动性来看,无论是境内的美元还是全球美元均呈现流动性泛滥。美元指数的下跌带动了非美元货币的集体反弹。美元指数自上周触及94.52后出现下跌,进入10月以后,美元是除日元之外的最弱G10货币。两位美联储官员周三表示,美联储现在是时候开始缩减资产购买步伐,但短期内不太可能加息。
此前市场一直预期中国的货币政策将在四季度降准,但上周央行举行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新闻发布会降低了市场的降准预期。面对经济可能的下行压力,央行更愿意采取结构性政策工具精准发力,而非直接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美货币政策分化收敛。受此影响,中国债券利率快速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到3%附近,中美利差保持在140BP的高位。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会支撑资本流入,从而对人民币形成支撑。
对比2016年以来的美元对人民币即期汇率和万得全A指数,发现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究其原因,人民币走强会提高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以投资风险资产,而风险资产的高收益又会潜在提升人民币的吸引力。以今年4月1日-5月31日为例,期间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受中国经济基本面影响,从4月1日6.57下行至5月31日的6.36,同期的A股市场在基本面向好以及上市公司盈利预期修复下继续走高。
尽管历史上存在“股债汇”三牛局面,但当前国内通胀形势愈演愈烈,并对货币政策宽松形成一定制约,“股债汇”三牛的形成条件并不具备。四季度债市或面临进一步调整的风险,债市受到汇率的影响则相对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