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我国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位于

2025-08-26 08:36:43

  江门中微子实验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 2008 年提出构想,2013 年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并在同年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支持,2015 年启动隧道和地下实验室建设。2021 年 12 月完成实验室建设并开始了探测器在地下实验室的安装建设,2024 年 12 月探测器主体建设完成并开始灌注超纯水与液体闪烁体。

  在灌装过程中,项目团队首先在 45 天内完成超过 6 万吨超纯水的灌注,将内外有机玻璃球的液位差控制到厘米量级,流量偏差不超过 0.5%,有力保障了探测器主体结构的安全稳定。随后历经半年的精细操作,

  ▲ 中心探测器内部的有机玻璃球及光电倍增管

  JUNO 的核心探测器为有效质量达 2 万吨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器,安置于地下实验大厅 44 米深的水池中央。直径 41.1 米的不锈钢网壳作为主支撑结构,承载了包括 35.4 米直径的有机玻璃球、两万吨液体闪烁体、两万只 20 英寸光电倍增管、两万五千只 3 英寸光电倍增管以及前端电子学、电缆、防磁线圈和隔光板等众多关键部件。遍布探测器内壁的光电倍增管协同工作,探测中微子与液闪相互作用产生的闪烁光,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 水池上方的顶部径迹探测器

  JUNO 总工程师马骁妍表示:“建设 JUNO 是一段充满非凡挑战的旅程。这不仅需要新的想法和技术,还需要多年的精心规划、测试和坚持。满足材料纯度、稳定性和安全性等严格要求,需要数百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奉献。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忠诚使这个大胆的设计变成了一个功能齐全的探测器,如今它已经准备好为中微子世界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JUNO 是一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导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 JUNO 探测到的一个反应堆中微子事例

下一篇:跨端“AirDrop”,曝谷歌安卓“快速分享”功能将
上一篇:苹果 iOSiPadOS 26 开发者预览版 Beta 8 发布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