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典型”焕发“新生机”—山丹县清泉镇西街村党建引领村级集体

2023-01-07 18:43:07

  山丹县清泉镇西街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全村有12个社、1106户3412人。村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43名。近年来,西街村党委把党建引领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抓手,抢抓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机遇,整合优化重组资源、技术、市场等要素,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商贸服务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点燃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预计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突破80万元,较上年度增加70万元,昔日的“老典型”再次焕发“新生机”。

  西街村是山丹县最早发展村办企业的村,先后兴办房地产开发、养殖种植、食品加工、文化传媒等8家企业,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一度超过200万元,集体资产突破1300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但近年来受政策导向、产能结构、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相继关停,林地草地、厂区厂房、机器设备等资源资产闲置荒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受影响。如何加快产业转型,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西街村面临的最大考题。

  “我们村集体经济底子比较好,要想把这些闲置的资源和资产利用起来,首要任务就是改变现状,把堡垒建强,把有活力、有能力、有魄力的能人吸纳进村班子,村里发展才有动力。”西街村党委副书记毛明说道。

  2021年,西街村坚持“双好双强”标准,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村党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9岁,均达到高中以上学历。新班子以“一刻不耽搁”的状态迅速进入“实干模式”,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列为“开门第一件事”,先后5次组织“两委”成员、党员群众代表赴兰州市榆中县等地区考察学习“取真经”。村党委副书记刘超感慨道,“这次学习我算是开了眼、长了见识,人家那养殖小区才叫养殖小区……我们也要建高标准规模化的养殖小区,把村上分散的养殖户都集中起来发展规模化养殖业。”

  村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系统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向,经过深入研判、反复论证,大家一致认为,西街村要想向前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城中村区位优势和集体资源资产优势,将规模化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服务等产业紧密融合,打造种养产销一体化产业链……一幅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蓝图”已然绘就,此时的西街村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朝着“产业增效、集体创收、村民致富”这一目标奋勇前行。

  理念能否落实,还要靠行动。2022年,西街村被确定为市级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试点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村党委以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为契机,整合西旺农牧有限责任公司、丹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8家村办企业资源资产,成立西街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实行村党委领导下的企业法人负责制,推行“村党委+集体经济公司+合作社+村民”发展模式,依托西街村腾辉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土地在册不到户村委会代种方式,流转村内耕地2600多亩,打造优质小麦和铁杆大葱种植基地,年产小麦960吨、大葱150吨,产值达360万元,此一项村集体可分红10万元。

  西街村还利用村委会闲置房产新建西旺农牧加工厂和西旺万佳生活超市,成功注册“西街瑞雪”商标品牌,聘请达利园集团技术人员作为顾问,加工销售富硒小麦面粉、山丹馍馍等绿色食品,形成了“农”字号一条龙产业链,推动农村产业“接二连三”深度融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西街村生产的山丹馍馍不仅满足了村办超市日常供应,还进入了新乐、嘉伦等连锁商超,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大家纷纷称赞这就是“小时候山丹馍馍的味道”。

  加工厂和超市投入运营,让西街村找到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金钥匙”。目前,西街村90%的富余劳动力都转移到村办企业中,家家户户实现亦农亦工,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80多人,预计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突破8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已成为西街村集体创收的“摇钱树”、群众增收的“聚宝盆”。西街村村委会副主任周瑜生说,“自从村上进行了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集体经济发展方向更清了,动力也更足了,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的日子总会越过越红火。”

  “村里每年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养老金,让我们感到特别温暖,感谢共产党,感谢村‘两委’对老年人的关爱。”西街村80多岁的武永金老人高兴地说。

  在经济效益显现的同时,社会效益也凸显出来。西街村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反哺作用,健全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制定高考学生奖励补助和养老保险发放规则,为新入学大学生按照4000元—1000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助学金;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按照500—1000元的标准,每年发放养老金。至目前,累计发放助学金18.4万元、养老金190万元,资助大学生46名,受益老人688人,实现经济价值向社会价值的有机转化。

  西街村还将12名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安置在村办企业就业,并利用春节对离任村干部、老党员、困难群众开展慰问,发放各类物资达10余万元,让党员群众深切感受到富有“人情味”的温暖。同时,聚焦基础设施自筹、水费收缴等,分类制定补助措施,切实让村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发放奖学金、养老金、慰问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由村民共享,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节节攀升。西街村村民袁进家发自内心地感慨道,“我由于身体原因没法外出打工,村上安排我到物业公司上班,每个月能收入2000多元呢,村上对我们老百姓越来越关心,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群众的口袋“鼓”了,生活富裕了,西街村又把焦点转向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上。2022年村党委抢抓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机遇,12名村社干部全程参与政策宣讲、搬迁动员等工作,5名党员带头搬迁,带动82户村民拆旧房、搬新家。一间间平房被拆除,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村容村貌迎来华丽转身。如今的西街村高楼林立、绿树成荫,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到处都是一派祥和奋进的新气象,一幅党建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生活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西街人强村富民的道路也越走越宽广。

  启示:西街村以精准眼光瞄准市场,以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为突破口,盘活集体资产资源,通过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商贸服务,有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激活了村级集体经济“一池春水”,有三个方面可供借鉴的经验:

  一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关键要有一支由善经营、有本领、能奉献、讲民主的乡村能人组成的坚强村干部队伍,村班子集思广益、民主管理,因地制宜找准发展定位,才能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二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关键要抓住农村改革的“牛鼻子”,盘活闲置低效资源,变“沉睡的资产”为“流动的资本”,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实体运营,让农工商贸一体化融合发展,推动资源聚拢、产业聚集和财富聚变,才能实现发展的华丽蝶变。

  三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关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反哺惠及民生,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切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问题,才能让每户村民都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下一篇:高台县人社局:“四个精准”积极推进稳岗稳就业工作
上一篇:顶端新闻签约嵩山景区,首发数字藏品“大唐麒麟”秒光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