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镇: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成为乡村振兴“加油站”

2022-09-22 13:12:05

  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是代表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联系选民、联系群众的“主阵地”和“连心桥”。天水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作用,使之成为代表履职的主阵地,努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和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打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了乡村振兴的“加油站”。

  天水镇人大代表工作站位于天水镇焦李村草莓小镇,于2022年4月启动创建。现有人大代表8人。天水镇人大代表工作站坚持把引领产业富民、壮大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作为增强代表履职能力、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抓手,按照自身建设标准化、履职行为规范化、代表活动经常化的“三化”建设目标,做到有机构人员、有活动阵地、有职责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活动开展、有资料档案的“六有”要求,真正成为了代表活动、联系选民、履职尽责的主阵地。

  创新活动载体,开通倾听民声的“直通车”。天水镇人大将农历每个月的初三、二十三赶集日设为代表接访日,积极组织区人大代表在镇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接待村民,认真听取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镇人大认真执行代表、村民建议分配、转办、回复等工作,确保每条建议有人抓、有人办、有人督促落实,实现“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衔接。目前,已办理群众意见建议32条,解决问题21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3件,让人大代表切实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传声筒”。

  聚焦中心工作,架起化解矛盾的“连心桥”。以加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建设为抓手,聚焦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拓展、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耕地抛荒整治、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中心工作,认真做好信访问题登记,及时了解信访诉求内容,解决矛盾纠纷,排除信访风险18件,确保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努力发挥代表的表率作用,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缓和化解基层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

  狠抓学习培训,建设提升素质的“加油站”。通过专题学习、政策宣讲和组织代表视察调研等形式,加强代表的学习和交流,先后组织人大代表学习《宪法》《代表法》等11次,与区上相关部门联系,组织劳务培训22场,培训村民2300人次,拓宽了就业门路,1000多人走出家门,进了厂门。

  充分发挥职能,争当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区人大代表、镇人大代表工作站站长李润晨,自创业以来,他坚持根植家乡沃土,情系乡民,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经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职能,积极履职奉献,为家乡现代农业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为草莓小镇园区就业人员发放劳务报酬60余万元,带动14户贫困户23人创收致富。凭借着焦李村自然环境优势,建立天水市秦州区莓香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加农户加基地模式,吸纳95户农民参与其中,发展现代农业。“小草莓”成为了激活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同时组织普工技术培训,为秦州区农业产业技术培训40余人,使普工变为技术工。工资由普工80元,增长为技术工120元。对焦李通李尧村的产业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并进行了沙化修复,全长共计4.7公里。镇人大代表、驼铃合作社雷安林主要以育肥猪养殖和种植蔬菜大棚为主,带动贫困户20户97人;丰收合作社以繁育肉牛为主,现有肉牛21头,带动贫困户5户24人。

  下一步,天水镇人大代表站将继续以“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工作站的职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完善发展思路,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收入,为天水镇在“十四五”时期跨越发展建言献策,贡献人大力量。

下一篇:TCL家电助力奥马摘帽
上一篇:秦州区卫健局举办“喜迎二十大 志愿我先行”健康巡讲走进西站社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