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Windows拉下PC游戏王座,聊聊SteamLinux
。
微软当前的做法是,通过售卖XboxGamePass,吸引更多玩家到Windows微软商店中购买游戏。关心游戏业界的朋友都得益于微软的支持,以及Xbox硬件平台的PC化,大量游戏都推出了跨Xbox和PC的版本。而玩家订阅了XGP后,即可免费游玩被微软收录进XGP库里面的大量游戏,这个库里的很多游戏,是同时拥有Xbox和PC的双版本的。玩家订阅了XGPU的权益后,想要在PC上游玩对应游戏,微软商店就是分发入口。
▲XGP同时提供Xbox和PC游戏,加入XGPU后,就可以通玩双平台
Xbox玩家的基数是庞大的,XGP的订阅数据一直以来非常好看。根据微软公布的数据,XGP的订阅人数已经达到了2500万以上。其中又有不少玩家,是购买了支持Xbox、PC双平台权益的XGPU。这么多的玩家,在Windows平台上会倾向于通过微软商店获取游戏,Steam是否会感到压力山大,想必不言而喻。
Steam在iOS和Android中都没有站稳脚跟,眼看XPG和微软商店的攻势越来越猛烈,难保某天Windows也容不下自己。Steam对此心知肚明,SteamOS和Proton,便是应对的招数。
尽管无论SteamOS还是Proton,都是开源开放的,但通过开源项目确立起生态位的产品,早已屡见不鲜。例如开源的Chromium,造就了世界第一浏览器Chrome;又例如开源的Android,硬生生将移动市场的份额啃下大半。
开源之所以能够助力商业项目,是因为开源可以促使产品快速流行,与此同时开源项目之外的附加服务,则负责将用户留下来——譬如Google服务之于Chrome,Play服务之于Android。最近的例子可能是特斯拉,特斯拉开源了大量电车制造的专利,使得电车厂商们能够快速侵占汽油车市场,而特斯拉独有的FSD、超充、软件娱乐等服务则负责提高用户忠诚度,电车攻下的大片油车市场,用户相当大的部分流到了特斯拉当中。
▲用开源来打开市场,用服务来绑定用户,这套打法屡试不爽
利用开源项目迅速做大市场、做大蛋糕,然后用好的服务将最多的蛋糕分到自己手里,的确是屡试不爽的策略。
Steam在提供附加服务方面同样非常擅长。Steam之所以能够吸引海量玩家,一大原因在于出色的服务,例如云存档、售后、评分系统、社区、创意工坊等等,都为玩家所津津乐道。现在,Steam要凭借开源的SteamOS和Proton,从Windows的手里抢蛋糕了——起码不能让Windows独霸蛋糕的标准,也不能让自己的店只能开在Windows的地盘上。
▲Steam出色的服务、社区氛围,大大提高了玩家的忠诚度
Proton的未来是可期的。除了热销的SteamDeck,SteamOS和Proton也可以安装在任意的PC上。在开源和SteamDeck等热销硬件的助推下,可以预见SteamOS和Proton的声量将会快速扩大。游戏开发者想要通吃Windows和Linux/SteamOS的市场,越来越多的游戏会将兼容Proton作为开发目标。大量的Windows游戏,乃至依附于游戏的反作弊、防盗版加密,会更积极地加入对Proton的兼容支持。
▲开源的SteamOS和Proton,潜力无穷
如此一来,在很大程度上,Proton将会成为Windows游戏的一个事实上的兼容标准,而想要体验Proton最好的方法,就是在Linux上安装Steam客户端,或者直接使用SteamOS。由此,Steam就凭借Proton确立起了稳定的平台生态位。
SteamDeck是首款热销的Steam主机,但这并不会是最后一款。Steam平台上能承载的可不仅仅是Windows游戏,当SteamOS乃至整个Linux阵营的声量足以在游戏方面和Windows分庭抗礼时,Windows还会是玩PC游戏的不二之选吗?答案恐怕就不那么明确了。
总结
总的来说,Steam凭借自己的声量,以及开源的Proton,推动着游戏新的兼容标准确立,这可以带动Steam生态渗入更多的Windows游戏,乃至整个Linux平台。Value是一个拥有着开源基因的公司,Steam能否凭借开源的力量,撼动Windows的PC游戏王座?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