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交易日9只新股开盘破发中签者直呼“凭运气在亏钱”
、戎美股份、深城交8只新股的发行价格超过了“四值”孰低值,而突破“四值”的个股上市后破发的概率较高。
所谓“四个值”,主要指剔除最高报价部分后,所有网下投资者及各类网下投资者剩余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以及剔除最高报价部分后,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基金和保险资金剩余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
9月18日的询价新规,取消了突破“四孰低”定价与“延期”挂钩的安排,明确初步询价结束后如确定的发行价格超过网下投资者报价平均水平的,仅需在申购前发布1次投资风险特别公告,无需采取延迟申购安排。海通证券策略团队认为,这将有效拓宽发行人与投行的定价决策空间,尤其是在报价分散时给予投行更多自主定价权。
一家受访的私募机构认为,近期注册制新股频频破发的原因可以从三方面分析。首要原因是询价规则的变化,高价剔除比例由10%变为3%,在实际操作中,高剔比例为1%,导致新股定价中枢提升;其次,在现行规则下,承销商和发行人有动力去突破“四值”,在激励机制下定价高可以多赚取承销费,对发行人来说可以提高募资规模;第三,通过分析询价新规后这一批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部分公司的业务增长情况并不理想,发行市盈率水平也高于可比同行,因此上市后市场给出了“用脚投票”的答案。
定价博弈:券商投行和发行人提高定价动力足
“询价新规”后,虽然注册制新股被抱团压价的情况得以改善,但发行定价中枢抬升后新股又遭遇频频破发,在此矛盾下,发行人、承销商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变得颇为微妙。
财联社记者翻阅近期破发新股的公开披露文件,发现了券商投行在新股定价时突破“四值”的动力源,部分券商投行与发行人商定了“激励机制”。
以为例,在发行费用概算部分介绍,承销费由一般承销佣金和奖励承销佣金两部分构成:
(1)一般承销费:募集资金总额 25 亿元(含25亿元)以下部分承销费率为4%(不含增值税);募集资金总额超过25亿元以上部分,承销费率为4.5%(不含增值税)。
(2)奖励承销佣金:若本次募集资金总额对应市盈率小于21倍,则奖励承销佣金为零;若市盈率大于等于21倍且小于 26 倍,则奖励承销佣金=500万*市盈率/21;若市盈率大于等 26倍,则奖励承销佣金=925万*市盈率/21。
拟募资金额10.07亿元,实际募资金额高达 37.24 亿元,实际募集资金比例(实际/拟募集)高达369.77%。由此来看,券商投行不仅在一般承销费部分就多赚1.27亿元。而且,该股发行市盈率也超过了26倍,承销商还获得了一笔奖励承销佣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