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1.5倍,陆金所如何玩
1:有人说企业通过负债经营可以发挥财务作用,谁能比较形象通俗的解释一下什么是作用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地球”,在生活中,人们利用原理以很小的力气就可以抬起很重的物体,在财务管理中,同样存在着类似的,即财务。
2:首付3成贷款7成相对于用了多少倍,是如何计算
1.5倍的:
首付三成就是买房子总价的百分之三十,在买房时付给卖房者。剩余百分之七十是在银行贷款由银行付给卖房者,这一部分钱就是以月供的方式还给银行,当然这百分之七十银行是要收取利息的。
计算:
例如,一个标准仓是10W,如果1W就可以交易这一个仓,并全额承担一个仓(10W)的价格波动带来的损益。就是10倍。
如果0.5W就可以交易就是20倍。0.1W就是100倍。3倍或5倍其实很困难,一般50-100左右就安全与收益相对兼顾。越大,可用资金也就越大,能受风险也越大,越大越好,不能下单太多,外汇忌重仓。
扩展资料:
比率=正股现货价÷(认股证价格x换股比率)
经营系数也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在求得经营系数以后,假定固定成本不变,即可用下列公式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计划期经营利润=基期经营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系数)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利润产生的作用,被称为经营。
由于经营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因此常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的大小一般用经营系数表示,即EBIT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3:上证50指数是什么意思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公司于昨日正式发布上证50指数系列以及中证500指数系列,反向etf有望将对冲门槛下降到千元级别,这意味着,从现在起,即使a股跌了,散户也能赚钱啦!
上证50指数到底是什么
etf,又称做多或看多etf,是通过运用股指期货、互换合约等投资工具,实现每日追踪目标指数收益的正向一定倍数(如1.5倍、2倍甚至3倍)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当目标指数收益变化1%时,基金净值变化可以达到合同约定的1.5%、2%或3%。当倍数为1倍时,etf实际上就相当于传统etf,反向etf则反之。
据介绍,上证50指数并非单一指数,而是包含正向两倍、反向一倍以及反向两倍三个指数。以上证50两倍指数为例,该指数的日收益等于上证50指数同日收益的两倍并扣除相关的融资成本;如上证50指数下跌,上证50两倍指数的日跌幅也会扩大至上证50指数的两倍。
对冲门槛有望降至千元级别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融资融券及股指期货业务均有一定的门槛,券商提供的部分创新产品虽有对冲功能,但同样有首次最低参与金额的限制。以某券商的一款多空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为例,其子份额分为沪深300看涨/看跌份额、创业板看涨/看跌份额、上证50看涨/看跌份额。投资者可通过上述三个看跌子份额对冲相应指数下跌风险,但仅能利用母份额的拆分和实时划转获得看涨或看跌子份额,而母份额的首次最低参与金额为10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场内etf按份售卖,以50etf为例,最新收盘价3.313,投资者买入一手仅需313.3元。而场外etf认购门槛低至1000元起,反向etf产品的丰富,有望使投资者对冲的资金门槛下降到千元级别,化解对冲难的困扰。
4:小额贷款1.5倍怎么理解
所谓率,是指一个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与风险的比率。它是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的还款能力。
5:百万任我行保单回执怎么回销
当投保人、被保人不为同一人时:
仅支持线下签收,业务员必须将客户签名的确认书交回柜面回销,具体规则同前期平安人寿APP销售的百万任我行;
当投保人、被保人为同一人时:
仅支持线上APP或陆金所网站签收,无论客户是否选择纸质保单,都必须登录APP或陆金所网站签收保单,签收路径详见后续指引
特别说明:因陆金所渠道同一人的保单中没有确认书,如果业务员收到以下短信时,请指导客户在APP或陆金所网站上操作线上签收。
6:中国平安股票分析
中国平安(601318)
寿险龙头市场地位不可撼动,充分受益消费升级驱动的保障型需求爆发:1)平安寿险 2004-2016 年保费年均增速高达 14%,市场份额长期稳定, 主要源于代理人渠道沉淀优势 (寿险产品通常具有条款复杂、高度非标、主动购买意愿弱等特征,因而代理人至关重要,而代理人团队优势需长期沉淀)。 2) 中产消费升级驱动保障型保险产品需求崛起 (类似于国产 SUV、 茅台、 iPhone 等消费升级标杆) ,平安寿险作为行业龙头最受益。 3)海外寿险市场寡头竞争, 保险巨头合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我们认为, 未来国内寿险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平安寿险将依托自身优势+中国市场高成长性扩大优势。
财险综合成本率显着领先行业,银行+证券+信托+互金布局完善,1+1>2 的综合金融标的:1)平安财险近年来综合成本率持续保持同业绝对低位(171 综合成本率 95.9%) 。考虑国内财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平安财险实现保费规模稳步提升+保持承保盈利,彰显其难以撼动的竞争优势。2)平安银行推进零售转型且资产质量整体可控,平安信托登顶 16 年行业龙头。3)互联网金融业务 16 年正式扭亏,陆金所上市预期渐强(B 轮估值达 185 亿美元)有望催化集团整体估值; 4) 综合金融集团实现 1+1>2: 集团内各子板块协同效应显着,交叉销售及客户迁徙规模稳步增长。
171 寿险个险新单高增长推动 NBV 大增 60%超预期:20171,平安集团实现归母净利润 230.5 亿元,逆势同比+11.4%,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再度保持强劲增速。个险渠道实现新单保费 658.4 亿元,同比增长 62.2%,主要驱动因素为保障型需求爆发驱动代理人人均产能提升 31.8%,以及代理人数量高速扩张至 119.6 万人。个险新单保费的高增长推动公司寿险 NBV 同比大幅增长 60%,达212.6 亿元。此外,银保渠道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新业务价值率较高的期缴新单保费同比+128.9%。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中国保险行业绝对龙头,寿险、财险业务均有很深的护城河,预计公司 17/18/19 年 EPS 分别为 3.74/4.47/4.94 元。目前公司市值对应17PEV 仅 1.04 倍,估值仍具吸引力。中期而言,股息提升+陆金所上市推进+17 年业绩拐点有望继续催化股价,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中期估值为1.3 倍 17PEV(考虑保险股历史估值中枢约为 1.2-1.5 倍 PEV) ,对应目标价 56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长期而言,随着寿险、财险业务强者恒强,推动内含价值持续提升,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估值有望达到 1.5倍 PEV,考虑内生增长+存量价值逐年释放,长期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风险提示: 1.长端利率触顶快速下行; 2.万能险新规驱动银保渠道竞争加剧;3.车险费改加剧市场竞争;4.股价持续上涨后面临短期回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