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预期中性偏紧 货币政策或精准调节

2021-10-10 12:15:52

  国庆节前,央行连续多日以千亿元逆回购护航流动性,资金面因而平稳跨季。业内人士认为,步入四季度,综合考虑国债及地方债发行加速、税收大月、天量公开市场操作(OMO)到期等因素影响,10月流动性缺口显现,资金面难现宽松。后续来看,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逐步落实发力将推动宽信用进程,降息、降准概率并不大。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10月市场流动性存在压力,但央行此前已多次强调,货币政策的锚为“价”而非“量”。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表示,今后几个月流动性供求将保持基本平衡,不会出现大的缺口和大的波动。市场不宜简单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或者超额准备金率判断流动性松紧程度,判断流动性最重要的指标是观察市场利率,特别是DR007。

  10月8日,银行间市场运行平稳。DR007加权平均利率降至2.1278%,处于政策利率下方;上海银行(7.450, 0.14, 1.92%)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多数下行,其中Shibor隔夜下行11.5个基点,报2.105%,表明银行间资金充裕。

  中信建投(31.230, 0.33, 1.07%)宏观团队研报认为,国庆假期后资金面中性偏紧,预计央行根据调控需要,等量或超量续作MLF,并逐步释放7日逆回购资金替换到期的14日品种,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国庆节前,央行曾连续五天开展1000亿元14天逆回购,累计实现净投放3300亿元,呵护市场跨季流动性。这一资金投放力度明显高于往年同期。2019年和2020年同期,央行分别净回笼1300亿元和1900亿元。

  关于降息的可能性,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由于商业银行净息差已下降至近年来低位,LPR需要跟随MLF利率之后才会下调,MLF不动、LPR压缩的可能性极小。“考虑到今年9月至12月社融增速大概率能够企稳回升,且10%左右的社融增速能够匹配8%左右的名义GDP两年平均增速,短期内全面降息的可能性不大。”他说。

下一篇:巨无霸来了!中海油回A最新披露
上一篇:国君策略:金秋十月成色十足低估值的收获季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