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问题升级:影响、对策与机会
数据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下基础的安全问题,数据安全治理也逐渐被提升到国家安全治理的战略高度。近年来,国家多次发布相关法规法案,将保障数据安全放到了重点突出的位置。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国家、地方省市以及各行业监管部门关于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已至少颁布52部相关法律法规。
从国家治理层面来看,2015年颁布的《国家安全法》将数据安全纳入国家安全的范畴。2016年发布,于2017年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引入了网络数据的概念。
2020年6月,12部委联合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推动建立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工作机制,以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维护国家安全。而国家此次对滴滴出行等平台的网络安全审查,正是我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生效之后首次公开进行的网络安全审查程序。
2020年8月,《数据安全法(草案)》公开发布,从法律层面清晰定义了数据活动、数据安全,提出国家将对数据实行分级分类保护、开展数据活动必须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承担社会责任等,明确了在我国境内依法开展数据活动。《数据安全法》将于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其将是数据要素国家战略的基本法,强调了数据安全是数字中国重要战略举措的根本保障,体现了国家对保障数字经济安全的决心与信心。
目前我国已出台《网络安全法》、《民法典》、《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四部数据安全保护基本法律框架,而围绕基本法制定的配套法规制度与相关国家规定也在加快制定出台,包括数据跨境流动、个人信息保护、新技术新应用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部分具体法律法规情况如下。
表1-1 国家已出台的部分数据安全法律法规
注:该表只列举了部分法律法规,列举顺序为数据安全相关度优先、重要性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列举(下同)。
资料零壹智库、数据安全治理白皮书
从地方政策的层面来看,吉林省、贵州省、海南省、广东省、天津市等省市相继出台数据相关地方法律法规,针对数据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定。旨在探索数据开放共享与数据安全保护之间的有效平衡手段,下表展示了我国部分地方省市对于数据安全所采取的措施。
表1-2 我国地方省市部分数据安全法律法规
资料零壹智库、数据安全治理白皮书
从行业层面来看,金融保险行业、电信和互联网行业、车联网行业、工业互联网行业近年来对数据和数据安全问题都愈加重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工信部、科技部等各部门纷纷发布相应规定,旨在规范各行各业中数据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数据安全保护能力。为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能力评估、安全防护等相关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
表1-3 我国数据安全相关部分行业政策文件
资料零壹智库、数据安全治理白皮书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规定是基于《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以及《民典法》建立起的,并且各省市针对地方情况会出台地方相应法律,对目前数据安全、数据跨境问题做积极探索。应对于数据应用的广泛性,各行业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对行业内数据进行管理和保护。
根据所统计已知的52部法律法规颁布时间,近两年数据安全的监督管理被按下了加速键,而后续法规的推出仍将持续发力。
图1-1 截至2021年6月近几年来有关数据安全法律法规颁布数量(个)
数据零壹智库、数据安全治理白皮书
2020年之后,有关数据安全法律法规颁布数量大幅上涨,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对其加倍重视。到目前为止,我国数据安全监管机构机制已经初步确定,数据监管从各部门分散监管向以中央网信部门统筹协调。数据安全联合执法机制也被逐渐建立,尤其是近年来APP违规问题各部门联合开展整治行动,解决目前APP、平台经济、互联网企业所存在的数据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