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博弈,A股不存在全面牛市
用M1-PPI去反映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当前A股仍处于存量博弈中。对于A股市场而言,如果一边是中国社会总信用扩张,另一边是工业原材料价格处于低位,实体对资金的占用并非紧张,那么就容易出现大幅上涨,类似于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然而,2021年上半年,M1增速持续回落,而PPI增速持续攀升,信用在收缩,工业品价格高涨,使得A股一直在存量博弈。
央行降准之后,7月份广义货币供应M2增速并没有回升。7月,中国货币供应M1和M2分别增长4.9%和8.3%,增速分别较上月回落0.6和0.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降准并非是在大规模释放流动性,而是对冲MLF到期的缩量和提供低成本的资金,目的在于资金的价格并非资金的数量。
8月资金面压力依旧存在,主要来自7000亿元MLF到期和7000亿元新增地方债发行。7月新增地方债发行再度放缓为6568亿元,低于6月7949亿元。8月份以来,新增地方债发行进度依旧不快,第一周发行量不到400亿元。
8月,如果央行不进行大额续作MLF,也不通过其他途径投放足够的基础货币,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势必要紧张,股市会继续受到冲击,短期可能出现“股债双杀”的风险。如果央行进行全额续作MLF,虽然MLF的存量并不发生变化,但其他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就会下降,原因在于比MLF更便宜的资金会减少。如果央行只是续作一部分MLF,另外一部分MLF到期的资金缺口通过降准去补充,相当于用更便宜的资金替换了MLF的成本,会对A股流动性有一定的改善利好。
我们认为,PPI增速可能在去年三季度高基数的情况下上升势头有所放缓,但是很难大规模下行。原因在于当前大宗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并非全部是由需求驱动,而是供应制约,煤炭、钢铁、部分有色和化工品受制于“双碳”政策而导致产能和产出扩张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