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中天科技37亿大雷的关键先生

2021-08-12 15:39:49

  此前,中天科技发布公告,称其在部分高端通信业务上,可能存在预付款项对应的原材料供应商交付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又逾期、剩余未交付存货货值居高等重大风险,涉及金额达37.5亿,其高端通信业务的主要客户便是由隋田力实控的航天神禾。

  记者注意到,其主要供应商浙江鑫网也扮演着一个十分微妙的角色。深入调查发现,浙江鑫网与上海电气(4.560, 0.04, 0.88%)(维权)专网通信贸易链条存在交叉关联,而那个链条的搭建者与控制人恰恰是隋田力。

  记者就踩雷事件致电中天科技,其证券部人士表示:“已向当地南通市政府寻求帮助,政府也成立了专办来帮助我们。这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案件。如果这个事情有了进展,一定是这么多家公司大家都会公告的。目前没有进展。”

  7月22日,中天科技主动引爆风险,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其下属经营高端通信业务的控股子公司南通江东电科通信有限公司(下称江东电科)存在部分高端通信业务相关合同执行异常,截至2021年6月30日,合并口径预付款项21.35亿元对应原材料供应商交付不及预期、应收账款5.12亿元逾期、扣除已收到的预收款项后剩余未交付存货货值11.07亿元,有可能造成重大风险。

  中天科技主营业务分为光通信、电力传输、新能源、海洋装备四大板块,2020年四大板块总营收达440.66亿元,光通信业务一项盈利就达80.60亿元。而踩中大雷的这项高端通信业务(下称高通业务)正属于光通信业务板块。

  公开资料显示,该项业务的主要产品为多网融合通信基站用设备,由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组成,满足视频、语音、数据处理的保密通信功能的基站系统,为用户提供多业务、多网络、高可靠的综合一体化通信服务。

  比如,日前凯乐科技(5.370, 0.42, 8.48%)(维权)(600260.SH)“爆雷”的专网通信业务涉及的产品与服务,便包括隧道式加密传输服务系统处理器、智能自组网数据通信模块、高速数据处理嵌入式系统等通信基站用设备,这些与中天科技所谓的高端通信业务并没有太大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天科技在2019年才开展这项业务,但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高端通信业务就出现爆炸式增长。2020年不含税营收已飙升至24亿元,在整个光通信业务营收占比由2019年的不到1%升至2020年的近30%。

  相当微妙的是,对这块爆炸式增长的高端通信业务,中天科技的投入却相当有限。高端通信业务名下的固定资产仅373万元,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员仅有50人,研发2人。这与高达24亿的营收形成了强烈反差。

  而伴随着高通业务的增长,中天科技现金流的压力在成倍增长。2018年至2020年,中天科技各年末预付款项分别为2.93亿元、13.75亿元、37.40亿元,上市公司资金被大规模消耗成了高悬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中天科技于2020年3月设立子公司江东电科专门运营该业务,2020年江东电科已向母公司中天科技借款30多亿元,几乎是公司第二名应收账款客户拖欠金额的15倍,远超中天科技当年的归母净利润22.75亿元。

  据中天科技披露,其销售模式是:客户向其子公司江东电科支付合同金额10%的预付款,客户在江东电科产品经第三方检测合格、客户验收合格后7个工作日内支付90%的尾款。其采购模式是:江东电科以10个月期限的银行承兑汇票先行预付100%的采购款,供应商在收到采购款后6个月内完成原材料交货。

  这个航天神禾不仅是中天科技的“重要”客户,同时它还与汇鸿集团(2.600, -0.01, -0.38%)(600981.SH)、凯乐科技(600260.SH)、飞利信(5.720, 0.56, 10.85%)(300287.SZ)、中利集团等公司开展专网通信业务,同样扮演“大客户”角色。可是,航天神禾既不提货也不支付尾款,导致这些公司纷纷爆出巨雷。

  启信宝显示,航天神禾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为1500万人民币,由北京赛普工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各持股50%,法定代表人为隋田力,主营业务包括提供通信指挥系统、量子加密平台、情报分析、反恐及安全保障等系列产品,从业人数29人。

  中天科技称,航天神禾在收到高端通信产品后,未按照合同约定付款期限付款至公司账户。截至2021年6月30日,关于高端通信业务逾期应收账款合计5.1亿元。近期,经多次催告,航天神禾仍迟迟未按合同要求按时履行合同约定的提货义务。

  中天科技称,截至2021年6月30日,高端通信业务合并口径账面预付款项金额为21.3亿元,已经超过合同约定交付期一个月未交付的原材料金额为9.7亿元,经与浙江鑫网多次沟通,其至今迟迟未发货,也未退回预付款项。

  据启信宝数据,浙江鑫网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为1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林驰,主营业务为物联网技术的研发、通信系统工程、计算机系统工程、通信设备、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设备的技术开发及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公司股权由两家股东公司100%持有,但这两家股东公司的注册资本分别仅为1000万人民币和2000万人民币。

  此前,“爆雷”后的上海电气为挽回损失,将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首创集团”)及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贸易分公司(“首创贸易”)告上公堂,试图追回逾期未付的货款11.93亿元及违约金。

  7月23日,首创贸易因买卖合同纠纷向浙江鑫网发起诉讼由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记者掌握的庭审记录显示,浙江鑫网向首创贸易购买商品已支付10%的预付款。首创贸易表示货已全部交付浙江鑫网,而浙江鑫网迟迟未结尾款;浙江鑫网则表示未收到货,无法结款。

  在诉讼中,浙江鑫网还提及正在起诉第三方新一代专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新一代专网”),称货物实际由新一代专网订购,目前新一代专网收货与否仍未知。起诉的目的是查明基本的案件事实,到底有没有发货、收货。

  值得关注的是,首创贸易在庭审中明确表示,是在隋田力的介绍下才进入专网通信贸易链条,全链条的操控由隋田力及其团队进行,首创贸易既不知晓上海电气的发货、物流、仓储情况,在合同签署之前、之后、履行过程中也均不与浙江鑫网接触。

  换言之,在这条拥有4个节点的贸易链条上,首创贸易和浙江鑫网担任的都只是“中间商”角色,并没有接触货物,而上下游又均与隋田力有关:隋田力系上海电气“爆雷”子公司上海通讯的第二大股东上海星地通的实控人。隋田力曾任新一代专网的总经理,上海星地通曾是公司持股30%的股东,双方均在2017年9月退出。

  浙江鑫网在贸易链条中扮演的角色十分微妙,浙江鑫网在庭审中并未正面回应过收货与否的问题,只表示不太关注货物交付的情况。“公司只是普通的贸易公司,针对上下游企业起到中介的作用,把双方联系到一起,后续能起到的作用很小。”

  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是,首创贸易称为了搞清贸易链条,当庭追加上海电气为本案第三人。其表示,浙江鑫网没有收到货,完全有理由就上海电气是否发货及仓储物流情况向法庭要求查明。在开庭之前,首创贸易曾与浙江鑫网法定代表人林驰达成共识要一起追加。首创贸易认为,如果浙江鑫网不追加,那么浙江鑫网与上海电气之间必有蹊跷。

  中天科技称,截至2021年6月30日,高端通信业务合并口径账面预付款项金额为21.3亿元,已经超过合同约定交付期一个月未交付的原材料金额为9.7亿元,经与浙江鑫网多次沟通,其至今迟迟未发货,也未退回预付款项。

  从与首创贸易的交易模式来看,浙江鑫网只是一家贸易公司,并不负责货物生产,显然也不具备主材生产的能力,其却在2019年一跃成为中天科技高通业务第一大供应商。该公司与隋田力存在贸易关系,中天科技的下游客户航天神禾也在隋控制之中。

  由此,通过浙江鑫网,中天科技贸易链条和上海电气或有所连通:上海电气的子公司上海电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供货给首创贸易,首创贸易卖给浙江鑫网,浙江鑫网在供货新一代专网的同时,又是中天科技的供应商。

  需要指出的是,浙江鑫网还出现在宁通信B(3.150, 0.01, 0.32%)(200468)的供应商名单中,宁通信B被认为也处在隋田力的专网贸易骗局中,该公司的供应商中还有隋控制的上海星地通。新一代专网则出现在新海宜、凯乐科技、中利集团的供应商名单中。

下一篇:港股和A股的区别是什么?港股和A股的差异
上一篇:盗走40亿归还17亿!币圈现惊天盗案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