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MateBook D 16 评测:护眼大屏 + AI 赋能,重塑移动
笔记本进化到现在,除了固有认知中的轻薄便携、性能表现、屏幕素质、续航散热外,还有几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第一个是大尺寸屏幕和高屏占比,第二个是强调屏幕的护眼属性,第三个则是多设备互联 + 多屏协同的生态融合体验,以及时下火热的 AI 体验,无论轻薄本还是游戏本都绕不开这 3 个趋势,可见其已经成为消费者选购笔记本时比较看重的因素。
最近拿到了一款 4 月 26 日刚刚上市的轻薄本新品,Hi MateBook D 16 2025,在它身上前面提到的 3 点一应俱全,那么实际体验究竟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护眼大屏 + 多屏协同
对移动办公来说,大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拿日常的文字不过,Hi MateBook D 16 搭载了一块 16 英寸、16:10 比例、1920x1200分辨率的高清炫彩大屏,不仅竖向显示的面积更多,相较于 14 英寸 16:9 比例的屏幕,显示面积足足大出了 37.7%。
而在单窗口全屏显示的场景中,比如对于数据分析、财务等需要处理大量 Excel 表格场景时,显示面积的增加意味着能将页面放大到更大比例,最大化文字显示的比例大小,减少滑动滚轮的次数,同时,自带数字小键盘在很多表格数据输入场景下可大大提升速度,带来效率上的提升;观看在线或者进行在线会议时,单屏获取的信息更多、Hi MateBook D 16 2025 的这块屏幕拥有 100% sRGB 色域,经过实测,这款屏幕达到了 101% 的 sRGB 色域容积和 99.3% 的 sRGB 色域覆盖,DCI P3 色域覆盖也达到了 75%,在当然,光有出色的显示效果远远不够,护眼对于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上班族绝对是刚需。Hi MateBook D 16 搭载了 DC 调光无频闪技术,还通过了德国莱茵 TÜV 硬件级低蓝光认证,内置的护眼模式借助双重专业护眼技术协调配合,能够有效过滤蓝光,杜绝频闪敏感人群的用眼疲劳和光敏流泪问题,将长时间使用下的用眼伤害降到最低,保护视力。
除了这块屏幕本身,Hi MateBook D 16 还带来非常便捷的互联体验,无需复杂的查找和配对,只要点击右下角控制中心,即可进入超级终端界面,能够直观的看到当前生态中可以互联的设备,手机、平板、耳机等,全部涵盖其中,使用时只需简单拖动设备图标,即可实现互联互通。
互联之后,即可对连接设备进行操作,比如打开手机上的 App 浏览,刷或者浏览,这样除去操作手机的小窗口外,桌面其他区域还可以打开其它软件窗口同步操作,操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大幅提升办公效率。手机上来了电话,社交软件信息也可直接使用 PC 打开快速处理,通过无线耳机接听,免去了频繁拿起其它设备导致分心或者打断工作节奏的情况。
除了同时操作 PC 端和互联设备,也可以将 PC 或互联设备上的文档、等文件分享到文件中转站,然后跨设备传输处理,交互更加简单粗暴,免去繁琐的文件传输步骤。
与平板多屏协同状态下,可以用平板对电脑镜像显示,直接用手写笔进行接续创作并随时保存,彻底打通互联设备间的壁垒。
简约外观
Hi MateBook D 16 不仅拥有多设备互联 + 多屏协同等出色生态功能,外观设计上走的也是简约美学路线。
虽然搭载了一块 16 英寸大屏,Hi MateBook D 16 却依旧保持了轻薄属性,整机重量仅1.72kg,机身厚度为1.8cm,配合尺寸小巧的充电器,外出携带还是非常方便的。
Hi MateBook D 16 的 A 面设计非常简约,机身造型方正,四角和边缘部分均作了倒角和斜切处理,整体Hi MateBook D 16 的屏幕最大开合角度为 180°,在办公场景下使用形态更为灵活,180° 展开状态方便用户更好地与他人分享屏幕内容,转轴部分的阻尼也做得恰到好处,而且在 B 面顶部居中位置设计了一个凹陷造型,开合屏幕更为轻松。
C 面设计也是 Hi MateBook D 16 轻薄本非常重视的部分,既然采用了 16 英寸大屏,那么键盘自然也能塞下全尺寸,键盘区域整体采用下沉式设计。
左侧常规键盘区域的最上排提供了一列快捷键 + Fn 键功能,1.5mm 长键程 + 敲击软着陆设计,可带来更舒适、更静音的打字体验。键帽字符为白色,支持 2 档背光,圆形的电源键被单独放在 C 面右上角位置。
键盘下方自然就是触控板和腕托区域了,触控板位置偏左,表面采用光滑涂层处理,滑动手感丝滑且支持全域按压,所有区域按压都很轻松,按压反馈做得比较不错。腕托部分则采用了亲肤材质处理,触感温润不易沾染指纹。
值得一提的是,触控板右侧区域贴有一个蓝色的 PC Share 标签,可借助手机 NFC 功能一碰互联,通过另一种方式达到前文提到的多屏协同连接。Hi MateBook D 16 的接口均分布在 C、D 面两侧,提供 2 个 USB-A 接口、1 个支持 PD 快充的 USB-C 接口,1 个 HDMI 接口,还有 1 个 3.5mm 音频接口。
Hi MateBook D 16 还采用了“超材料天线”,相比传统笔记本 WiFi 天选拥有更强悍的穿墙能力和抗干扰性能,最大联网距离达到 270m,即使身处信号复杂或较弱的室内外区域,楼梯间、地下室等环境,也能保持时刻在线。
性能体验
Hi MateBook D 16 轻薄本搭载了全新英特尔 ® 酷睿™5 处理器,应对日常办公场景绰绰有余。
这里我们先打开一个 50MB 左右大小的 Word 文档,基本秒开,在快速翻页、接着继续打开接近 10MB 大小,满是数据的表格,还准备了 21 张单文件大小接近 100MB 的 RAW 格式,一起拖到 Photoshop 中,只需 2 秒即可完成全部加载,此时对照片进行另外,Hi MateBook D 16 轻薄本搭载的双鲨鱼鳍风扇,即使在Hi MateBook D 16 2025 轻薄本还配备了 70W 的大容量电池,在 70% 屏幕亮度下,连续进行 20 分钟文档
AI 体验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它的 AI 体验,Hi MateBook D 16 轻薄本这次深度融合了 AI 技术。
比如 AI 空间,内置了包括主流大模型在内的 100 多个智能体,在办公创作场景下完全可以借助 AI 空间中的丰富资源,辅助自己进行写作、AI 生图、问题解读等工作,提升办公效率。
又比如专属的 AI 慧眼功能,能够满足多场景下的办公需求。当我们使用在线会议时,可借助 AI 慧眼功能,提供实时的虚拟背景、美颜、眼神自然对视等优化选项。
“影随人动”功能可一直让人物处于画面中心位置,同时降噪功能可降低环境噪音和突出人声,让会议双方仿佛面对面沟通般顺畅自然。
还有 AI 加持的“智慧”功能,可以很好补足文件管理器和 Windows 自带本地的功能短板,即使面对海量文件也仅需通过单个关键词就能快速找到所需文件或文件夹;面对文件名称模糊问题,智慧可直接检索文件中的文本关键词,精准定位目标。对于平时需要经手大量文档的办公人士,妥妥的效率神器。
Hi MateBook D 16 机内还预装了正版 Windows11 家庭版及价值 748 元的 Office 家庭版,开启全新体验,助力学习、娱乐和工作,实现更多可能。
总结
作为一台主打移动办公体验的轻薄本,Hi MateBook D 16 精准的把握了当下上班族和商务人士的需求,16 英寸 16:10 大屏幕、高色域 + 护眼属性、多设备联动 + AI 深度融合,每一个卖点都是为移动办公效率而生,同时也兼顾了轻薄本应有的便携属性,精致做工、长续航等“硬性指标”,为职场人士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