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我 GT6 体验:直屏党的梦中情机

2024-07-09 17:28:26

  真我 GT 系列手机可以说是行业最具代表性的性能手机产品了,过去几代 GT 产品已经赢得了一大批性能党的追捧,而转眼间线 已经正式发布,不过在全新的 GT6 上,性能不再是唯一追求 —— 用官方话术,这是一款满足极致性能、极致直屏、极致续航、极致质感的“性能梦想机”。

  比如,在核心配置上,线,首发 GT 性能引擎;在屏幕上,线 采用“无双直屏”设计,首发京东方 S1 + 柔性直屏,拥有 6000nit 最高峰值亮度;在续航上,线 首发聚能电池,还拥有行业唯一 120W+5800mAh 超百瓦硅碳负极续航组合;而在质感设计上,还有航天铝中框、配色等等。

  不难看出,这次线 在保持 GT 系列核心“越级体验”的同时,也在各个维度上实现了全面的进化与提升。

  那么线 的实际体验究竟如何?接下来将带来详细的上手体验。

  一、设计篇

  线 拥有月之暗面、光年白、风暴紫三款配色,此次拍摄的为“月之暗面”,正如名字一样,真我真的将月背尘埃复刻到了线 的后壳上。

  为了完美复刻出月球表面独特的陨石坑纹理,真我采用全新的浮光月影微雕工艺。不同光线角度下,陨石坑纹理忽明忽暗,银白灰的陨石坑若隐若现,变幻莫测,且“陨石坑”有着非常明显的立体效果。

  细节上,线 月球探索版的镜头模组 DECO,底部位置也有陨石坑图案,整个镜头模组采用了圆角矩阵设计,周围还有巴黎饰钉的装饰圈。

  线 的中框材质为“低温感航天铝”,小直边设计,中框上下两端有圆润倒角处理,以保证更好地握持手感。

  线g。

  拿在手中还是较为轻薄的,手感也比较扎实。

  必须要强调的是,线 内部还塞进去了一块 5800mAh 的大电池,这已经是相当优秀的数据了。

  直观对比,相较于上一代线mAh,机身厚度却减薄 0.5mm。

  另外,线 的黄金配重比例,实测体验,线 单手握持并不会存在头重脚轻的感觉,重量分布更均匀。

  回到正面。

  线 + 柔性直屏,据官方描述,这是全球首发的“电竞无双直屏”,行业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旗舰直屏,其从显示、护眼、亮度、品质等方面不计成本打造。

  规格上,其拥有 2780*1264 分辨率、8T LTPO、1Hz-120Hz 无级自适应刷新率,以及最高 6000nit 局部峰值亮度、1600nit 全局激发亮度、1000nit 手动最高亮度等。

  在护眼层面,这块屏幕支持 2160Hz 高频 PWM 调光、3+1 Pulse 类 DC 低频闪技术等。在体验层面,支持 2500Hz 瞬时触控采样率、妙感触控引擎、防水袋触控、湿手触控。

  可靠性层面,线 屏幕之上还搭载了晶铠玻璃,相比普通玻璃,抗摔能力提升 160%,抗刮伤能力提升 3 倍。

  二、性能篇

  线 是行业唯一同时搭载 120W+5800mAh 硅碳负极电池的产品,过去只能在大电池和大功率快充之间二选一,而线 实现了这两者的兼顾。此外,线mAh 聚能电池。

  充电方面,线mAh 的电池能有这个充电速度,已经相当惊喜。如下图所示,当线% 以上时,此时充电功率仍保持在 51W 左右,相当凶狠。

  另外还有一个亮点,线 配备的充电器,兼容小于等于 120W 所有 SUPERVOOC 协议,还支持 33W UFCS 融合快充、55W PPS 快充等。

  比如通过线 充电器给 iPad Mini6 充电,此时功率为 7.7W 左右。

  核心配置上,线TB,标准的旗舰性能三件套。

  骁龙 8Gen3 作为当下安卓阵营的性能天花板 SoC,大家非常熟悉了,简单介绍:

  其采用了台积电的 4nm 工艺; CPU 核心上采用了 1+5+2 的架构,包括一个主频为 3.3GHz 的 Cortex-X4 超大核,5 个 Cortex-A720 性能核,其中这五个大核中包括 3 个主频为 3.2GHz 的核心和 2 个主频为 3.0GHz 的核心,此外还有 2 个主频为 2.3GHz 的 Cortex-A520 能效核心,CPU 整体性能提升了 30%,能效提升了 20%; GPU 方面则为 Adreno 750,官方宣称性能提升 25%,能效提升 25%。

  线 的周边配置方面,包括万能红外遥控、双频 GPS + 三频北斗、全方位感应增强版 NFC、X 轴线性马达、立体双扬声器、IP65 防尘防水,该有的全都有了。

  按照惯例,直接先上跑分实测。

  在常温环境下的测试,线 分,其中 CPU 得到了 45 万 + 的分数,GPU 则为 88 万 + 的分数。

  通过安兔兔存储测试,线MB/s,顺序写入速度为 4066MB/s,随机读取速度为 2080MB/s,随机写入速度为 1391MB/s。

  GeekBench 6 中,线 分。

  再来看看 GPU 的压力测试。

  如下图所示,连续 20 轮高强度 Wild Life,稳定性在 58.4%,最低循环分数为 9574。在第五轮测试中,分数降至 9500 左右,随后的 15 轮全程保持该分数。

  从上述跑分成绩表现来看,线 的跑分性能表现完全贴合高通骁龙 8 Gen3 的基准线,可以说就是当下安卓性能的天花板,能够充分满足游戏党对极致性能的诉求。

  三、游戏篇

  讲完了跑分,再来看看线 的游戏体验。

  老规矩,依旧是 30 分钟的最高画质如下图所示,在 30 分钟的游戏中,线fps 的平均帧率表现,满帧为 62fps。

  线 分钟帧率表现

  在 30 分钟的游戏中,帧率基本在 5fps 上下波动,全程未出现任何肉眼可见的卡顿、掉帧情况。

  游戏过程中,也未出现任何降帧、锁屏的情况。

  更详细的数据方面,稳帧指数为 0.1,微小卡顿为 5.2。

  线 分钟核心波动情况

  据官方介绍,为了让性能调校更加精细化,高性能释放更加稳定持久,线 首发 GT 性能引擎,这套全新自研芯片级性能解决方案通过对性能场景的动态识别和 AI 精细化的线程分析,以及核心线程绑定和激进的选核调度,实现在高性能时达到极限稳帧和高帧持久的状态。

  来看看功耗表现,在此外,30 分钟的

  线 分钟功耗数据

  散热方面,线 这次 VC 覆盖机身面积超 6000mm²,双层 VC 总面积高达 11472mm²,进行了 30 分钟考虑到非常稳定的帧率表现,以及炎炎夏日的环境温度,这个温控表现可以接受。线 这次如此凶狠的散热堆料,就是为了更稳定、持久的游戏体验。

  线 分钟机身温度

  在基础游戏体验之外,线 还支持平台级的游戏超帧体验,比如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 90 帧是原生,且能够检测出来的 90 帧。

  如下图,开启插帧后,性能狗帧率飙升至 90fps,这可是实打实能够检测到的 90 帧原生进一步满足玩家们的极致游戏体验,线 还首发全域自由振感,针对点击、长按、蓄力释放三大核心操控场景。

  这里的“自由振感”采用了映射的方式实现,因此也支持所有游戏,甚至是模拟器游戏的全局自定义振动反馈,自定义振动形式多达 18 种。

  以最后,线 针对开启该功能后,“AI 大神辅助”会以透明小浮窗的形式在游戏上出现,系统会通过 AI 实时分析玩家在游戏中的表现,将预测结果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在屏幕上。

  在游戏过程中,“AI 大神辅助”都能随机触发游戏提示。并且,针对特定场景,如敌方消失、团战、buff 刷新、龙坑刷新、回血制裁、推塔等,系统都会及时提醒,甚至还会告诉你接下来的对局策略,直接手把手教你怎么玩了。

  对于

  四、影像篇

  上传样张均有压缩

  影像部分,线 搭载了双摄组合,包括:

  索尼 IMX890 50MP OIS 主摄、1/1.56 英寸大底、f / 1.88 光圈; 索尼 IMX355 8MP 广角镜头、1/4 英寸大底、f / 2.2 光圈。

  算法上,还有旗舰同款的超光影引擎,支持 SuperOIS 超级光学防抖等。

  从体验上来说,线 的主摄、超广角表现还不错。其中 IMX890 主摄也是真我的老朋友了,日常拍摄非常够用。

  来看一下样张:

  注:16mm 超广角、24mm 主摄、44mm 主摄 2X

  从样张表现来看,线 样张风格比较贴近真实,色彩不算太浓艳,白平衡准确,主摄的表现算得上旗舰水准,基本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比较令人惊艳的是,这颗主摄由于支持光学防抖,因此在一些抓拍场景、暗光场景下的成片率很高,特别是 2X 长焦表现,有着非常不错的光影效果,质感很足,大部分场景下可以媲美独立的 2X 镜头了。

  这颗 800 万像素的超广角看似有些“凑数”,但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下,拍出的样张有些超乎预期,特别是和主摄的色彩一致性上,表现得很令人满意。

  总的来说,线 的影像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日常无论拍摄风景,还是人像、夜景,都能轻松搞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线 给笔者的最深刻感受,便是作为一款性能旗舰,在体验上的全方位均衡。

  过去,一些性能手机在追求极致性价比的路上,可能会在某些细节上做出妥协,比如不是那么极致的屏幕,或者采用成本更低的塑料中框,再或者是大电池和快充无法兼具等,又或者是在关键配置上“砍一刀”。总之,这些产品似乎总会让一些“挑剔”的用户找到槽点。

  但是线 不太一样 —— 论质感设计,线 有金属中框和独一份的“月之暗面”设计;论屏幕,首发京东方 S1 + 柔性直屏让人很难拒绝;论性能,代表安卓性能天花板的骁龙 8Gen3 三件套摆在这里;论堆料,还有 5800mAh 聚能电池和 120W 光速秒充;论体验,有首发的 AI 大神辅助、苍穹通信系统、NEXT AI 功能;论影像,IMX890 主摄 + 光学防抖,表现也不赖...

  在真我看来,性能玩家并不意味着只关注性能需求,所以线 这款产品,为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它不仅满足了用户对性能的需求,还在质感、续航、直屏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情绪价值”。

  因此,对于那些追求极致性能,但也在寻求更多附加价值的朋友们来说,线 绝对是值得考虑的选项,尤其在这个价格区间内。

下一篇:realme 真我 GT6 手机配“全局冰芯散热系统”1147
上一篇:realme 真我 GT6 手机搭京东方 8T LTPO 柔性“电竞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