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强化新能源汽车基础,到2025年底建成 2000 座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点任务方面,重庆希望到 2025 年,按照“智能便捷、适度超前”的建设原则,中心城区实现超充基础设施密集布点,建成超充站 1340 座;主城新区及万州区实现超充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和场景全覆盖,建成超充站 430 座;两群地区实现超充基础设施基本覆盖,建成超充站 100 座;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超充基础设施全覆盖,建成超充站 170 座。全市建成超充站 2040 座,建成超充桩 4000 个。
此外,在公共停车场、商业聚集区、加油加气站、轨道交通设施、广场和绿地、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市边角地、公交枢纽站、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景,重庆还将加快推进超充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考虑各区县发展情况、人口规模、交通强度、超充车型推广、站点服务半径等因素,借鉴加油加气站布局进行科学预测,加速构建便捷超充生态,助力我市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
综合考虑超充需求旺盛、土地资源成熟、电力保障充裕等因素,结合 2024—2025 年期间各区县超充站规模,优化建设时序。2024 年建成 1005 座超充站,其中,中心城区建成 700 座,主城新区及万州区建成 180 座,两群地区建成 40 座,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 85 座。
重庆还将持续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构建成渝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补能走廊,全面覆盖沿途城市城区、大型乡镇、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做到建设标准统一、数据互联互通、资源互利共享。聚焦成渝主要高速公路,形成适度超前、超充为主的高速公路电力补给服务网络,有效保障两地新能源汽车跨省出行充电需求。
此外,重庆将开展超充站大功率充电负荷特性对区域供电系统影响研究,分层分级评估超充站电网接入能力,编制电网支持超充站接入细则,强化配网供电紧张区域的预警监测及应对处置。持续推动配电网规划与超充站布局规划融合衔接,适当超前建设配套电力设施,全力满足超充站用电需求。依托现代智慧配电网建设,全面提高电网配电自动化率,拓展充放电负荷全面感知能力,切实保障电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