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基础理论]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意思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2023-11-20 17:21:13

  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依据,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全部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如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你是一家小餐馆的老板,每个月的收入为1万元,但你还需要支付一些费用,比如房租、水电费、员工工资等。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你需要将每个月的收入减去这些费用,得到每个月的净收入,这就是应纳税所得额。

  然后,根据国家的税法规定,你需要按照一定的税率向国家缴纳所得税,这个税率是根据你的应纳税所得额来确定的。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1.直接计算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2.间接计算法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企业的收入总额包括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

  销售货物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

  转让财产收入;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

  租金收入;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接受捐赠收入;

  其他收入。

  纳税人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

下一篇:三联锻造:57.14万股限售股将于11月24日上市流通
上一篇:中银证券:需求和供给的进一步释放 有望带来社服行业经营业绩持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