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基础理论]消费复苏争夺小镇!一场假期动销大战 从高铁站开

2023-10-04 13:01:06

  中秋国庆作为传统销售旺季,各类商家在宣传层面也是铆足了劲。即便是一个小小的高铁站,依旧能看出商家的竞争激烈程度。十一假期期间,《华夏时报》

  近年来,各路消费巨头不断向小镇发起冲击,白酒领域中,名酒不断触地乡镇,乳企领域伊利股份蒙牛乳业是毫无疑问的下沉王者,六个核桃也普遍存在于小城市送礼的礼单中,渠道下沉成为发展主流。然而,巨头们的向下兼容,苦了一众行业中的“小兵小将”。

  高铁机场联合动销

  “中秋国庆”双节假期,高铁“抢不到票”,高铁站也是“人山人海”,作为国人出行的主要方式,高铁站成为各类商家宣传的重点之一。

  《华夏时报》

  除了高铁站,机场也是不少商家营销推广的重要方式。

  与此同时,

  相对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消费需求更加旺盛。根据亿邦动力研究院数据,2017-2019年农村网上零售额增速分别高于整体6.9pct(百分率)、6.5pct、2.6pct;根据MSC咨询数据,2020年下沉市场消费规模为17.19万亿元,超一二线年,国内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在全国的比重上升至13.6%。

  下沉之战

  见微知著。随着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渐显,近两年,不少消费品在下沉市场开始竞赛角逐。首当其冲的便是白酒,自2016年以来,白酒产量已经出现六连降,业界认为,2023年白酒产量再次下降的可能性极大,白酒产量逐年下降,说明行业提前进入品质提升和优胜劣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名酒也在加速渠道下沉。以贵州茅台为例,其在2018年就对酱香系列酒提出“建网络,抓陈列,搞品鉴”的营销战略。“其中‘建网络’便是渠道下沉,基本上下沉到乡镇,如今,渠道下沉是延续。”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告诉

  据了解,名酒下沉的打法包括并不限于推出平价新品、对老产品升级、品鉴会细化等等,在“茅五洋泸汾”等头部企业的带动下,名酒正以全价位攻击、饱和式打击的态势,用中低端产品快速冲击塔基市场。

  酒类分析师蔡学飞也对

  除了白酒企业外,乳品饮料下沉之战打得更为激烈。

  事实上,在伊利与蒙牛多年来规模大增过程中,也少不了下沉市场对他们的助力。据8月5日华创证券发布的食品饮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伊利股份乡镇网点数达到了110万个,蒙牛乳业达到了60万个,2022年,蒙牛乳业继续增长至70万个。

  “小兵”受冲击

  巨头强势向下输出,最受冲击的便是行业中的中小企业。

  白酒行业中,中小酒企生存空间进一步萎缩,导致它们要么被巨头收购,要么退出市场。“事实上目前的小型酒企在名酒渠道下沉压力下市场已经大幅萎缩,已经出现大量小型酒企退出市场。”蔡学飞告诉

  与此同时,当前白酒行业马太效应愈加明显。2023年上半年,TOP6选手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的营收规模总计1818.69亿元,占上市白酒企业总营收的八成多。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小型酒企未来日子并不乐观。

  对此,蔡学飞对

  强者恒强效应,不光出现在白酒领域。在植物蛋奶行业中,养元饮品一枝独秀,同为河北企业的承德露露最大营收规模还停留在2015年;乳品行业中“两超多强”格局稳固,据8月5日华创证券发布的食品饮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2022年,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常温奶市占率合计近70%,光明乳业、新乳业、三元股份等区域性强企固守一方。

  一群以本地为生的中小企业,在巨头们的向下兼容过程中,还在苦苦寻找生存之路:河南本地乳企科迪乳业在经历退市、破产重组、国资接盘一系列风波后,当前还在迷茫寻出路;来自四川的菊乐股份依旧在上市上执着追求,自2017年以来已经四次递交IPO招股书;东北老牌乳企完达山乳业四谋IPO均折戟——巨头的全国化及下沉之路仍在继续,细分赛道的优胜劣汰整合也远未到终局之战。

下一篇:香港上市公司商会:香港应加强投资吸引力 看好中东市场
上一篇:[基金基础理论]网称举报高速违章 1分钟内拍了10辆车 赚3000元?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