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深读|十大券商:总量政策目标稳健,关注高质量发展
两会时间开启。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券商普遍认为,两会继续传递了稳增长、促改革信号,并明确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5%左右,增长目标和工作方向的明确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随着两会后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叠加内资有望接力外资入市,市场行情有望进一步向上。
中信证券表示,两会定调的总量政策目标稳健,预计未来行动将更积极,政策落地将淡化市场短期博弈,强化长期共识,有助于市场聚焦产业亮点。预计高频数据验证经济复苏“强预期”将逐渐变成现实,全面修复行情的第二波将持续数月。
“当前影响市场的积极因素正逐步累积,其中两会继续传递稳增长、促改革信号,重点工作任务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增长目标和工作方向的明确有利于维稳市场信心。” 中金公司指出。
海通证券进一步指出,对应到A股市场层面,随着两会后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助推我国宏微观基本面走向复苏,叠加内资有望接力外资入市,市场行情有望进一步向上。
中信证券便建议投资者,把握黄金配置窗口,聚焦产业逻辑顺畅的方向,战略配置能源、科技、国防和农业等“四大安全”领域,并提高半导体和信创板块的配置优先级。
“着眼全年,聚焦发展和安全并举的产业政策背景,投资者需重视数字经济代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年维度可关注消费反转。”海通证券分析称。
2023年3月5日,国务院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明确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5%左右。从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中,可以看出2023年较明确的稳增长信号,政策端有望持续发力稳增长。
借鉴历史,2022年10月底以来,行情属于牛市初期第一波上涨,目前或未结束。对应到A股市场层面,随着两会后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助推我国宏微观基本面走向复苏,叠加内资有望接力外资入市,市场行情有望进一步向上。
展望后市,短期看行业可能趋于均衡。着眼全年,围绕报告指引的政策脉络,数字经济代表的成长空间或更大。当前我国产业政策聚焦“发展”与“安全”,同时强调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强,表明当前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主要在于发展关键科技领域;此外要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科技、能源、国防和粮食等领域都将是政府长期支持的重点方向。因此,加快建设科技领域代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能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也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契合。
在稳增长背景下,数字经济将成为科技政策落地的重要方向。预计TMT板块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25%左右,在大类行业中增速最快且环比改善幅度最明显。当前TMT板块整体仍是低估低配,政策支持下数字经济发展提速,将催化低估低配的TMT行情展开。
除了数字经济外,新能源产业同样是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当前新能源板块整体估值相较高点已明显回落,PE处于2019年来4%历史分位,2023年可关注板块中景气度有望维持高位的细分领域,如储能、新能源车智能化等。
此外,报告指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年维度可关注消费反转。结合市场面数据来看,业绩修复预期下,当前估值相对合理的啤酒、酒店、黄金珠宝行业或相对较优。
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核心要点总结如下:第一,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延续“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第二,扩内需首要任务延续,“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第三,科技政策强调新型举国体制下“核心技术攻关”。第四,产业政策明确“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第五,防范金融“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六,国企改革强调提高“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关注经济和社会两个责任关系。
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基本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经济目标围绕“质升量稳”展开。2023年经济底部回暖,最需要重视的要素因子是“变化”,2023年A股市场将围绕主线“买变化”的两大线索配置。
线索一是“困境反转”,优选消费建材、通用设备、创新药、中药。线索二是“政策反转”,“央国企重估”和“数字中国”有望成为稳增长“加杠杆”的新抓手,如运营商、建筑、半导体、信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大部分总量政策、宏观产业政策、关键产业政策上,定调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保持基本一致。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权益市场,或有三点启示。
具体而言,一是货币更“稳”,财政趋“宽”,信贷结构性继续增长的组合,或意味着国内长端利率水平有上行推力、后续权益行情更多由分子端驱动。二是总量重点工作部署体现由“稳”到“进”,地产和平台经济维持暖风,A/H股分母端风险偏好有支撑。三是产业政策聚焦消费、科技,新增强调大宗消费,或意味着后续政策引导将从服务消费的复苏转向广义商品消费。
此外,引进和利用外资、对外开放政策方面,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也有比较明显的边际变化:第一,表述顺位明显上移;第二,对外开放的政策抓手,今年重点提及“积极推动加入CPTPP”。
粤开证券:稳增长和扩内需是政策主线年《政府工作报告》高度肯定去年和过去五年成绩,对形势的判断突出风险和预期不稳,稳增长是政策首要目标。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有以下看点:一是GDP增速目标5%符合预期且大概率能实现,就业目标进一步增强。二是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减税降费从追求规模到效果,宏观税负不能再降了;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着力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纾困房地产风险。三是产业政策方面,继续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展望后市,随着两会政策落地淡化短期博弈,强化长期共识,聚焦产业亮点,预计高频数据验证经济复苏“强预期”将逐渐变成现实,并带来持续数月的第二波全面修复行情。
其次,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恢复的强度超预期,PMI数据超预期后,2月信贷有望延续同比高增,出行、生产和基建开工的高频数据持续改善,预计地产景气传导将提升经济弹性,数据不断验证下,料经济复苏“强预期”将逐渐变成现实,一季度经济增速预期将继续上修,预计二季度经济恢复的惯性不减,夯实全面修复行情第二波的基础。
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基调和重点工作来看,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三条高质量发展的交易逻辑得到进一步强化。第一条主线是交易成长,即“安全与发展”主题下的科技成长与制造成长,包括计算机、通信、电子、机械、军工、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
A股步入两会行情,政府工作报告设立的GDP增速目标符合市场预期,当前国内经济复苏趋势明朗,预计后续政策“强刺激”的概率不高,财政和货币政策相对稳健。扩内需、促消费将是全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同时硬科技、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有望迎产业政策催化。
3月开始A股市场有所回暖,成交逐步回升。当前来看,部分影响市场的积极因素正逐步累积。中期来看,美国增长下行、通胀中枢逐步回落仍是大概率事件,中外增长预期反向背景下,人民币未来仍有升值空间,外资重回净流入也有望为A股市场资金面带来支持。
随着国内数据验证经济快速复常,后续经济内生动能推动下的复苏斜率是否发生变化有待观察。短期政策成为焦点,大盘价值轮动补涨,结构上可关注国企改革主题,后续市场焦点将逐步转向一季报,中期看成长股依然是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