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规模化商用仍未落地,ChatGPT或难续写新故事
不断。元宇宙热度走低的同时,资本、科技企业纷纷转向新的赛道,欲搭上时下最热门的ChatGPT快车。这是资本从元宇宙市场撤离的迹象吗?
“前期过高的市场预期及炒作,让元宇宙产业未真正实质性落地却先火起来。潮水退去,真正扎根元宇宙产业链的企业才会显现出来,元宇宙企业估值将逐步回归。目前,元宇宙产业依然处于概念和原型阶段,规模商业化落地为时尚早。”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部长王连升在接受《证券日报》
互联网巨头Meta发布的2022年财报显示,元宇宙部门RealityLabs去年全年亏损总额达137亿美元,较上年亏损扩大35%。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发布财报称,去年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9.244亿美元。
反观国内企业业绩表现,Chioce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在已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的95家元宇宙概念上市公司中,42家预计去年实现盈利,占比四成;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仅为30家,占比三成。而在预计盈利的公司中,其元宇宙业务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或占比较小。
元宇宙概念公司宣亚国际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报告显示,公司预计去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9.43%至543.82%。对于元宇宙业务占比,公司董秘办人士对《证券日报》
有着“元宇宙概念股”之称的中青宝,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000万元至5000万元。而从财报看来,元宇宙具体业务数据在其往期的业绩报表中并未明确体现。
一位家电上市公司负责人对
在看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袁博看来,元宇宙并不是单纯基于Web3.0技术的空中楼阁,元宇宙的商业规模化落地建立在先进的ICT数字基础设施之上。“但目前,全球相关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在完善,带宽、时延、算力甚至终端的便携性都很难满足需求,因此国内元宇宙实现规模商业化,仍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华为公司蓝军顾问蒋国文表示,当前,元宇宙的发展还没有跨过裂谷,预计10年进入业务商用的初期。
“从元宇宙概念的爆火,到今年部分元宇宙公司欠薪、倒闭或者解散,均充分说明了技术热度并不能直接带来商业成功,资本对热点概念的炒作也不是科技弯道超车的‘灵丹妙药’。即便是目前大火的ChatGPT也是如此。我国的科技企业更应该脚踏实地地研究基础技术,挖掘真正的商用场景。”袁博称。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对《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