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城镇:“板凳课堂”接地气 基层宣讲“零距离”
连日来,骆驼城镇充分发挥理论宣讲小分队作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课堂搬至各村文化广场前、居民院落内,通过开展“板凳会”“炕头会”,以“拉家常”的方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时间送到党员群众家门口,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只要咱们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在骆驼城村文化广场的凉亭里,村党支部书记杜国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二十大报告中乡村振兴、社会保障等内容进行一一解读,以“拉家常”的方式加深群众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和领悟,现场互动踊跃,气氛热烈。
在果树村老党员赵建新的家中,果树村包村干部和村干部组成的理论宣讲队紧贴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及精神实质,把政策解读与群众身边生产生活变化结合在一起,与群众柴米油盐融合在一起,把“书面语”转化为群众喜欢的“家常话”,把“大道理”转化为有烟火气息的“小故事”,用“乡音”传“党音”,让党的二十大精神传到群众的耳朵里、脑海中、心坎上。
“听了村上对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宣讲,我感触很深,这几年,在党的政策关怀下,我们的生活变化非常大,道路、房屋、居住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赵建新自豪地说。
今年以来,骆驼城镇结合当前老党员年龄大、居住分散、腿脚不方便,年轻党员工作繁忙、在家时间少,集中宣讲难度大等实际情况,开设“板凳课堂”微党课,因地制宜把“固定讲台”变为“流动课堂”,大力发掘、培养“草根讲师”,把“农家院子”变成“学习园地”,把“普通话”翻译成“地方话”,将“理论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让理论宣讲“对味”“入味”,更有“人情味”,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掷地有声,落地生根。下一步,骆驼城镇将持续宣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动所有宣讲员行动起来,通过“定点式”“式”“分享式”等多种宣讲形式,与辖区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学习二十大精神、谈认识体会,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群众、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