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预计至2025年4680等大圆柱电池总装机有望超180GWh
相较于传统2170小圆柱形电池,4680电池的能量将是前者的5倍,车辆续航里程将提高16%,功率提升6倍,生产成本则可以节约54%。我们认为,虽然4680电池的锂盐消耗量与传统电池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其优秀的性能有望进一步提高终端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力和成本竞争力,其顺利实现量产有望对新能源汽车需求形成提振。
4680电池量产有望提振锂需求预期,但难改锂价下行趋势。从长期趋势看,首先,我们仍然看好动力和储能电池装机提升带动锂需求的长周期成长机遇。鉴于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的驱动因素从“政策驱动”向“消费驱动”转移,我们认为本轮周期需求增速下降的过程将更为平缓。第二,我们认为市场力量将带来锂资源产能的扩张加速,并在需求增长斜率放缓时大量释放,是供需反转的主要驱动力,我们预计2023年开始锂供需紧缺格局将有所缓解,2022-2025年全球锂供需平衡分别为-2%、+7%、+10%和+12%。我们认为2023锂供需两侧的逻辑主线将围绕需求增速和供给扰动展开,我们预计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297万辆,同比+34%,对应全球锂需求为89.8万吨LCE,同比+18%,但是我们预计2023年全球锂有效供给为102.7万吨LCE,同比+37%。在此背景下,4680电池量产有望提振需求续期,但难改锂价下行趋势。
关注高成长性标的的结构性机会。我们认为,2023年全年锂盐均价或有所下行但仍将维持较高中枢,面临的价格背景可能与2022年大体相似,区别在于价格对盈利和估值的影响可能偏负面。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应该关注锂业公司的成长性和边际变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一是高成长性的企业有望通过加速放量和自给率提升穿越周期,应该重视远期成长性逐步兑现带来的机会;二是锂行业仍是具备长期需求增长逻辑的赛道,其中边际变化较大的锂业标的有望提供结构性机会,实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冶炼到资源”的蜕变,分享锂行业的成长红利。
钴镍:4680电池量产利好三元系发展,提振钴镍需求回暖预期
特斯拉4680大圆柱的技术进步利好三元体系份额回升。一是4680电池目前以高镍三元方向为主,未来会用于高续航的Cybertruck和Semi上,长续航高性能的Model 3和Model Y也可使用。二是目前特斯拉的4680电池正极采用的仍是NCM 811高镍方案,未来4680正极可能向更高比例的镍、无钴和NCMA四元电池方面演化。三是4680镍锰版有望紧随推出,我们认为在4680高镍版技术成熟后,特斯拉或将研发4680镍锰版,用于中续航Model Y及家用电器上。
三元与铁锂成本性价比不断回归。截至2023年1月上旬,我们测算现价下三元电芯成本约1.2元/wh,铁锂约1.1元/wh,二者成本比值为1.12x,而在2022年5月,该比值最高为1.18x,2021年9-10月曾一度达到1.50x以上的高位。我们认为,第一,从电芯成本比值大趋势看,2020下半年至今,三元/铁锂电芯成本比例整体为下降趋势,尽管有小幅反弹,但三元性价比总体仍在在不断提升;第二。未来我们不排除铁锂可以补充更丰富的电动车应用场景以及方面的需求,但对于三元动力电池的前景,我们认为在未来供给放量压低锂价、镍价中枢的趋势下,仍然值得期待。
4680电池将提振镍、钴金属用量,其中对镍提振作用更为显著。特斯拉宣布其4680电池的产量达到86.8万块,假设足以支持生产1000多辆Model Y,根据Model Y单车带电量77kwh,对应可算出特斯拉4680产量在77mwh.此前特斯拉预计2022年上半年开始量产,计划2022年底达到100Gwh的4680产能,我们假设按照NCM811电池系列测算,将对镍需求达到7万金属吨,约拉动2022年镍全球需求增长2.3%,电池用镍领域需求增长20%;对钴需求达到6100吨,约拉动2022年钴全球需求增长3.5%,电池用钴领域需求增长12%。
投资建议上,我们建议关注镍板块具备成长性+低成本+抗风险能力的龙头标的。
家电:漏斗效应将使得家电产业收益
4680电池的核心在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车辆续航里程和功率。除了新能源汽车之外,如果电池能量密度增强的技术实现扩散,我们预计漏斗效应将使得家电产业受益,主要受益的是扫地、吸尘器等。例如清洁电器的电池密度如果足够高,可以推广无线蒸汽功能,应用在扫地、吸尘器、蒸汽拖把、电动拖把等产品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改善消费者体验。
2022年11月以来申万家电指数上涨23%,我们认为家电板块的强劲表现是反转而不是反弹。虽然当期的家电零售情况相对较差,但是2Q2023有着较强的消费复苏预期。
根据《家电2023年展望:布局需求回暖,关注制造优势》的观点,我们认为目前弹性最大的主要在于两条主线:地产后周期和清洁电器。
地产后周期相关标的估值修复具有较大空间。地产政策积极信号不断强化,政府出台了多项配套融资的举措。当前行业供需两侧政策已全面转向支持与呵护,供给侧从“第一支箭”银行信贷支持、“第二支箭”债券融资帮扶到“第三支箭”股权融资松绑层层突破,工具全面、力度积极,有助于行业信用端困难纾解和流动性整体优化,对于短期提振市场信心和中长期促进基本面企稳均有助益。根据中金不动产与空间服务组观点,行业将延续“政策落地-信用恢复-预期扭转-销售回升”的复苏态势,2023 年地产基本面指标或整体表现稳健。这些政策对家电企业而言,直接的影响主要是是减少了应收款项违约的风险,间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保交付稳定对未来家电需求的预期。相关公司估值位于历史底部区域,具备充分安全边际,估值修复具有相当空间。
清洁电器龙头企业遭遇戴维斯双杀,2023年反弹可期。扫地机、洗地机2022年价格战类似2015年空调价格战,行业龙头盈利能力短期承压,龙头公司3Q22归母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跌。同时龙头公司估值持续下调,全年市值均缩水50%以上,遭遇戴维斯双杀。借鉴2015年空调价格战,短期困难不改变长期投资价值。2015年初,空调龙头企业在空调需求下滑、渠道库存高企背景下,发动价格战清理渠道库存,导致二线空调企业份额普遍下滑,而龙头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我们判断了本轮清洁电器价格战是竞争格局上的变化,无法长期持续,主要龙头都会转而追求利润。长期看,扫地机行业渗透率仍低、全球赛道空间广阔。空调行业龙头公司在价格战和行业出货数据改善后市值明显反弹。我们认为扫地机行业在2022年行业困境缓和后也有望走出类似的行情。
其次我们推荐两条主线:泛暖通空调产业链和光伏的类家电推广。
暖通的本质在于温度调节和控制,汽车热管理、储能热管理也属于广义暖通市场。新能源汽车、储能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为泛暖通市场增长提供强劲动力,我们认为泛暖通市场具备更大空间、目前也具备更强成长性。综合热管理零部件公司值得关注。
我们认为2023年光伏组件价格下降基本确定,家电企业在分布式光伏储能方面的表现将受关注,目前创维集团在国内户用光伏业务领先,美的集团等在布局海外光伏储能业务。
我们认为家电板块的当前的投资机会主要在于:1)地产后周期板块的估值修复,涉及厨电、白电龙头;2)清洁电器龙头;3)泛暖通空调产业链;4)分布式光伏的类家电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