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什川:种药材 搞养殖 促振兴

2023-01-18 08:06:2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进一步指明“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前进方向。今年来,什川镇紧盯农业农村“5678”指标体系和畜牧产业“两个20%增速”目标,把以养殖、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培育作为增加群众收入的主抓手,依托高标准农田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什川镇立足镇域实际和资源禀赋,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种植结构的重点产业培育,通过党委号召、支部动员、党员带头,大力推动黄芪等中药材产业发展助农增收。大湾村村民韩军岐今年第一年开始种植黄芪,加上享受政府的奖补政策,收入非常可观。他说以前地里种任何农作物,收入都没这么高过,这极大地提振了他发展黄芪产业的信心。

  通渭县什川镇大湾村村民韩军岐表示:“我今年种了7亩黄芪,每公斤在7元左右,大概收入2万元。我现在一边务农、一边学习黄芪种植技术,我明年要自己育苗、自己种,我相信生活会更加富裕。”

  今年,什川镇黄芪种植面积达9000余亩,以大湾村为中心,辐射连片打造漆麻、盘龙、大湾、上阳坡等村5000亩黄芪示范种植片带,着力构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的“一心两翼”乡村产业振兴新格局。

  “这里是我们大湾村的黄芪育苗基地,我对我们村的产业很有信心,争取把产业做大做强,使家家户户的农民都能提高收入。”通渭县什川镇大湾村致富带头人、村文书韩俊文说。

  什川镇土地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15.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7.77亩,饲草玉米种植和牛羊养殖基础良好。今年,什川镇趁着通渭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实施的利好政策,按照“三稳两优一争一保”产业发展思路,突出党建引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走进什川镇吴家湾村李福家,李福一边干活一边和85岁的母亲聊天。母亲坐在椅子上,沐浴着夕阳的余晖,满脸慈祥。这些年,李福在家发展养殖,媳妇在外地看孙子,家里就剩李福和母亲,这样既能挣钱也能照顾老人。

  通渭县什川镇吴家湾村村民李福:“我现在总共养了10头牛,今年趁着政府的好政策,引进了繁殖母牛2头,给我们奖励6000元。这样一年下来,既能务农,也能照顾老人,还可以养牛,一年再产几个牛崽,净收入能达到3到4万元,庄稼人能有这样的收入就非常满意。”

  “这几年的产业主要是种植、养殖。政府给我们发放了地膜、药材苗子、洋芋籽、玉米籽,还有牛羊的奖补都很到位,非常感谢政府的帮助。”什川镇泰山村村民刘振华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什川镇共有养牛户1481户,牛存栏6035头,2022年新发展养牛户50户,引进能繁基础母牛296头,落实奖补资金195户107.4万元。

  通渭县什川镇吴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黄刚表示:“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我们发展产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增添了信心。下一步,我们将在粮兼饲草畜循环产业示范点建设上多下功夫,以实际行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到产业发展的实际中,动员肉牛散养户加入合作社,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群众收入,一起过好‘牛’日子。 ”

下一篇:日媒:美军向日本冲绳县政府提出下地岛机场使用申请
上一篇:天水市大数据中心积极参加市政府机关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