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县:“黄贮”变“牛羊面包” 助推畜牧产业发展
初冬,走进张家川县各个乡镇田间地头,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将刚收获的玉米秸秆粉碎后,装车运往养殖场或合作社,经过打捆机,人工真空包装后进行发酵成牛羊爱吃的饲料,生产的黄贮饲料很受客户青睐,黄贮玉米秸秆的收贮为全县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饲草保障。目前,紧张而繁忙的黄贮收贮工作是张家川县以实际行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个缩影。
川王镇聚富源合作社负责人告诉11月10日,在刘堡镇杜家村的田地里,粉碎机和打包机正在进行机械作业,伴着机器的轰鸣声,玉米秸秆变成了一个个黄贮饲草包。
关山基业运营部负责人米小明告诉
刘堡镇副镇长马全忠介绍,刘堡镇紧紧围绕全县“4+2”产业体系,立足镇情实际,因地制宜,坚持党建引领,建设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饲草特色产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全镇产业增效。今年在全镇共种籽食玉米6965亩,主要分布在川区和半山区。目前由甘肃关山基业公司为我镇18村提供籽食玉米黄贮服务,现已收贮6255亩12510吨,打包完成并摆放在农田当中,剩下的710亩籽食玉米秸秆11月底全部完成黄贮。同时我们在探索构建秸秆饲料化利用新机制,促进玉米秸秆有效转化利用,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
张家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兴奎说,开展玉米秸秆黄贮工作是一项既经济又环保的利民举措,不仅增加了玉米种植的附加值,解决了过去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优质饲料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且针对玉米秸秆乱堆乱放、私自焚烧,严重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难题有了科学合理的利用方式。
张家川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主任王学礼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