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区慈善长者食堂办出群众幸福“滋味”

2023-01-08 16:50:47

  一日三餐,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然而在十年前,一顿饭却成为了不少沙县留守、空巢老人的难题,人数少不好做,身体不便没法做。

  十年来,沙县区积极开展农村养老服务改革,建设慈善长者食堂,有效解决老人用餐难题,实现“一碗长者饭,温暖老人心”。

  中午11点,位于凤岗街道府前西路的沙县区慈善长者食堂准时开饭,老人们拿着餐盘,自觉排队,凭交费小票就可以在窗口选择心仪的菜品。一个荤菜,一个半荤,两个素菜,还有一份配汤,营养又美味。

  据了解,沙县区慈善长者食堂是省民政厅为民办实事项目——居家社区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开办长者助餐食堂的示范项目,面向沙县区有需求的特殊困难家庭和独居高龄老年人提供低偿助餐服务,采用公建民营、政府补贴与企业自主经营相结合,通过政府主导、慈善社会组织与志愿者参与、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的模式,实现一碗长者饭,温暖老人心,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沙县区慈善长者食堂负责人邓鑫表示:“每日的菜品配送,我们坚持统一配送,做到每日可溯源。老人的菜谱也是综合老人的饮食习惯和均衡营养而制定的,尽量做到每周不重样。然后我们建立了卫生、留样、消防安全等各项制度,并严格执行,让老人们吃得放心。”

  不仅是居住在城关的老人可以享受到这项福利,乡镇的老人们同样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在高桥镇慈善长者食堂,今年81岁的龚培荣告诉高桥镇慈善长者食堂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式,面向高桥镇有需求的特殊困难家庭和独居、高龄老年人提供低偿助餐服务。截至上月底,高桥镇慈善长者食堂累计服务助餐7250人次。

  沙县区是全国知名的小吃之乡,由于80%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经营沙县小吃,大量留守、空巢老人普遍存在起居无人照料、生活缺乏质量、精神缺少关爱等问题,农村养老已成为沙县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瓶颈。近年来,沙县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农村养老服务改革,建设慈善长者食堂,由城区中心点向四周辐射,每日低偿供应午、晚两餐,实现15分钟用餐圈;在福建省率先制定下发《三明市沙县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幸福院运营管理的通知》,明确各类农村幸福院运用补助,为农村老人走出家庭,开展互助、结伴养老提供了可能性。

  截至10月底,沙县区有长者食堂6所,“农村幸福院+乐龄学堂”助餐点23个,用餐5万余人次,惠及4500余名老人。

下一篇:新桥镇:“四个学”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上一篇:柘荣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召开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