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数字赋能智能匹配 让政策更有温度
我省着力构建赋智赋能的数据资源体系,打造全省一盘棋的数字人社政策生态——
数字赋能智能匹配 让政策更有温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就业、创业、培训、社保、人才……众多惠民政策频频出台,企业群众却不知晓,怎么办?就算通过广泛宣传知道了,老百姓却看不懂、不会办,怎么办?
为提高民生政策知晓率,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变成百姓口袋里的真实惠,近年来,省人社厅打造智能服务平台,创新开发人策匹配机器人,引进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人与政策的有效对接,构建人策精准匹配模型,通过盲查功能,形成查询人可预享人社政策清单,实现人策精准画像、精准匹配。
如今,企业群众轻点手机,进入福建人社
目前,全省9个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及96个县人策匹配机器人已全域上线,实现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办事更便捷。日前,这一做法被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组作为典型案例推介。
聚合一网统管
实现全域联动
2019年初,福建人社部门率先开展人策匹配机器人试点,采取通过智能机器人设备终端,刷身份证或单位代码验证方式,自动生成预享政策清单。经过不断探索,我省总结提出1+3+N的政策服务新模式,建设人策匹配服务新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快捷便利在线匹配办理人社政策补贴,打通政策衔接最后一公里。
搭建省级统一的人策匹配机器人信息平台。省级统一设计服务平台,引入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将就业、培训、社保、人才等政策导入平台,市、县因地制宜上传本地化政策,省市县三级联动,依托福建人社人策匹配机器人,迅速对政策申报者进行精准画像,即时匹配预享政策清单。政策从出台、申领、反馈进行全流程可视化管控、统计分析、辅助决策。
定制预享需求好差评三张政策清单。一是量身定做预享政策清单。企业群众自主勾选政策享受地、身份信息、政策词条,系统自动匹配、自动生成政策预享清单,详细列出政策补贴项目明细和总数金额,让企业群众看得懂、算得清、享受得到,弥补人找政策覆盖面不全的不足之处。二是实时反馈需求政策清单。问需于民,既匹配政策又同步收集企业群众政策需求,动态更新政策需求清单,为政策制定做好储备。三是精准评估好差评政策清单。通过企业群众勾选的数据,形成最受欢迎和最不受欢迎的政策目录,人社部门从后端掌握企业群众政策满意度,为政策升级完善提供支撑。
铺设N个本地化人策匹配机器人。依托省级人策匹配机器人服务平台,各地上线本地化专属人策匹配机器人,因地制宜为辖区内企业群众提供定制化政策服务,企业群众通过勾选所需地域人策匹配机器人,一网通办轻松获取全省各地补贴政策。
补齐三个短板
打通数据链条
好的政策还要靠落实,让群众知晓政策、理解政策、配合执行好政策。政策实施后要跟踪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
福建人社部门探索开发的人策匹配机器人补齐群众不知道、看不懂、不会办的政策落实短板,2021年6月被列入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改革事项向全省推广。
补齐政策宣传覆盖不足短板。传统政策服务采取印政策宣传单、口袋书、政策汇编等方式,政策宣传广度精度不够,企业群众获得感不强,相当一部分企业群众对人社政策了解不全不透。人策匹配机器人着力构建赋智赋能的数据资源体系,打造全省一盘棋的数字人社政策生态,着力构建共治共享的数字人社。
补齐政策掌握不足短板。人社政策点多线长面广,基层经办力量队伍比较薄弱,熟练掌握政策难度较大,无法做到百事通,企业群众咨询业务,工作人员只能根据单一政策来解读,无法全面告知所有可享受的政策。人策匹配机器人可即时实现一企多策一人多策的政策打包推送。
补齐政策申领积极性不高短板。有的政策业务流程设计不够合理,需要提交的材料过多,政策申领体验不佳,企业群众主动申领的积极性不高。人策匹配机器人清晰展示申请流程,精准引导,让人策匹配成为群众满意、社会称赞的真正实事。
加快三个提升
精准惠民利企
人策匹配机器人真实还原数据应用场景,促进以需求侧牵引供给侧改革,客观反映政策优劣,加快政策精准速配,全面提高政策感知,有力发挥政策效应,极大增强政策获得感,让政策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实现人社政策数字化服务。
试点至今政策匹配服务约20万人次,累计发放补贴金额4500多万元,惠及1000多家企业、2万多人。
提升政策知晓速度。黄晓岚是一位失业女性,通过福建人社人策匹配机器人,简单输入信息、领取清单、查看政策指南三个步骤,即了解到失业期间不仅可以领取1万多元的失业保险金,今年参加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培训还能领取500元的见证补贴。手机点一点,预享清单明明白白,非常方便!她高兴地说。
提升政策惠民温度。林晔涛是一位离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人策匹配机器人预测可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1万元,她非常认真地看了政策申领指南,原来她其他条件都满足了,只需要为她的员工缴纳社保就可以享受政策。她立即办理社保补缴事宜,顺利享受了政策。通过‘人策匹配机器人’,我还了解到如果招收本地户籍员工,还能享受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她说,机器人太智能了,感觉政府很温暖。
提升政策匹配精准度。漳州漳浦县台玻福建光伏玻璃有限公司和福建美一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人策匹配机器人自动匹配获取2项预享政策清单,在经办窗口服务人员的协助下,顺利获得春节当月一次性稳就业奖补和稳岗返还政策补贴28.3万元。
福建人策匹配机器人为加快数字赋能、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效的探索方案,有力贯彻党中央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切实契合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的行动要求,真正让马上就办深植系统行风,把企业群众满意度作为人社施政检验标尺,让人社政策看得到、用得到、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