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部分新能源供暖项目:聚焦效果、价格、节能三大焦点

2022-11-30 15:48:35

  华北数据中心负责人韩建军介绍说,稳定运行超万台服务器的大型数据中心会产生大量余热,公司用这些余热进行热交换,为办公区域供暖。

  

  新能源供暖,暖不暖和?

  在太阳能供暖一个月时间里,天津市津安热电有限公司北辰供热服务中心的室内温度同样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郭磊宏说,太阳能供暖完全可满足日常办公需求。

  

  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替代了当地原有的12个燃煤锅炉房。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经理董德良说,据测算,投产后,每年将减少标煤消耗5726吨,减排二氧化碳1.41万吨、二氧化硫60余吨、灰渣2621吨。

  津安热电的太阳能供热项目供热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生产技术部技术人员王娜介绍说,据测算,在满足达标供热基础上,预计全年可减少使用82吨标煤,折合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为213吨、697公斤、607公斤。

  多年来,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严峻。对此李博说,地热供暖的原理是从地下“取热不取水”。整体流程只提取地下水中的热量,不消耗地热水,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开展核能供热示范,因地制宜推行热泵、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低碳供暖。

  

  在推广过程中,新能源丰富的地区有望成为“近水楼台”。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评价结果,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7亿吨标准煤。这为新型供暖方式大面积铺开打下基础。事实上,天津、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地热供暖已经走入当地部分居民家中。

  成本问题是新能源供暖推广必须跨过的门槛。郭磊宏以天津的试点项目为例介绍说,太阳能光伏板、光热板等供暖设备总投入约130万元,按当前太阳能板约20年的寿命来计算,前10年可以回本,后10年基本不用投入新成本。这种模式有望在学校、医院、工业园区等楼顶面积大、可充分利用光照的地方率先投入使用。

  此外,新能源供热的短板需要及时补齐。比如,太阳能供热系统续航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可接入备用电源或日常电网,以备不时之需。对于大数据机房余热供暖,韩建军表示,如何在保证数据中心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余热科学回收是一个难点,需要进一步探索。

下一篇:王志成调研指导项目谋划申报工作
上一篇:重磅消息!印度特罗凯厄洛替尼2022年准确代购价格大更新 印度特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