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重仓股好还是不好(为什么机构重仓的股票不能买)
基金重仓股票不要炒,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
基金重仓的股票不要炒,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错误的,只不过是抵触思维,散户思维,投机思维。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阿里巴巴,腾讯他们都是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再比如美国上市的苹果公司,亚马逊,微软这些公司同样也都是美国的共同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这些公司为什么就不能投资,其实这些公司在过去几年十年几十年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回报,甚至有些带来了数百倍上千倍的回报。
所以我并不认为基金重仓的股票就不能投资,当然题主所说的是“炒”而非投资,那么狭义来说有一定道理,所谓炒就是炒作,但实际上我们每个股民都在说了,炒股就是开户进入股市投资就成为炒股。并不一定是炒作,而只不过是大家把投资股市成为了炒。
认为基金重仓的股票不能炒的出发点是在哪里?
很简单,基金重仓的股票一般都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要么就是大盘股,权重股,比如说各种指数的成分股,第二个就是基本面优秀,基金进行配置的时候,需要选择基本面优秀的公司,所以会集中在绩优白马股上面,我们随便找一只亏损的ST股就能看到,股东很少会有基金。
而在中国股市,绝大多数股民都是很反感蓝筹股绩优股的。这和中国需要等原来的大盘权重股套住很多人有一定的关系,也和中国股民进入就是追求快速支付短线投机有关。
大家会觉得蓝筹股盘子太大,所以拉不动不好炒,更喜欢去追逐炒小盘股。比如说游资经常参与的一些股票,本身也是很少有基金持有的冷门股、问题股。这就使得部分所谓的冷门黑马股暴涨带来的赚钱效应使得很多股民认为要赚大钱就必须去炒作这类股票。
其实这个思维是错误的,股市的涨跌有很多逻辑驱动,比如说业绩不断成长驱动,比如说流动性充裕驱动,又比如说热门题材驱动。要看你选择哪一个用逻辑来指导自己的投资交易。
你比如说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片仔癀、恒瑞医药等这些股票过去也一直是基金重仓持有,那么投资这些股票的人亏得很惨吗?结果恰恰相反,现在大盘只有3000点,但是你回过头去看这些股票的股价已经比大盘6000点的时候要高出很多倍。
所以认为基金重仓的股票就一定不能投资,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适合那些喜欢跟随游资赚快钱的部分股民。
机构持有的股票占流通股的一半比例这个股票还能买吗
不建议购买,
因为机构持有股票的一半代表着重仓了,可能股价已经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而股价较高,安全系数降低,因此风险系数比较大。
都说基金重仓股不能买,为什么?
重仓股的的原因可能有二:
一是好的上市公司太少,各个基金公司只好矬子里拔将军,就会上百只基金都购买比如招行 万科之类的股票。
二是研究能力太差,只好人云亦云,别人买什么我也买什么。 证券公司不可能准确找出哪些基金买了哪些股票: 因为基金公司所公布的报表全是前一个季度的,而此时此刻是否调仓根本无法了解。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的基金净值估算(在基金公司公布前)会有很大差距。
技术了解
1、技术分析
在K线图里,有个指标就生命线,质地好的企业股价能够在60日均线上,机构就应该没有大幅度的撤离。因为国内公募基金是三个月为一个公布持仓的周期,每个月有20天,60天基本上是基金持仓正常的一个时段。
2、波段操作
不是拿了股票就长期持有。A股市场,是一个情绪化的市场。譬如,当大家都在讨论高铁、水利等板块的时候,这就到了调整的时刻。而当大家放弃的时候,却是进入的好时间。譬如,高铁板块,在经过充分调整后,一些个股仍会有投资机会。
把板块和机构行为做一些结合,通过分析股价、技术面的特点会发觉到一些比较好的投资标的,这样就可以帮你跨越周期。
机构重仓股好不好
有一定好处。机构重仓股会在机构重仓股之前对上市公司做专业研究,通常比普通股质量高。而且大部分机构投资股票主要是为了稳定利润。因此,机构重仓股会有很强的控制力,会使股票走势更加稳定。然而,当重型机构出货或洗碗时,股价将大有可能大幅变动。因此,投资者的交易风险会增加,比市场上其他普通股的交易风险更大。
通常,机构重仓股会受到市场投资者的关注。而市场上的投资者基本上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定期公告信息来观察是否有机构持有重仓。在上市公司未上市的时候,制度持仓也可能发生变化。如果在未公布的时间内,机构内持仓较重的股票减持卖出。那么,就可能存在股价下跌的风险,所谓的机构重仓股也可能不复存在。
【拓展资料】
机构重仓是指机构大量持股的一只股票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有大约152家股票新进入机构(不包括基金)投资者,其中杭齿前进、禾欣股份、信邦制药、宏达新材等个股被机构新增仓的股权占流通股比例都在4%以上,杭齿前进甚至被新增仓至流通股11.41%。部分新股虽然增仓的股数有限,但是得到多家机构青睐,如华帝股份、远光软件、太阳纸业、中成股份和金陵饭店等都被3家(含)以上机构“相中”。
而在机构增仓的个股中,就增仓占流通股比例来看,众和股份、宏图高科、华夏银行、大华股份等被机构增持的股数都占到流通股的6%以上;华映科技、嘉麟杰、浙江众成、宝光股份、新时达等的机构持股量都占到公司流通股的20%以上。而对于半年报的机构重仓股,其中赢面较大且稳定的个股机会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选择:一是机构的含金量,二是股价表现。
机构的含金量:社保基金的持股,通常被认为质量较高,且有数据统计,过去五年社保基金紧捂的双鹭药业、青岛啤酒、中航精机等个股都回报丰厚。半年报显示,敦煌种业二季末有3只社保基金入驻,累计持股占流通股的比例高达9.18%,且相对一季末,不少基金新入公司股东名单,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流通股比例由3月底的29.45%提高至39.82%,如此多机构捧场值得关注。片仔癀、华意压缩、万东医疗、水晶光电等个股都在二季度被社保基金增持。除了社保基金,看重长期投资价值的QFII机构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资料显示,欧亚集团、吉林化纤、顺鑫农业、华菱钢铁、恒宝股份等个股二季末都被2家以上的机构持有,且都被增持。
股价表现:近期涨幅太大的个股,风险较高;从相对安全稳定的收益角度,对于机构重仓股的涨幅,需投资者多家关注。如华意压缩,二季末机构(不包括基金)持股占其流通股的18.12%,其中社保基金持股占流通股的比例超过5%,且各机构在4-6月期间进行增持了6.03%,而就股价表现来看,恐怕难以让机构满意,4月以来股价累计下跌7.34%,7月以来累计涨幅7.43%,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下滑18.25%,且计划定向增发,增发价6.85元,在机构捧场的情况下,投资者至少心中有“底”。双汇发展、中国化学、顺鑫农业、华润三九、金融街、国投电力、江特电机、科陆电子等一批股票都被多家机构持有,且二季度增长,同时4月以来和7月以来的股价表现并没有大涨或大跌,机构继续“潜伏”等待时机发力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能不能买基金重仓股?
能。
从现阶段看,基金是市场的最大主力,在从国外引入价值投资后,基金最为推崇价值投资。其实,不管是投机也好还是投资也好,或价值投机也好,总之,买股票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明庄所在,赚钱就有些确定性,在不同阶段持有基金重仓股,风险与收益各不同,低位持有被套股,肯定赚钱。
总的说来基金持有的股票相对来讲质地很好,对于投资股票来说,控制风险才是第一位的,选择重仓股的买入对投资者来说时机很重要,能不能买看时机。
买基金重仓股注意事项
股票型基金的本质是去购买股票,股票的风险是较高的,因此股票型基金对比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它的风险是比较大的。在购买股票型基金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选择,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虑,比如说:基金公司的实力,基金成立的时间等。
一般来说,不要选刚刚成立的基金,除非投资者是特别看好它,然后是基金经理过往的业绩优秀,也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是基金历史回报等多方面。因此,选择一只好的基金是十分重要的,选好以后建议是长期拥有,这样产生的收益才高。
为什么不直接买基金的重仓股?
一、基金的重仓股
一般基金的重仓股都是大盘蓝筹股,都是大型国有企业和银行的股票,比如,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之类的,这些股票一般市值较低,股性也不活跃,基金公司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会大量买入此类股票作为压仓的筹码。一般股民不会选择投资这类股票,一方面是因为收益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公司业绩层面的原因。
二、拓展资料
一种被多家基金公司持有并占流通市值的20%以上的股票即为基金重仓股。
认同度,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分析方面,二者基本的研究思路大体一致,既都以价值分析为基础。持股二者有明显区别。对基金有非常规范的要求,周-月-季--半年-年终都要有披露;而对证券机构则没有这种要求,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前十位流通股东,证券机构自己不会披露“商业秘密”的。
时间上二者有明显区别。对证券机构则没有持股时间的限制,对基金有非常规范的要求。
比例二者有明显区别。对基金而言,持有每只股票的数量有占基金总额度与占股票总比例二个限制;对证券机构则只有持股量占股票总比例一个限制。数量二者也不同。一个基金只能开一个资金帐户;而证券机构则可利用其分支机构开多个资金帐户。
注意正因为以上几个方面的区别,决定了基金和证券机构在操作方式上有很大不同。除了长线品种外,证券机构可以利用分支机构帐户进行操纵股票,短期持股;而基金则因为资金量大,为进退方便,一般只持有大中盘股票。一般说来,基金重仓股是长线品种,股性不会太活跃;证券机构重仓股则不一定,中短线机会可能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