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农(大北农最新消息新闻)

2022-10-29 23:32:40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一、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高校,该校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省市共管,是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

   二、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在嘉陵江中游的川东北中心城市、千年绸都——南充市。南充是共和国开国元帅朱德和首任国家副主席张澜的故里,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高等教育强市之一,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在这里交融生辉,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剪纸、川北皮影饮誉中外。

   学院先后获得教育部高职专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四川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培育)单位、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全省高校卫生工作优秀学校等荣誉。学院面向全国招生,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保留部分中职教育,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社会培训等社会服务,现有全日制各类在校生12185人。学院附设初级中学和幼儿园各1所。

   作为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培育)单位,学院将以优质校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1210”发展战略,既围绕建设“西部一流、国内先进的优质高职院校”一个目标;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一手抓内涵建设,促进办学质量的提升,一手抓条件条件建设,促进办学环境的改善;实施十大行动计划:一流专业建设计划、一流师资建设计划、创新创业教育计划、产教融合推进计划、应用研发推进计划、社会服务推进计划、国际交流推进计划、一流条件建设计划、治校水平提升计划、校园文化建设计划。

   专业门类齐全 学院现设有机电工程系、财经系、农业科学技术系、教师教育系、土木与建筑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外语系、艺术系、汽车工程与交通运输系、油气工程系、印刷包装系11个教学系49个普通专科专业,其中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为教育部和财政部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 会计为省级重点专业,畜牧兽医、学前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程造价为省级示范性专业,畜牧兽医、学前教育、英语教育、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会计电算化、印刷技术、通信技术为学院八大重点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员工(在编)645人,校内专任教师560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03人,讲师203人,“双师素质”教师267人。另有外聘教师140人,其中外籍教师1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获省(部)级表彰的优秀教师、省市“三•八”红旗手、市“十大杰出青年”、市师德标兵、市科技顾问团成员。

   科研成果丰硕 建有南充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市级研究院1个、动物疫病防控与检测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乡村振兴发展研究中心等南充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会计文化市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普及基地1个,建有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汽车汽配发展研究中心、现代物流发展研究中心、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院级科研机构4个,建有现代畜牧业研究所等系级科研机构12个。建院以来,学院教师发表论文近3000篇,编写教材288余部,出版学术专著24部,专利授权32项,软件著作2项;获得市级以上科研立项课题289项,校企合作科研项目119项;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7项,其中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办学条件优良 学院占地1403.4亩(935601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32.7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3.7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先进,设备总值9031.85万元,拥有教学用微机3183台、馆藏图书74.93万册,建有电子阅览室。校外建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畜牧兽医、园林技术、印刷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实训基地114个,另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58个,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学院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川东北科技培训中心、四川省优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四川省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培训单位、四川省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基地、南充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学院现设有国家、省、学院三级奖助学金。香港利奥集团、香港镇泰集团、上海协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迪信通商贸有限公司、大北农集团等企业在我院设立了“奖助学金及奖助基金”。健全的贫困学生扶助机制和优秀学生激励机制,为家庭困难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建立了求学就业的绿色通道。

   办学特色鲜明 学院秉持“教学立校、服务兴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06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学院与香港利奥纸品印刷集团实行股份制合作办学,开创了公办高职院校校企股份制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建立了校企合作新模式和长效机制。在校企股份制合作办学机制体制引领下,学院组建了南充职业教育集团和职业教育联盟,成立了利奥学院、空间信息产业学院、德克特互联网学院、拓格机器人学院、八鱼学院5个二级学院,不断拓展校企、校地、校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股份制办学机制体制创新为引领的办学模式是学院突出的办学特色,已成为我省职业教育的一大亮点。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科学、香港大公报、四川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学院办学特色和成绩做过广泛报道。

   就业安置可靠 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学院与香港利奥集团、香港镇泰集团、京东金融、京东物流、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务汽车、大北农集团等大型企业以及地方人才交流中心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与四川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大北农集团等企业开设了多个冠名班,构建了广泛的就业网络,为毕业生施展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生育问题成焦点,生娃话题频上热搜

   生育问题成焦点,生娃话题频上热搜,随着国内逐渐放开三孩政策,各种与生娃相关的配套政策已然成为关注的焦点。各地纷纷出台配套政策,生育问题成焦点,生娃话题频上热搜。

   生育问题成焦点,生娃线

   这两天,生娃话题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上市公司大北农因为一份“三孩奖9万”的消息引发热议;另一边,经济学家任泽平、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建议“印钱2万亿”、“发钱5万亿”鼓励生娃。

   大北农“硬核”举措鼓励生育

   近日有消息称,从2022年1月1日起,农牧业上市公司大北农(002385)对员工推出的鼓励生育方案开始执行。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胎在国家标准上加1个月产假,第二胎加3个月,第三胎加12个月;第一胎奖励3万,第二胎6万,第三胎9万。

   随后,大北农通过多个渠道对外证实了此事,称公司的方案是响应国家号召的积极行动。

   大北农“硬核”鼓励生娃很快引起极大关注,不少网友调侃称,“想到大北农打工”。在A股市场也有股民好奇,大北农能否成为新的“三孩概念股”。

   虽然投资者对新晋“三孩概念股”抱有不小的期望,但1月11日,大北农的股价却高开低走,收盘下跌3.67%。

   公开信息显示,大北农产业布局涵盖饲料、养猪、作物等多个领域,拥有近20000名员工、1500多人的核心研发团队、220多家生产基地和近300家分子公司。2010年,大北农在深交易挂牌上市,成为农牧业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2021年前三季度,大北农实现营收 234.4 亿元,同比增长53.55%;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92.76%;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81.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亏损3.9亿元,同比下降166.38%。

   公司2020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员工数为1.9万人,而合计应付职工薪酬约为5亿元。而依照此次曝出的相关政策,如果这些员工每人领一份3万元的“一胎奖励”,公司需为此支出约5.8亿元,为2021年前三季度利润的五倍。好在公司真要拿钱也不是没有办法,截至2021年9月底,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高达44.8亿元。

   任泽平建议“印钱催生”登上热搜

   在大北农鼓励生娃引热议之前,“经济学家建议央行多印2万亿鼓励生娃”等话题接连登上热搜。

   近日,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发文称,建议央行多印2万亿元,尽快建立生育基金,用10年多生5000万孩子,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原因是生孩子不能指望90后和00后,要趁75年至85年出生的这批人还能生时,抓紧设立鼓励生育基金。

   无独有偶,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也于同日与育娲人口研究学者发布文章,建议投入5万亿元,施行发现金、税收优惠+购房补贴、增建托儿所等“催生”措施。

   相关言论接二连三,网友们对此喜忧参半。一方面生育成本确实很高,并且成为了目前一部分人选择不生、少生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现在年轻人不愿生、不愿多生的原因也不光在于“没钱”,还有时间成本、生活压力等问题;此外,大量撒钱会引发通货膨胀。

   有部分专家对“发钱催生”建议的可行性泼冷水。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表示,“印钱和生育率没有关系”。以日本为例,从1990年日本泡沫破灭疯狂印钱至今,越印钱生育率越低。

   四川省社科院教授胡光伟此前指出,生孩子的事政府没有必要管得太多,“生不生、生多少”是父母自己的事情。

   对于外界的争议与质疑,任泽平11日再度发文回应称“不是临时起意”。他表示,“2万亿”这一标准是缘于经合组织国家相关福利支出占GDP比重2%-3%;而之所以要“印”2万亿,是因为政府、企业和家庭都没钱,所以要“印钱生娃”;同时,此举不会引发通胀,因为是“专款专用”。

   多地出台配套政策鼓励生娃

   不得不说,随着国内逐渐放开三孩政策,各种与生娃相关的配套政策已然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各地出台的配套政策中,包含有取消社会抚养费,增加假期,税收、购房、租房补贴,乃至直接发放现金等措施。

   如江西、青海、河南、浙江、河北等地生育的女职工,根据情况不同将享有最高188天产假,陕西也拟规定生育三孩女职工在原基础上再加半年奖励假,产假最长将近1年。四川、安徽、吉林还表示要设立育儿假。

   住房方面,北京拟将多孩家庭纳入公租房优先配选范围;江苏海安二孩家庭将在市场价格基础上,享有每平米200元(三孩为400元)的购房优惠;甘肃临泽将给予二孩、三孩家庭购房补助,加上生育津贴、育儿补贴、教育资助等,补贴最高合计超10万元。

   四川攀枝花对未满3周岁的二孩、三孩家庭发放每月每孩500元的补贴,成为国内首个发放育儿补贴的城市。

   此外,河南、广西、安徽、贵州等多地将三孩生育费用纳入医保范围;烟台为三孩相关待遇孕产妇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实行定额支付。

   而如大北农一般,出台措施鼓励员工生娃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去年6月,有青岛某公司的鼓励三胎的文件在群流传,显示该公司员工生育三胎者可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去年12月,互联网大厂快手当天发布内部信宣布调整员工福利,其中就包括“新增生育奖金”,分别为1000元、2000元和3000元三个等级。

   生育问题成焦点,生娃线

   因向员工推出鼓励优育方案,农牧上市公司大北农(002385.SZ)变身“三孩概念股”。

   “实话实说,我们的初心就是响应国家政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出份力;再一个就是增加员工福利,减轻员工抚养孩子的负担,但是没想到大家会一下子这么关注。”1月11日,大北农集团党委副书记张国平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回应道。

   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三孩政策提出不到两个月,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出台。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公布,明确了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的各项措施。《决定》还在加强个税补助、租赁保障、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方面作出具体规划。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时代周报表示,企业在自身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相关部门应更多担起这一带有公益性和外部性的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以缓解企业与人口可持续发展中的矛盾。

   “细则还在制定,成本可控”

   网上流传的截图显示,从2022年1月1日起,大北农将执行第一胎产假在国家标准上加1个月,第二胎加3个月,第三胎12个月。第一胎奖励3万元,第二胎6万元,第三胎9万元;此外还准男性员工陪产假9天。

   1月11日,大北农证券事务代表雷泽丽向时代周报确认上述截图内容属实,“具体细则还没出来,应该很快能看到”。

   “这一方案是面向全集团员工的,包括养猪场的养猪工人,正式员工都可享受。具体实施的方法和细则,人力资源部门还在制定中。”张国平对时代周报称。

   据时代周报了解,截至2020年年末,大北农人均薪酬为9.64万元。也就是说,员工在职期间,生育第三胎就能获得一年的工资。有不少股民和网友担心大北农的“过度大方”会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或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大北农披露出来的雇员总数为19414人。有网友据此做了一道算术题,假设每位员工都能领取到一胎奖励3万元,则所需支出的生育资金为5.82亿元。也有网友指出,如果夫妻二人都是公司员工,奖金叠加发放,费用还要增加。

   “大家对于这一方案可能存在误解,该方案只面向今年的新生儿家庭。且奖金发放是不可以叠加的,我们针对的是一个员工家庭。”张国平对时代周报强调,“有多少员工生育还要看实际情况,有些担忧其实没有太必要。并不是我们一出台这个政策,原来不计划生育的员工就立马去生了。”

   雷泽丽也对时代周报表示,“这一方案增加的成本应该在可控范围,也不是说每一个员工都在同一时间生育。”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大北农仍手握44.79亿元货币资金。

   另一方面,女性产假延长,也意味着女性被鼓励回归到家庭,这或会加剧女性的职业危机感。对于这一顾虑,张国平对时代周报表示,“这个担忧完全没有必要,这一政策的出台是为了增加员工的福利,公司既然出台了这样的政策,自然要保障员工的工作岗位。”

   他指出,如该员工工作量不是很大的话,按以往惯例,会暂时分担给部门的其他员工;如果工作量较大,则会再招新人进来。“公司近几年发展势头较好,不断有新的产业和岗位产生,按照以往的情况,员工休完产假,基本上是可以恢复到原岗的。”张国平称。

   去年前三季只赚1亿

   大北农创建于1993年,产业布局涵盖饲料动保科技产业、养猪科技产业、作物科技产业、农业互联网多个领域。2010年,大北农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2021年,生猪养殖行业从“肉价起飞”秒进“亏损周期”,随着猪价持续下跌,生猪养殖公司躺赚日子一去不复返。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大北农实现营收234.42亿元,同比增长53.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减少92.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5351.47万元,同比减少104.31%。

   与此同时,大北农在报告期内的营业成本为208.4亿元,同比增长77.69%,高于营业收入53.55%的增速。其中,公司的管理费用和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出现大幅增长。

   2021年1-9月,大北农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3.26亿元,增长45.9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6.03亿元,增长48.70%。

   大北农表示,管理费用增加主要系公司为促进业务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费用增加所致。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加则主要系公司支付职工薪酬增加所致。

   张国平称,大北农集团2021年发展了包括数字农业等新产业,确实会增加一些费用,但随着业务的开展,也会给集团增加效益。

   根据大北农发布的《2021年12月份生猪销售情况简报》,2021年1-12月,累计销售生猪430.78万头,同比增长132.8%,累计销售收入87.06亿元,同比增长23.89%。

   在大北农之前,A股市场上尚未有上市公司发布类似的鼓励员工优育方案。对于此举是否会引发其它公司效仿,张国平对时代周报强调,“每个集团的实际情况不同,员工福利政策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我们也是根据自己的偏好出台的,所以也不方便号召大家。总体来讲,我们还是希望有实力的企业能够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

   “大北农自主制定措施鼓励生育的举措是顺应政策导向、引导员工提高生育率的良好举措。但是各家企业有各家企业的`情况,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制订支持员工生育的措施,而不应盲目和强制性跟进学习大北农的做法。”柏文喜对时代周报称。

   就在大北农推出该方案的半个月前,互联网头部企业快手-W(也宣布增加生育奖金。2021年12月30日,快手发布内部信宣布调整员工福利,新增生育奖金,分别为1000元、2000元和3000元三个等级。

   1月11日,大北农报收9.71元/股,跌3.67%,总市值约为402.12亿元。

   生育问题成焦点,生娃线

   近日,大北农集团今年开始执行的生二胎奖励6万元、三胎奖励9万元的鼓励生育的措施在社交引发热议,在有人拍手叫好的同时,部分网友似乎并不看好。12日上午,有专家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称,如果该公司不是炒作,值得肯定。

   网上流传的截图显示,从2022年1月1日起,大北农将执行新的鼓励生育政策。产假方面,第一胎在国家标准上加1个月,第二胎加3个月,第三胎12个月;除了产假,另外还有资金奖励,第一胎奖励3万元,第二胎6万元,第三胎9万元;此外,男性员工还有陪产假9天。

   消息在各个社交发布后,引发不少网友的讨论。有网友怀疑“公司就是拿这种事情进行炒作”;也有网友表示“这个不是钱的问题,没那么多精力。”

   极目新闻了解到,大北农集团创建于1993年,产业布局涵盖饲料动保科技产业、养猪科技产业、作物科技产业、农业互联网多个领域,拥有近20000名员工。2010年,大北农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总市值超过300亿元。

   此前,大北农董秘陈忠恒曾回应,企业出台这一政策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同时在原则上想让员工受益,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目前,实施的方法和细则正在制定当中。12日上午,极目新闻联系大北农集团咨询此事,该集团工作人员表示,以集团董秘的回复内容为准。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尚重生认为,如果不是炒作,这些举措能够落实的话,那么说明企业有这个实力,对员工真诚,并且对国家也有一定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

   至于不少网友一些不看好的发言,尚重生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还面临工作压力,让一些人生育欲望降低。另外,随着新一代年轻人在网络时代成长,生育观念也已经发生变化。

   尚重生称,作为企业来说,并没有激励员工生育的义务,企业能够出台相关补贴,算是人性化的管理,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但要从根本上扭转生育观念,还需要政府层面落地一些长期有效的政策。

  新乡大北农公司 销售 饲料 猪料 想知道新乡大北农以及其饲料如何的各位都来看吧。

  我家就是卖大北农的但是山西的。。大北农貌似没你说的那么坑吧

下一篇:漳平市住建局部署国庆和二十大期间安全生产防范工作
上一篇:漳平集中签约、开竣工16个项目 总投资40.6亿元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