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股市走势(下半年A股走势)
A股下半年行情走势的沙盘推演!第一阶段结束时间会是7月18日吗?
时间为王,趋势为后;
全息量化,系统交易!
2021年11月28日,我发文《A股半年内最重要的变盘时间节点:2022年4月》,是市场上较早且明确地指出四月份为A股上半年最重要的变盘时间节点的。之后,上证果然在四月大幅杀跌,并最终于4月27日见阶段性低点2863……
周末翻了翻我刚从国内某“肖申克”出来后,一个月内的原始笔记,其中2021年7月2日有一页,其中赫然写着上证源自黄金分割理论的三档比例支撑,高点取3731,低点取2441,当时计算的结果是上限支撑3301,中档支撑3086,极限支撑2871!由于当时的我已经与A股阔别三年之久,写完这些数据后,我是毫不在意的,否则也不会到今天才偶然翻到这些数据!
眼尖的朋友应该看出来了!3086与3023相差63个点,而2871与2863仅相差8个点!
所以,4月27日的2863,有可能是A股近期非常重要的一个低点!
2022年5月11日我又发文《对于一艘没有方向的船,任何时候都是逆风的》,该文利用单阳测顶公式,取点4月27日见低点2863当天的收盘价,并结合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得出的第一个顶部点位是3368,第二个顶部点位是3566。当时我也明确指出,对接下来的A股反弹的第一个重要高点,我比较倾向于3566!
空间有了,接下来我们说说时间!很久以前,我就提示过A股下半年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
1、2022年7月18日
2、2022年8月15~18日
3、2022年10月24日
4、2022年11月24日
同时我也曾发文指出,2022年下半年最重要的变盘时间节点在10月前后(当然包括临界月11月份),也曾指出11月24日很可能出现类似于4月25的极端行情!还记得吧?4月25日,三大指数整体暴跌均超过-5%,创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好,时间、空间都有了,接下来,我们对这波自4月27日开始的反弹,乃至A股下半年的市场走势,再来个沙盘推演!注意,并不排除二次探底的可能。但即使还有二次探底,市场的路线图估计偏差都不会太大的。
第一阶段,4月27日~7月18日,整体上行55个交易日;如果反弹幅度不大,阶段性高点为3368;如果其间反弹快速而猛烈,有可能见3566阶段性高点。
第二阶段,7月18日~8月18日,为整体调整阶段,空间低点不详(有待高点确认后测算)。
第三阶段,8月18日~10月24日,第二波整体反弹周期,如果第一阶段反弹高点止步于3368,那么这波反弹高点将在3566附近。这波反弹存在两种可能性:创新高或构筑双头部,类似于3731和3723。
当然,第三阶段的时间周期也有可能是8月18日~11月24日。注意,11月24日前后预计市场将有可能出现极端行情!
需要指出的是,市场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以上所谓沙盘推演,仅供 娱乐 !不作入市和任何操作依据!阅后即焚!
您阅读我码字,都不容易;
2022年下半年A股有望走牛反转
大疫三年,俯仰之间已成过去,然而,世事变迁、逻辑演绎怎会是简单的周期往复。站在当下,内外周期错位、预期浮动,市场犹如长夜待晓之时,曙光若现。
一、混沌时代?外围环境的稳定性依然偏差;中国市场机遇与风险同在
大疫三年,对微观生态的重塑,导致全球格局更不稳定、更容易陷入滞胀。 年初以来,伴随疫苗加快普及等,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逐步减弱,但疫情期间对微观生态重塑的影响在“长期化”。诸如,“疫后创伤”对就业意愿的压制,加剧薪资通胀的螺旋式上升;传统行业被动经历的“供给侧改革”,导致了进一步的产能去化。凡此种种,导致全球格局相比疫情前更不稳定、更容易陷入滞胀。
短期的麻烦事,通胀已成主要经济体影响 社会 稳定最核心的宏观变量;“赶作业”式的政策正常化,又导致中长期“硬着陆”的风险上升。 全球大通胀,已经在严重“蚕食”居民实际购买力及消费信心。以美国为例,持续的高通胀下消费信心指数已跌至近10年绝对低点。“慢了一拍”的美联储,为维护政策公信力仍会持续维持高强度的收紧节奏,进而又导致中长期经济“硬着陆”风险的上升。
二、大疫三年:国内二次“探底”已然完成,经济的不确定性下降
年初以来,两大经济引擎明显减速,让市场对经济内生动能心存忧虑;微观结构的破坏、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担忧,让大家信心普遍不足。 过去一段时期,不少企业持续处于非正常经营状态,上游成本上升又对其利润形成挤占;奥密克戎出现后,由于过高的传染性,人员和物资流通速度进一步压低,加之教育等部分行业的快速降温、居民失业率的不断攀升等,导致微观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担忧升温。
5月以来,稳增长“加力”开始,继续加“水”加“面”,全方位破局;破局关键,还在激励机制重建,打破“负向反馈”、形成“正向循环”。 5月中旬以来,以5年LPR超预期下调为代表,稳增长措施密集落地,新一轮“加力”已开始;加“水”同时,扩投资、促消费等加“面”措施也在发力。托底政策之外,破局关键还在激励机制的重建,如此方可真正化解风险、亦可释放改革红利。
三、长夜破晓:“资产荒”下的资产,战略看多、战术灵活
宏观逻辑再思考,寻找“结构性”亮点: (1)稳增长“加力”方向,基建类项目以水利、交通、城市更新、产业园区等为主,产业类项目以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为代表,促消费侧重耐用品、场景修复等;(2)能源通胀第二波,供给受限、需求改善带动相应链条景气改善,年中是重要观察期;(3)出口结构“亮点”,与东南亚形成互补的,及内外价差较大、出口竞争优势突出的部分行业。
2022年下半年投资要怎么做?
您好,经历了上半年的市场波动,尽管当时我们并不悲观,但此时我们对2022年下半年也并不盲目乐观。我将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解答,希望对您的投资有所帮助!
一、A股下半场将如何演绎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的变化。
1、在经济基本面方面,从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6月中国制造业PMI较5月进一步回升了0.6个百分点,回到枯荣线的上方,其中新订单回升2.2个百分点,表明需求已经逐步恢复。随着地方政府对房地产政策与信贷政策逐步放松,高频数据显示近期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周度成交面积接近2020年以来的阶段性高位。此外,近期公布的2022年6月份社融增量为5.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7万亿元,需求端在逐步改善。
2、从流动性方面来看,随着疫情逐步好转,二季度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接近转向常态化格局。7月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边际收紧,较低水平的逆回购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预示货币政策可能即将转向常规模式。央行货币政策变化可能将是影响下半年资产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在资金流方面,A股两融融资余额6月新增约600多亿,北上资金4月27日以来净流入逾1000亿元。融资资金和北上资金对市场敏感度较高,是4月底以来股市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3、考虑目前整体市场估值提升后处于中性水平,可能将使得A股行情重心发生变化。4月底,万得全A市盈率触及了十年以来32%的较低分位,此后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及情绪恢复,目前已升至53%的历史中位数水平,市场估值处干相对合理的位置。此外,根据股权风险溢价指标,万得全A风险溢价指标从4月末权益类资产极度有吸引力的80%分位数水平,回落至当前相对中性合理的位置。
尽管我们对中国权益类资产较为乐观,但下半年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
首先,海外美联储鹰派加息节奉仍在,对全球流动性带来边际收紧压力,由此可能对国内资产价格造成扰动。
其次,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海外发达经济体可能步入衰退的担忧声音越来越多,由此可能对国内出口的需求造成影响。
再次,国内疫情反复与经济企稳的压力仍然存在。
二、展望2022年下半年,投资者投资策略有哪些?
1、从股债性价比的角度来看,我们仍然看好权益类资产的中长期配置价值。
因此,投资者在权益类资产上应做好长期均衡配置:
(1)配置符合政策可能发力方向的价值风格基金,比如稳增长主题,作为稳定投资组合的基石。
(2)配置以高景气赛道为主的成长风格基金,博取组合向上的弹性。
(3)配置相对低估的消费、医药等主题基金,获得行情风格轮动的部分收益。
尽管存在多种扰动因素,但发现权益类资产向下波动幅度有限、时间有限。如果市场再次出现回调,市场风险有望得到释放,在经济有底、市场有底、政策有底的背景下,投资者可以择机加仓配置。
基于对债券市场的整体观点,投资者可以配置超短债和短债基金,避免可能出现的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波动带来的冲击。
券商分类评级2022
梳理多家券商的策略观点发现,他们对投资时机的判断存在一些差异。基于消费的低估值蓝筹和新能源引领的高景气增长成为2022年多数券商看好的投资主线或配置重点。
年底了,2021年的交易日一直处于“余额不足”的状态,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各大券商纷纷发布2022年a股展望和投资策略。
《国际金融报》从券商研报获悉,多数券商表示,2022年中国经济将平稳运行,流动性将保持中性偏松。a股市场整体市场走势存在分歧:中信证券、银河证券、光大证券等券商认为,2022年上半年机会较多,a股市场将由高转低。国泰君安、招商证券、华泰证券等券商均看好下半年市场。
配置板块方面,消费主导的低估值蓝筹和新能源主导的高景气增长都成为2022年多数券商青睐的投资主线或配置重点。
或者经济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状态。
中信建投认为,2022年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流动性保持中性偏松。市场与今年的市场表现类似,呈现宽幅震荡格局。公募基金和外资将继续配置中国资产。因此,股市的流动性仍将支撑2022年市场的优异表现。
银河证券表示,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培育新消费成为“十四五”期间政策的主题,年内政策旨在引导未来国内消费健康高质量发展;针对内需市场,深化供给侧改革满足当前消费需求,不断扩大高品质消费品和高端产品供给,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针对宏观趋势预测,国泰君安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用四句话总结:年中经济下行触底,财政货币积极发力,科技制造高潮迭起,大众消费共同富裕。
华创证券认为,在中长期发展重心有所转移的前提下,明年稳增长的措施可能不是提房地产和放松两个高水平项目的约束,而更有可能是上述政策排名中的首选,如加大绿色投资、发展新能源汽车、增加政府消费或政府投资等。
野村国际证券研究部主管高挺表示,2022年,a股市场可关注五个结构性方向:经济周期性变化为消费股带来投资机会;场外银行理财资金配置需求增加;双碳政策方向调整下加快新能源建设;疫情后的消费技术整合;共同富裕政策下的新估值和选股框架。
如何看待2022年9月15日A股大跌?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这主要是跟A股本身的行情有关,特别是跟新能源赛道有关。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A股市场本身并没有走出牛市的行情预期,当A股市场的很多板块已经走出了一定的涨幅之后,很多板块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回调需求。特别是对于新能源赛道来说,我们会发现新能源赛道的很多各国的涨幅已经非常夸张了。如果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话,这个情况下会导致美元进一步回流,同时也会导致很多资金从A股中流出,所以A股市场自然会因此而出现大跌的行情。
第1个原因在于A股行情的本身问题。
因为A股行情并不具备长期上涨的预期,在走出了一段阶段性的上涨行情之后, A股行情自然会需要相应回调。对于投资A股的小伙伴们来说,很多人对此社会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A股市场已经在接近10年内长期维持在3000点左右的位置,我们也很难指望A股市场一路上涨。
第2个原因在于新能源赛道的涨幅问题。
对于新能源赛道来说,虽然很多人非常看好这个板块的后续发展前景,但我们国内的很多新能源个股的涨幅已经太大了。特别是当很多新能源企业只能实现总市值0.5%左右的盈利的情况下,因为这些个股的市盈率严重过高,如果想要控制投资风险的话,很多人自然会选择在高位抛售现有的股票。
除此之外,我觉得这个问题也跟美联储的加息预期有关,因为美联储的加息行为会导致全球资本市场上的货币向美国回流,所以包括外资在内的很多资金会进一步流出A股,这个问题也会导致A股出现不同程度的跌幅,主要的跌幅也是集中在科技领域和新能源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