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资本市场韧性增强,四大变化提升A股长期吸引力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约为16倍。数据统计,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达5.98万亿元,在A股流动市值中占比8.44%,较2016年年底提升4.37个百分点。数据统计,截至10月11日,年内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达523.98亿元,累计净流入1.69万亿元。
“我国资本市场从制度上接轨国际,同时也保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特色和优势,对外资吸引力始终存在。”杨成长表示。
外资布局A股空间也较大。王德伦表示,我国体量足够大、币值比较稳,具备承载海外配置资金的转移能力。相对于中国经济在世界中的占比,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中的配置占比较小,提升空间巨大。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约为16%至17%,然而中国股市中外资的持股市值仅有约1.6万亿元,具有巨大的提升潜力。
近年来,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有力畅通了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专家认为,这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来看,今年5月份以来,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且力度不断提升,效果初步显现。9月份制造业PMI为50.1%,升至扩张区间。
“目前其他国家正在面临历史上罕见的通胀,汇率出现较大波动,中国没有通胀压力,利率市场保持基本稳定,流动性合理充裕,所以,我国资本市场不存在其他国家面临的宏观环境困扰。”杨成长表示,整体来看,资本市场所处的宏观环境和金融市场环境具有明显的优势。
谈及投资主线,王德伦表示,从短期来看,可以围绕两个确定性,即稳增长政策确定性和周期股的业绩确定性。从长期来看,高端制造是主线。部分国内高端制造类企业已经具备全球比较优势,业绩的确定性也较高。未来随着全球利率水平回归低位,前期压制风险资产估值的因素有望逐步解除,有助于国内高端制造板块估值和业绩的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