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还能涨吗股票(三一重工还能涨吗)

2022-10-12 08:24:26

  三一重工能涨到100元吗

  可以。

  脱胎换骨的三一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有头脑的人都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股价一定会持续慢牛走势。股吧里有人以各种方式唱空三一,认为三一股价高了,那是因为他们想三一的股价跌,以便在低价位买入三一。可以肯定地说,只要不出黑天鹅,三一的股价2年内定会突破100元人民币。

  【拓展资料】

  三一重工新任董事长向文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2021年,部分制造业龙头企业都面临“见顶的质疑”,但是工程机械远远没有见顶,还有四方面的机会:

  一是国际化空间还非常大。比如三一国际业务情况做得非常好,今年1月份增长了近60%,新能源板块(像风力发电)发展就更好了。

  二是人类对于工程机械的需求,就中国来说我认为也还有很大的空间。工程机械设备,严格上来说是个机器人,是替代劳动力的机器人,而中国的老龄化会带来很大的替代需求。

  三是技术周期,比如说“双碳”,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程机械将逐步被淘汰,这对三一来说是非常大的机会。

  四是未来的智能化、少人化甚至无人化,这对三一来说也是非常大的机会。“就工程机械这个行业而言,我个人感觉,还远远没有到登顶或者到顶的阶段。”

  工程机械进入调整期 更多是充满了希望

  从2021年 4月份开始,工程机械行业进入了一个调整时期。但是,在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看来,“更多是充满了希望”。

  他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第一,国家现在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决策对三一来说是机会;第二,“双碳”下的新能源产品的电动化,这个机会来得更快,时间也持续更长;第三,国际化空间非常大。

  “所以,这些挑战,对我们更多是机会。企业经营始终会存在一些压力,这些压都要靠企业的创新,要靠企业更好的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更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去面对解决这些困难。”

  三一重工2022年二季度定单多吗

  三一重工2022年二季度定单不多。2022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第一季度下滑,第二季度平。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深度」“风电卷王”三一重能卷不动了-

  2094万和155.35万,相差12.5倍。

   这是李强和张启应在2020年分别获得的年薪。他俩曾是国内老牌风机制造商联合动力的同事。

   随着联合动力没落,均为技术出身的他们各谋前途。张启应2014年出任明阳智能(601615.SH)副总裁,2017年升任总裁;李强2018年进入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一重能),担任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2020年9月升任董事、副总经理。

   李强跳槽的那年,明阳智能已连续三年成为行业老三;三一重能则在前十之外,似乎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两年后,三一重能凭借陆上风电抢装潮中的突出表现,首次位列整机商第八,为当年最亮眼黑马。

   之后,三一重能打响价格战竞争第一枪,狼性开拓市场,并高调宣称“三年内成为风电整机商老大”。

   彭博新能源 财经 的报告显示,2021年三一重能位居第七位。界面新闻获悉,三一重能2022年的目标为陆上风机排名第四。

   该公司也在冲刺科创板。2021年9月,三一重能科创板上市首发获通过;今年3月7日提交了上市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但经历百米冲刺后,三一重能开始乏力了。

   近期,中国中车(601766.SH)、运达股份(300772.SZ)、东方电气(600875.SH)等二梯队整机商轮番抛出低价,整机价格已从2021年底的2000元/千瓦下探至1400元/千瓦。

   三一重能却没有再祭出低价,因此丢了大笔订单。

  三一重能成立于2008年4月,前身为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三一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梁稳根。梁稳根已有两家上市公司三一重工(600031.SH)和三一国际(,前者连续十年稳坐国内工程机械领域老大位置。

   三一重能曾有个目标:成为风电领域的三一重工。但一直以来,该公司在风电行业的存在感并不高。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数据,2017-2019年,三一重能的排名分别为第11、14、10位。

   直到2020年,该公司异军突起。“三一重能拼劲十足,相当激进。”一位不愿具名的风电整机商市场销售人士告诉界面新闻。

   2020年是陆上风电抢装的最后一年,订单需求剧增。头部整机厂家产能有限,行业出现“一机难求、一叶片难求”的景象。

   据界面新闻获悉,部分二梯队整机商因产能不足,出现毁单情况。有开发商无奈找到三一重能。该公司并未抬价,在紧迫期限内交付了订单,也借此开拓了更多开发商客户。

   三一重能有能力吞掉大量弃单,主要得益于它的全产业链模式。这些订单普遍高价,使其吃足了抢装潮的红利。

   叶片是在抢装潮中最紧缺的核心部件之一。受制于原材料巴沙木进口有限、模具数量较少且成型需要时间,叶片很难加快生产。

   三一重能则可独立研发生产制造风机叶片。其拥有河北张家口、吉林通榆、湖南韶山三大叶片生产基地,18条生产线套。其陆上机组产品全部使用自主研发叶片。

   三一重能董事长周福贵曾公开透露,有客户为了拿到叶片一连给他打了12个电话。

   三一重能还可自产发电机,有多家贴牌三一品牌的机舱、底架、轮毂、主轴大部件厂商。

   这一核心零部件自产的全产业链模式,在三一重能涉足风电装备之初就已建立,后因投资规模较大,出现较大亏损,曾是该公司的一大拖累。直至此轮抢装期,显现出供货优势。

   此外,得益于三一集团的工程机械背景,三一重能的吊车资源丰富,有助于风机更快交付。三一集团的履带起重机SCC7000A和SCC8000A,在风电吊装界一直是抢手货。

   据风电行业自媒体“风电顺风耳”报道,在先抢风机原材料巴沙木、后抢风机、再抢吊车的紧迫局面下,2020年三一重能产能利用率180.8%,实现了全部订单如期交付。

   2020年,三一重能销售毛利率为29.85%,位居同行首位。同期,金风 科技 (002202.SZ)、明阳智能、电气风电(688660.SH)、运达股份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7.73%、18.57%、13.62%、13.84%。

  行至2020年底的抢装潮末期,三一重能拿出低价拿单策略,继续攻占市场。

   当年11月,华能集团北方上都平价大基地主机打捆招标开标,三一重能给出2650元-2700元/千瓦的主机价格,创造了史上风机最低价纪录。这迫使其他整机商进入新一轮价格战。

   一位风电整机企业人士用“卷”评价三一重能。除了卷行业,该公司内部也很“卷”。

   “拿单曾是三一重能销售部门的第一‘政治任务’,是考核的第一要点。”该人士告诉界面新闻。相比之下,其他整机商的投标会兼顾利润等指标。

   该人士称,拿下订单后,三一重能会不惜一切代价完成订单,这也得益于其制造能力、工厂管理能力。

   界面新闻自三一重能内部人士处获悉,在疫情最严重时期,销售人员仍在区域市场跑业务,“期间从未间断一日。”

   三一重能有很浓厚的加班文化,部分高管每天的工作时长达16-17小时。这受到三一重能的薪酬制度激励。

   近年来,三一重能通过提高薪酬、福利等激励机制,大量招纳人才,重金聘请企业经理人,内部还设置了内推奖金。

   2018年9月,三一重能挖来38岁的李强,2020年为他开出2094万元的年薪。李强因此被业内称为最高薪副总。在三一重能的高管中,他获授股票期权数量最多,占总股比的2%。

   2020年,三一重能大幅调高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薪酬,总额超1.32亿元,同比涨幅达535.18%,占当年利润总额的8.96%。

   当年,三一重能董事长周福贵薪酬为3659.31万元,副总经理余梁为薪酬也达到1569.31万元。

   三一重能还重金进行数字化转型,建设了国内首家风机智能制造工厂,并建设了发电机自动化生产线。

   该智能制造工厂的将风机下线时间缩短约三成,单条生产线台风机。

   出于投资额等方面的考虑,国内风电行业此前并无类似的智能制造工厂。“在资本市场,风电属于机械制造业,一直没有新的估值热点。三一重能的数字化工厂,让风电行业有更大的成本下降空间和想象空间。”三一重能一内部人士对界面新闻称。

  正在三一重能向第一梯队奋力冲刺之际,二梯队涌现出更为激进的竞争者。

   据彭博新能源 财经 统计,2021年运达股首度跻身行业第三,成为新的黑马。三一重能想要实现“国内老大”目标,变得愈发艰难。

   2022年,运达股份、中国中车、东方电气等二梯队整机商相继投出更低价格。

   3月3日,华能富源北风电场311.15万千瓦风电项目集中采购开标,项目分六个标段,运达股份共报三次最低价,为1425-1475元/千瓦。

   3月8日,山东中车在深能苏尼特左旗500兆瓦的项目中掷出了1408元/千瓦的价格,再刷价格新低。

   风电整机市场越来越饱和,“想要破局就要做价格屠夫。”有整机商人士告诉界面新闻。

   “但三一重能拼价格很吃力了,要打不动了。”另一位风电整机商市场部高管对界面新闻称。

   三一重能在上述华能六个标段中的投标价格,均处于高位。

   “三一重能的客户圈有限,华能是其重要客户。面对华能如此大的标,居然没有低价拿下,说明其在价格战中的疲态已露。”一整机商高管告诉界面新闻。

   相较于头部企业,三一重能的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约占营收八成,远高于金风 科技 的33%和明阳智能的56%。

   国家电投为三一重能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约45%;其次为中国电建,占比约15%,再次是华电集团和华能集团等。

   据界面新闻了解,目前已没有一家企业能够长期承受低价压力,投标情况呈现各个厂家轮流低价的态势。此外,三一重能准备上市,将面临更严格的利润考核。

   多家整机企业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现在的风机价格“低到令人咋舌”,很难保证盈利。

   “但不竞标就没有市场。有头部整机商今年的目标是不盈利也要保住市场份额。”上述整机商高管对界面新闻表示。

   这也意味着,放弃低价拿单的三一重能,将难以扩充市场份额。

   相较同行,三一重能的风电产业基地布局也较少,仅有北京总部及吉林通榆两个生产基地。一般而言,布局产业基地有助于企业在当地获取更多的订单。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产业地图显示,金风 科技 拥有生产基地14个,电气风电10个,远景能源和明阳智能9个,东方电气和中国海装6个,运达股份3个。

   三一重能还缺失了海上风电市场。这是近年国内风电行业增速最快的市场。

   三一重能的主战场以三北地区为主,重点布局青海、新疆塔城地区、河南、河北及东北等地。

   招股说明书显示,三一重能计划投入海上风机研发,拟布局8-10兆瓦海上风机,并进行15兆瓦风电机组概念研究工程开展研发。

   这一布局显然已晚。第一梯队同行早已进军海上,此前同未涉足海上风电的运达股份,也已在去年完成4.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订单交付。

   三一重能还存在资产负债率偏高的问题。

   2017-2020年9月,该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16.88%、123.99%、113.76%和86.4%。

   同期,同行业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值分别为78.28%、79.05%、79.40%和79.25%。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压力下,三一重能业绩开始承压。招股说明书显示,其存在发行当年业绩下滑50%的风险。

   去年,该公司实现营收101.75亿元,同比增长9.28%;净利润15.91亿元,同比增长16.15%。

   今年一季度,该公司预计营收17.31亿-21.16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10.66%至9.19%;归母净利润5.16亿-6.31亿元,同比增长8.87%-33.06%。

  中国重工2022年会涨吗

  会涨,等到价格回落才能再次买进

  这个票还会有个高点就要价格回落了,不能再追了,需要等到价格回落才能再次买进。需要调整一段时间才能继续上涨,所以这个票还能涨,但是现在不能买。

  中国重工还能涨。近期股市调整较大,从3800点调整到3160点,下跌空间不大,可以继续持有,等待上涨。

  中国重工简介: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资委批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上市公司之一。经营范围是船舶配套产品设计、制造、销售和租赁,船舶配套技术开发和服务等。公司于2008年3月18日在国家工商管理局注册登记并领取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地在北京市海淀区昆明湖南路72号。

  三一重工2022年还能涨吗

  从前景来看,三一重工属于重资产运营,毛利率不高,随着疫情的反复,他们的营收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不是特别看好三一重工的中长期

  三一重工还会涨吗

  数字化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基建、地产等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伴随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制造业数字化变革趋势日渐深入。三一重工较早开展数字化转型并大规模投入智能工厂建设,数字化转型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平抑周期波动、实现长期成长的重要手段。通过生产端的降本增效,以及销售端的智能化产品服务输出,公司业务结构升级,带动中长期盈利能力增长。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是大势所趋。未来10年,我们认为数字经济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智能制造”。2020年工业领域数字经济占增加值比重约21%,较2016年提高4.2ppt,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约52%。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赋能表现在产品终端智能化、生产流程数字化等诸多方面,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服务性制造业转变,产品与服务相结合的业务模式,将带动制造业微笑曲线的扁平化,即制造端附加值的提升。

  三一重工实施数字化改造,降本增效逐步显现。2008年三一重工正式启动数字化建设战略。截至1H21期末,公司已建设完成11座数字化工厂,有效提升产能、缩短交付周期。2021年9月,三一北京桩机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新一期全球制造业领域“灯塔工厂”名单,北京桩机工厂2020年实现人均创收1,600万元,显著高于一般制造业人效水平。

  开发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有望拓展成长空间。基于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工艺积累,公司积极开发工业视觉、智能安防、智能车载等智能产品,我们认为未来有望对外提供智能化改造综合解决方案,并提供远程运维等高附加值服务。智能终端市场空间广阔,其中工业视觉和智能车载监控市场规模分别在百亿元级,智能安防市场空间在千亿元级。当前公司自主研发机床、AGV、视觉传感、工业软件等核心环节,为转型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奠定基础。

  二季度以来,土方机械、道路机械下游需求边际弱化,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受到宏观约束,2022年需求增长压力显现。中期来看,公司业绩增长主要

下一篇:军事 股票(军事b股票)
上一篇:首条贯穿浙江的八车道高速公路正式“上线”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