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坊未来估值(水井坊未来发展前景)
水井坊经营现金流暴减99%,它还能进入白酒的头部阵营吗?
它很难进入白酒的头部阵营,虽然现在经营的非常不错,目前的知名度和实力还不能进入白酒的头部阵营。
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白酒产业都是贵州最具标志性的产业。茅台作为贵州白酒的名片,产品质量以及品牌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均独占鳌头,也引领了贵州其他白酒品牌的梯度发展。此外,贵州遵义与四川的宜宾、泸州共同构成“中国白酒金三角”,是中国白酒产业发展重要集聚中心之一。未来贵州白酒产业增长空间仍然较大,茅台有望继续保持一家独大的竞争优势,带领贵州白酒产业蓬勃发展。
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贵州白酒产量持续下滑,产量全国占比仅为3.5%
从产量来看,1949年,贵州酒年产量仅为0.09万千升,发展至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具体的,2010-2016年,贵州省白酒产量逐年增长,并在2016年创下49万千升的产量峰值;2017年至今,由于受白酒质量安全事故、政府严加惩治政治贪腐以及多项禁酒令的影响,国内白酒产量表现疲软,贵州省白酒产量持续下滑。2019年1-5月,贵州省白酒产量延续下滑趋势,同比减少了10%,仅为11.7万千升。
从全国各省市白酒产量对比来看,贵州省白酒产量不大,2018年贵州省白酒产量为30.9万千升,全国占比仅为3.5%,白酒产量远少于四川省,并排在江苏、湖北、北京、安徽、河南、山东之后,位列全国第八。
2、黔酒利润总额全国占比超四成,行业盈利水平高
然而,尽管贵州不是中国的白酒产量大省,但贵州却是中国的白酒销售大省。2018年,贵州白酒以全国3.5%的产量,实现了全国白酒行业16.7%的销售收入和41.6%的利润总额。
从规模以上企业来看,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为1445家,其中,贵州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约为150家左右,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全国占比约为10%左右。相比之下,贵州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业绩表现十分亮眼,2018年贵州省白酒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大幅增长了26.4%和30.9%,占全国的比重分别高达16.7%和41.6%。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白酒企业的盈利能力远高于全国水平。从销售利润率来看,2012-2018年,贵州白酒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始终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领先全国30个百分点以上。
而贵州白酒产业盈利能力之所以强,主要得益于贵州茅台盈利能力之强大。从上市企业来看,目前国内主要有19家白酒上市企业,其中贵州仅有贵州茅台1家上市企业。但贵州茅台业绩规模一家独大,其营收规模占19家上市企业营收总规模的35.3%,净利润更是超过了其他18家上市企业的净利润总和。可见,尽管贵州省白酒制造企业不多,但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企业规模较大,销售实力极其强劲。
3、贵州白酒品牌高度集中,贵州茅台引领梯度发展
事实上,贵州省白酒品牌高度集中,贵州茅台一家独大。从贵州茅台历年业绩表现来看,2001年至今,贵州茅台营收和净利润规模逐年攀升,并分别在2010年和2012年突破百亿元大关,逐渐成长为中国白酒行业龙头老大。
从全国对比来看,按照营收情况来划分,可将全国白酒企业分为五个梯队,其中,贵州茅台稳居第一梯队,营收规模远超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白酒品牌。
从贵州省内对比来看,2018年贵州全省白酒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28户,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8户。其中,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仅有茅台集团1家,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企业包括有习酒公司、金沙酒业、国台酒业3家企业,销售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主要有青酒、酒中酒等,其余白酒企业销售收入规模则均在5亿元以下。
4、黔酒区域集聚特征显著,遵义白酒产量与质量齐飞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不仅具有品牌集中特征,还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特征,贵州白酒产业发展聚集在“名酒之乡”—遵义市。
一方面,从白酒产量来看,遵义市作为贵州白酒主产区,其历年白酒产量全省占比均在85%以上,呈现出典型的产业集聚发展特征。
另一方面,从贵州白酒品牌分布来看,除了全国知名的茅台酒之外,贵州遵义还聚集了国台、习酒、酒中酒、董酒、珍酒、百年糊涂、鸭溪窖酒等知名白酒品牌;此外,贵州毕节、贵阳、黔南等地区也分布少量白酒品牌,但竞争力远不及遵义市的茅台。事实上,遵义白酒已成为中国白酒界工艺独特、品质上乘、绿色健康的代名词,白酒品牌和品质备受认可。
事实上,贵州遵义与四川宜宾、泸州素有“中国白酒金三角”之称,三地是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酒的生态区,且在白酒产业和文化名镇的结合发展上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地域资源与比较优势,孕育了享誉全球的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沱牌、水井坊、郎酒等名酒品牌,构筑了强大的白酒产业发展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遵义市又以仁怀白酒产业发展为重中之重,茅台就位于此。而仁怀也因白酒产业发展之成功,先后被工信部、质检总局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优名酒)”、“全国酱香型白酒酿造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称号;“仁怀酱香酒”还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仁怀酱香酒还以721.91亿元高居“全国酱香型白酒酿造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酱香酒区域品牌价值之首。
贵州白酒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1、白酒产业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政策加码助推行业发展
多年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悠久的酿酒历史,娴熟的酿酒工艺,浓郁的酒文化,为贵州酒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酒产业也始终是贵州省的传统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
从贵州省经济发展来看,白酒产业对该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功不可没。数据显示,2018年贵州白酒产业完成增加值898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4.2%,位居全省十大产业之首。
考虑到白酒产业对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当地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支持白酒产业的发展,例如《关于促进贵州白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贵州省白酒产业振兴计划》、《贵州省推动白酒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规划和指导意见均有力推动了贵州白酒行业励精图治,深化改革,并得到迅猛发展。2019年,贵州《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指出要大力推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巩固提升贵州白酒产业的优势地位,将持续为贵州白酒产业发展创造利好。
2、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目标远未实现,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而从贵州白酒产业未来发展目标来看,根据2018年12月贵州出台的《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到到2020年,贵州白酒产量达到50万千升,白酒产值达到1200亿元;到2022年,白酒产量达到80万千,白酒产值达到1600亿元。而截至到2018年,贵州省白酒产量仅为30.9万千升,白酒产值仅为982亿元,距离规划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表明贵州白酒产业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从贵州省白酒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或将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贵州茅台一家独大局面将持续。不论是在全国还是在贵州省,贵州茅台的龙头地位依旧稳固,其业绩规模、产品品质、品牌价值等均将持续领先于其他白酒品牌;
第二,贵州省白酒行业兼并收购将加剧。一方面,近年来,包括湖北宜化集团收购金沙酒业、华泽集团收购珍酒、海航集团收购怀庄、劲酒集团收购台轩酒业等收并购事件频发;另一方面,政策层面也鼓励通过兼并收购在省内形成一批更加优质的领先企业;
第三,与省外白酒企业的合作将加强。目前,贵州白酒正积极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加强同省外酒企、酒产区的合作。例如,2018年7月,贵州遵义,四川泸州、宜宾三市政府以及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酒企负责人决定共同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品牌。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白酒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白酒行业还有上升空间吗?
——原标题:2019年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产品高端化升级趋势带动市场价格上涨
1、2019上半年白酒产量小幅回升,销量继续下跌
从白酒产量来看,2011-2018年,中国白酒年产量总体有显著增长。2005年,中国白酒行业一转过去产量下降态势;2005-2016年,中国白酒产量逐年递增,就此迎来了白酒行业的“黄金十二年”;2016年白酒产量达到1358.4万千升,达到了历史峰值。2017年,由于受白酒质量安全事故、政府严加惩治政治贪腐以及多项禁酒令的影响,白酒行业产量出现负增长;进入2018年后,白酒产量延续上一年低迷态势,白酒产量约871.2万千升,同比减少27.2%。2019年上半年,中国白酒产量同比小幅回升,增长了2.2%。
从白酒销量来看,销量变化特征与产量基本一致,但在2019年上半年,中国白酒销量继续大幅下滑,同比减少了20.7%,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发展放缓,导致白酒消费疲软。
从白酒产销率来看,2001-2019上半年,白酒行业产销率均保持在95%以上,其中,2012-2018年白酒产销率均在100%以下,2019上半年再次回升至100%以上,达101.1%。而结合产销率分析,近两年白酒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是:2012年后白酒产量增速超过需求,供过于求,导致部分库存,促使2017年以来部分企业考虑到清库存开始减产;而经过两年库存清理后,企业开始逐步恢复加大投产,促使2019年白酒产量开始回升。
2、白酒进口量有限,市场需求长期依赖国内自给
从白酒进出口量来看,一方面,相较于国内白酒产量,中国白酒进出口量极少;另一方面,相较于白酒出口,国内白酒进口需求更为旺盛。可见,目前国外市场白酒接受度不高,国内才是白酒消费主要市场。
从白酒进出口量增速来看,一方面,2016年至今,白酒进口量增速明显快于出口量,这与近年来国内白酒产量及增速下滑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近年来白酒出口量增速持续低迷,表明白酒走向全球市场仍面临巨大挑战。可见,未来国内白酒消费需求依然是拉动白酒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国内白酒消费需求又有赖于国内自产来满足。
因此,尽管近两年国内白酒产量有所下滑,但是国内白酒产能却持续增长,以保证长期白酒供应。具体来看,2001-2017年,中国白酒产能不断增加,但新增产能趋于理性回归。2001年至今,尽管国内白酒新增产能波动变化,但均为正值,且自2004年开始有显著增加,并在2007年创下历史峰值,当年新增产能达518.2万吨/年;但自2008年开始,白酒新增产能保持相对稳定。2015年开始,白酒年新增产能均在140万吨以下,处于近十年的较低水平,主要是因为前几年国内白酒库存增长、产能过剩,白酒生产理性回归所致。
3、产品高端化升级大势所趋,带动白酒价格上涨
从白酒细分产品来看,按价格划分,白酒产品有明显的价格带区分,消费者会根据不同的消费场景选择不同价格带的白酒。总体来看,目前,白酒可分为高端白酒(价格高于600元/瓶)、次高端白酒(价格区间300-600元/瓶)、中端白酒(价格区间100-300元/瓶)和低端白酒(价格低于100元/瓶)四个层次。其中,中高端白酒市场占有率最高,规模占比达42.9%;其次是低端白酒、高端白酒和次高端白酒,市占率依次是33.6%、17.0%和6.5%。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目前高端和次高端白酒产品的市占率不如中高端和低端产品,但是高端白酒未来更具发展潜力,主要原因是:一是白酒有较强的社交、面子属性,是社交应酬的润滑剂,尤其是极具稀缺性的高端名酒,有不可替代性;二是随着国内消费升级,高端白酒在品质、品牌上的竞争优势将日益凸显;三是高端白酒更具有收藏价值、送礼价值,更受白酒爱好者青睐。因此,有相关研究机构预测,未来3-5年,中国高端白酒规模复合增速将达到20%左右,次高端和中高端白酒增速也将保持在10%以上,而低端白酒的市场规模将被压缩。
此外,从价格来看,白酒的高端化发展必将带动白酒产品整体价格的上扬。以茅台53度、五粮液52度和国窖1573为代表的高端白酒,近年来价格不断走高。而普通白酒产品受此影响也将有提价趋势,将为行业发展带来利好。
4、白酒产业区域聚集效应显著,四川白酒产量一省独大
从各省市白酒产量来看,四川省白酒产量一家独大,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2018年,四川省白酒产量达358.28万千升,占全国白酒产量的41.13%,而其他省市白酒产量均在10%以下;此外,江苏、湖北、北京的白酒产量占比均在5%以上,产量相对靠前。
而从白酒产量占比变化趋势来看,中国白酒产业还有不断向四川省聚集的显著特征。通过对比2011年和2018年各省市白酒产量占比变化情况,发现此期间河南、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等地区的白酒产量份额大幅下降,而四川、江苏、湖北、北京、安徽和贵州等地区的白酒产量占比明显上升,其中,四川省白酒产量占比上升最快,占比增长了10.96%。
5、贵州茅台规模遥遥领先,四川五粮液、江苏洋河次之
从白酒企业来看,近两年在白酒产量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也加剧了白酒行业的“马太效应”,上市酒企等知名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而中小酒企经营困难,甚至停产,而被市场所淘汰。从白酒规模以上企业来看,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为1445家,较2017年有明显减少。
而从白酒上市企业来看,以国内主要的19家白酒上市企业为例,其中,隶属于四川省、安徽省的上市企业数量相对较多,各占4家;此外,北京、甘肃、贵州、河北、湖南、江苏、山西、新疆也拥有白酒上市公司。
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贵州仅有贵州茅台一家知名白酒上市企业,但其市值、业绩规模均远远领先于其他企业。2018年,贵州茅台分别实现营收、净利润为736.4亿元和378.3亿元,稳居行业第一;而位居第二、第三的四川五粮液和江苏洋河股份的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则明显落后于贵州茅台。
总体来看,按照营收情况来划分,将白酒企业分为五个梯队:第一梯队为龙头酒企——贵州茅台;
第二梯队为五粮液和洋河股份;第三梯队为泸州老窖、古井贡酒、顺鑫农业(营收大,但部分营收
其余上市酒企属于第四梯队;其他中小型酒企业属于第五梯队。可见,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贵州省因贵州茅台而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而四川、江苏位居其次,山西、安徽酒企影响力也较大。
6、前瞻观点:贵州茅台一骑绝尘,但四川才是中国白酒之王
综上来看,四川、贵州白酒产业发展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究竟谁才是中国的白酒之王这一问题仍存在争议。前瞻结合四川和贵州白酒产业发展主要量化指标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省白酒产业发展更胜一筹,四川才是中国的白酒之王。
具体来看,一方面,在白酒产量、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上市企业数量、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上,四川远超贵州;另一方面,在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上市企业营收总和、上市企业净利润总和、品牌价值、高端白酒市场份额上,贵州表现好于四川,这主要得益于贵州茅台在高端白酒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
然而,尽管贵州茅台的白酒龙头地位短期内难以动摇,但贵州除了贵州茅台以外,其他白酒企业和品牌的表现均差强人意,包括湄窖、安酒、匀酒、林酒、平坝窖酒、黔春酒、怀酒等这些曾经风行一时的贵州老名酒已逐渐被市场遗忘。反观四川白酒品牌全面开花,五粮液、泸州老窖、舍得、水井坊、剑南春和郎酒白酒“六朵金花”“抱团”发展优势突出,“十朵小金花”白酒品牌迅速崛起。预计未来,四川五粮液、泸州老窖在高端白酒市场上与贵州茅台相抗衡的同时,其他川酒品牌竞争力、影响力也迅速提升,贵州白酒发展仅凭茅台将难以以寡敌众,四川省白酒产业发展将全面超过贵州,成为真正的中国白酒之王。
——以上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