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专家(香港股票名人)

2022-10-02 06:17:39

  创业名人的成功故事

  我举荐李嘉诚!

  李嘉诚,广东潮安人,1928年7月出生于广东潮洲市一个贫穷家庭,父亲为教师。

  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生活。14岁那年(1940年),正逢中国战乱,他随父母走难,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惜不久父亲因病去世。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口及不依赖别人,决定辍学,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

  有一天,他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看到一则不太引人注意的小消息,说意大利某家塑胶公司设计出一种塑胶花,即将投放欧美市场。李嘉诚立刻意识到,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对物质生活将有更高的要求,而塑胶花价格低廉,美观大方,正合时宜,于是决意投产。

  他的塑胶花产品很快打入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同年年底,欧美市场对塑胶花的需求愈来愈大,“长江”的订单以倍数增长。直到1964年,前后7年时间,李嘉诚已赚得数千万港员的利润;而“长江”更成为世界上最大塑胶花生产基地,李嘉诚也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美誉。

  不过,李嘉诚预料塑胶花生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转投生产塑胶玩具。果然,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长江”却已在国际玩具市场大显身手,年产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

   1963年,李嘉诚与表妹庄月明(即其舅父庄静庵之女)成婚,翌年生下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则在1966年出世。

   1965年2月,香港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信用危机,人心惶惶,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离港远走。香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1967年,香港更发生反英暴动,进一步使房地产市场陷于死寂。李嘉诚 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公司,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始终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世人称之为超人。李嘉诚不仅是创业精英、商界巨头,而且在其创业发展路上,并购多家公司。可以说,李创业之路就是一条并购之路,其创业和壮大与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企业分不开。李嘉诚的并购之路同其人生经历、创业经历一样倍受世人关注。

  艰辛与成功的创业经历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先生诞生于广东省潮州潮安县。1940年,随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冬其父辞世,至此少年李嘉诚开始了学徒、工人、塑胶厂推销员的生活。 1948年,20岁的他就开始在新蒲岗担任了一家塑胶厂的业务经理、总经理。1950年,在筲箕湾创立了长江塑胶厂。1957年,在北角创立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发展塑胶花、玩具生产等。1958年,1960年先后在北角、柴湾建造了两座工业大厦。 1972年9月31日,李嘉诚创建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1月1日,长实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相继在伦敦(1973年)、加拿大的温哥华(1974年6月)挂牌上市。1974年5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联组恰东财务有限公司。

   1985年5月15日,李嘉诚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1986年,长实集团名列香港十大财团首富,李嘉诚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占香港上市总值13.57%。1990年4月7日,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与中信、英国大东电报局合作投资的亚洲卫星一号,由中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地送入东南亚上空的同步轨道。到1991年间,长实系财团已发展成为有重要国际地位和重大影响的跨国多元化企业集团,拥有1200多亿港元资产,比1986年增加两倍半。

   超人美誉与并购经历 。。。。

  股市名人有哪些

  一、张磊

  “投资狂人”张磊,管理的资产达300亿美元。1972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市,高瓴集团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校董事会副董事长,耶鲁大学校董事会董事,亚洲发展委员会主席,西湖大学创校校董、创始捐赠人、发展委员会主席,西湖教育基金会理事,香港大学校董,未来论坛创始理事、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张磊先生还担任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技创新投资顾问小组顾问委员、上海全球招商合作伙伴,天津市智能科技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高级顾问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并曾担任2016年B20中国就业工作组联合主席及2017年B20德国就业和教育工作组联合主席,中美交流基金会董事,团结香港基金理事,香港金融发展局委员以及香港金融科技督导小组成员。

  二、张坤

  张坤,易方达基金经理,2020年底,易方达张坤管理的5只基金总规模已达到1255.09亿元,成为首批公募基金管理规模逾千亿的基金经理之一。2021年1月25日,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因重仓白酒股而出现一日净值暴涨5%,当天粉丝们就建立了后援团,并表示“坤坤不老,蓝筹到老,张坤随后登上微博热搜高位。

  三、弘度

  弘度,本名不详,据说该名是其皈依后的法名,人称“定海神针”,二级市场预判能力最强的股评家,其判断A股指数走势预测能力非常强悍,无差错的预判能力让业界精英纷纷倾佩,散户投资者称其为“定海神针”,足见散户对于其能力的肯定,中兴通讯11.68抄底成功,股价一路上涨至56元,高达500%的盈利能力更是成为封神之作,管理资产70个亿无败绩更是让投资者惊叹。

  四、林园

  林园,1963年出生,陕西汉中人,曾在深圳红十字会医院及深圳博物馆工作,1989年以8000元进入股市,2006年10月底,林园持有股票市值达到20亿元。

  爱吹牛说大线亿 ,一度自称是中国股神 。

  五、王亚伟

  曾经的“公募之王”王亚伟,带领华夏基金在5年内产生748.90%的总回报,成为业界的神话。他以低调和犀利的操作被誉为“中国最好的基金经理”。然而,由于他大胆的操作风格,他的基金在2016年的表现令人尴尬,王亚伟从神坛上摔了下来。但现在他重生了,带着240亿规模基金卷土重来,年化收益70%以上,重回巅峰。

  六、花荣

  花荣是沪深股市第一代职业操盘手,也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人称“不死鸟”。花荣炒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1年底,当时开户最少需要资金1万元,他凑了3000元和别人合伙开户,从邮市转战股市。1993年花荣已经在证券公司工作,成为证券市场上第一批红马甲。

  七、章盟主

  章建平,浙江临安人,天津商学院毕业,1996年入市,活跃至今。

  老牌游资大鳄,人称“老章”,“游资中的北斗人物”、“涨停敢死队之王”、“浙江股市第一盟主”、“章盟主”,也有“善庄”称谓。

  八、殷保华

  1996年开始投资,我们可以在股票、期货、债券市场看到他,他最擅长投资组合,年化收益率25%。

  九.小鳄鱼

  小鳄鱼本名不详,1990年出生于江苏,2011年还在读本科大四的时候,他就携数万元资金投入到股市当中,从此便开始了传奇的炒股生涯。小鳄鱼一开始做短线,但是亏得很快,后来做长线,发现性格太急躁,拿不住,再改到短线,之后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脉,找到了自己的方法。2013年末,入市两年的小鳄鱼的资金已经从刚开始的几万元到了接近2000万的体量。2014年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小鳄鱼再接再厉,资金实现了从2000万到7000万的跨越。到了2015年,趁着牛市的东风,直接进入了亿元俱乐部,现在的持仓达到了几个亿。

  十.徐翔

  徐翔被誉为“宁波极限敢死队”首席舵手。17岁时,他拿着3万元入市投机到40亿元,一度管理数百亿资产“鹤立鸡群”。不幸的是,2015年,人们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和内幕交易而被捕,2021年刑满释放重获自由。

  请看,这个名人是谁﹖

  邱永汉

  本名邱炳南,1924年生于台湾。邱永汉的青年时代,大多是在日本度过的。邱永汉作为跨越中、日及台、港地区的投资家,他的经商动机最早开始于1946年。1971年,邱永汉应《惆刊现代》之邀而写自己的半生记,题名《我的赚钱自传》。邱永汉被誉为“股票神仙”、“赚钱之神”,并详细讲解了他的一生创业之道。《赔钱才学会做股票》、《如何成为有钱人》、《中国股票的基础知识》、《只有钱知道》等是邱永汉一生中著名作品。

  1945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54年移居日本,1955年凭小说《香港》荣获日本最高文学奖直木赏,成为第一个获此奖项的外国人。他的《食在广州》一书被视为日本三大美食巨著之一。此后致力于投资股票、物业,创坝卩家企业,被日本舆论誉为赚钱之神。1972年,邱永汉在台湾开办企业近百家。1992年迁居香港,从事地产、百货等投资,带领中国台湾和日本商人投资中国大陆。

  金融界名人有哪些?

  1、郭树清

  男,汉族,1956年8月生,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法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研究员。

  2001.03——2005.0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2003.12—2005.03 兼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05.03 ——2011.10.28,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共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建设银行10月28日晚间公告,根据国家金融工作的需要,郭树清已向公司董事会提出辞呈,请求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等职务。根据规定,郭树清的辞任自辞呈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郭树清已确认与董事会无不同意见,其辞任事宜亦无任何事项须提请公司股东注意。

  2、姜建清

  姜建清,男,汉族,管理学博士,生于1953年2月,1970年参加工作。2000年2月任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行长不仅有着多年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同时具有很高的理论素养。

  姜建清是现任行长中最年轻的一位。作为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工行行长为资本市场支招:QFII制度将对中国资本市场发挥正面作用,工行正与境外投资机构加强联系,并争取尽快获得QFII托管行资格。他冲刺沪港资本市场,创造全球首发市值最大纪录。八年上市路,工到自然成。超级“航母”级的公司上市,成为2006年的一大景观。

  姜建清率领的工行就是旗舰。工行总市值超过1万亿元,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上市公司,并跻身亚洲最大、全球前五大上市银行。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严峻命题,他举重若轻。2006年10月,香港和上海两地证券交易所,共同见证25项新纪录:全球最大IPO,总市值超过一万亿元。

  3、 刘明康

  刘明康,男,汉族,1946年8月28日出生于上海,福建福州人,198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9月参加工作,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名誉博士,高级经济师,研究员,香港银行学会资深会士,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复旦大学国际金融中心名誉主任。

  现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银监会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

  目前担任北京大学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许多知名大学客座教授。还担任香港银行学会资深会士、金融稳定理事会及其下设的监管合作常委会委员、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决策委员会成员以及马来西亚中央银行下属金融领导力国际中心董事会董事等职务。

  4、尚福林

  尚福林同志,1951年11月出生,汉族,山东济南人,金融学博士。现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

  2002年12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又迎来了一位银行行长出身的当家人,他就是中国农业银行(601288)行长尚福林。他也成为担任这一职位时间最长的掌门人。

  上任伊始的尚福林,面对的是股市继续在漫漫熊市中下滑。至2005年6月,股指终于跌破千点,几乎所有指责的矛头都对准了证监会。但也正是从这个被认为“推倒重来”的点位,中国沪深股市展开了一轮令人目瞪口呆又屡屡遭遇打压的牛市行情,最高涨幅超过500%。

  这波行情恰恰与股权分置改革密切交织在一起。而启动并成功完成这一重大改革的尚福林,却是在股市持续暴跌所引发的一片谴责质疑声中,以“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心,迈出了前无古人的改革步伐

  5、吴定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1946年生,197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毕业于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历任湖北省广济县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湖北省黄冈地区行署副专员,湖北省审计局副局长,局长,湖北省审计厅厅长。1995年10月任国家审计署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审计署纪检组组长。1998年11月至2000年1月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副部长级)。2002年11月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2003年4月被任命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1997年9月在中共十五大上当选为中纪委员,2000年1月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被增选为中纪委常委,后任中纪委秘书长。2002年11月当选第十六届中共候补委员。

  6、项俊波

  项俊波,男,汉族,1957年1月生,重庆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1998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09.02至2011.10.28期间任中国农业银行(601288)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他是学者,又是金融高官。或许是他过于低调、远离媒体,人们从未把电视屏幕上“总编剧项俊波”和一位央行副行长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他当过知青,在老山前线打过仗、负过伤,曾是感情澎湃的诗人,又是铁面的审计署高官。在众多的中央高层官员中,在人生每次转折中,他的经历都如此地“不同寻常”,称得上是个“神奇”人物。

  在日常的朋友圈子中,“铁面”的审计官却是一个性格随和的人,对人宽容,仗义,“遇到朋友有困难,就会扒心扒肠地鼎力相助”,有着川东人的典型特质。

下一篇:国元证券好吗?(国元证券有什么利好消息)
上一篇:苏州欣派铂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