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书香传万里
宁波镇海区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庄市。笔者近日到访庄市才知道,此处藏龙卧虎、名人辈出:小镇是叶澄衷、包玉刚、邵逸夫先生的故里,堪称“宁波帮”摇篮,更是近代文化教育的一块沃土。一百多年前,“宁波帮”领军人物叶澄衷在此兴办“叶氏义学”,被称为“江南第一学堂”。
如今,庄市街道23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就开办了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和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高校。只有2万人口的庄市,已产生了6名“两院”院士,令人赞叹不已。
庄市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有一条三百多年历史的老街。一条小河穿镇而过,镇上的老人告诉我,当年叶澄衷、包玉刚和邵逸夫等都是先后在这里坐上小船,再从宁波走向世界的。
我们穿过大楼鳞次栉比的新城区,来到叶氏义学旧址参观。义学办在叶氏义庄上,由二十几间青砖土瓦的平房组成。走进义学礼堂,我就被墙壁上的四帧巨幅连环画吸引:幼年失怙、浦江诚誉、艰辛创业和矢志兴学四个片断,精彩地浓缩了叶澄衷先生的一生。讲解员说,这四帧画是庄市籍著名画家贺友直先生真迹。
叶澄衷出生在1840年,因家庭贫穷只读过几个月私塾。他13岁孤身到上海,租了条舢舨在黄浦江上摆渡、向外轮上的商人兜售零食。有一次他归还了美商遗留在渡船上装有重要资料的皮包,并拒绝酬谢,获得美商赞赏和信任,于是助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火柴厂、兴办轮船公司等。
幼年失学的叶澄衷深感缺乏教育是国家贫弱的根源,他以“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的理念,先后在上海创办了顺记商务学堂、叶记商务学馆和澄衷蒙学堂。澄衷蒙学堂就是现在的上海澄衷高级中学,第一任校长是蔡元培。这所学校先后培养了胡适、竺可桢、李四光等国家栋梁,如今还是上海市级重点高中。
叶氏义庄则是1904年叶氏族人根据叶澄衷遗嘱开办的,包括义学、水龙局、牛痘会等三部分。
义学又叫中兴小学,墙上“勤、朴、肃、睦”的校训不由令我放慢脚步。走进一间20多平方米的教室,当年包玉刚与邵逸夫都先后在此上过课。教室设施非常简朴,墙上贴着一张“中兴小学1932年毕业班座位表”,我寻到包玉刚的座位,可能是他个子比较高的缘故,老师把他安排在后排第二位。
1984年10月,阔别家乡数十载的包玉刚回到庄市,他走进这间课堂,感慨万千。他仿效前辈叶澄衷先生义举,捐资2000万美元创办宁波大学。包玉刚曾说,“宁波比香港大10倍,香港有4所大学,宁波1所也没有,我要为家乡做点事,先出资2000万美元,今后再逐步扩大。”
也许是冥冥中的传承,新建的宁波大学离叶氏义学很近。只用了两年时间,宁波大学就建成招生,至今有50多位海外“宁波帮”先后捐资数亿人民币,建起了包氏教学楼、邵逸夫图书馆、林杏琴会堂……
1987年,邵逸夫先生也回到了这个教室,可能是年代久远,他已经记不起自己的具体座位,但他对叶澄衷先生的办学义举记忆犹新。仿效先贤,邵逸夫先生也不甘落后,他不但捐资扩建家乡的中兴小学、中兴中学,为宁波大学捐献图书馆、教学楼,还把助学范围扩展到全国。至2008年底,他已投入400亿元,建成5000多座逸夫小学、逸夫中学、逸夫图书馆……从庄市散发的浓郁书香已传遍万里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