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创始人老婆(吉利汽车创始人)

2022-09-27 11:54:42

  吉利汽车集团创始人是谁?

  吉利汽车集团创始人是李书福,男,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燕山大学工程硕士学位,经济师职称,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吉利集团董事长。

  1995年~至今,任吉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先生对发展民族工业倾注了全部至诚至爱之心。他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经营管理方法的改革和完善,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品质提升,经营规模的扩大和资本经营运作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李书福先生作风民主、办事果断。决策前他能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虚心听取专家学者和经营管理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并深入实际搞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一旦决策则意志坚定、雷厉风行,不达目标誓不放弃。十几年来他做出的重大决策很少失误,使公司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保持高速增长。

  李书福先生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这些年以来用于兴办研究所、教育中心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超亿元。

  几年来,李书福先生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青年改革家、新长征突击手、经营管理大师、十大民营企业家、中国汽车界风云人物 、中国汽车工业(50年)杰出人物、浙商年度风云人物等荣誉,而他本人面对这些殊荣且看的十分平淡,他说这些荣誉都属于过去,今后的路更长,也更曲折。正像他的名字一样,为中国老百姓书写幸福,是他终生追求的目标。

  吉利汽车集团创始人是谁?

  吉利汽车集团创始人是李书福。

  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燕山大学工程硕士学位,经济师职称,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吉利集团董事长。

  他是浙江草根经济的代表人物之一,从电冰箱到汽车,做过不少行业。在全国上下还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他就开始“闯红灯”按市场经济的思想做生意,赢得了“有浙商就有市场”的声誉。

  他以一己之力挑战国家行业准入制度,在中国汽车制造史上书写了不可或缺的一笔。当年他决定进入由国有资本垄断的汽车行业时,一句“汽车不过就是四个轮子加沙发”震惊四座,因此获得了“汽车狂人”的“美名”。

  吉利汽车的发展

  吉利汽车始建于1986年,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多年来专注实业,重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发展十分迅速,旗下拥有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伦敦出租车等品牌。

  吉利汽车在浙江杭州建有研究院,形成完备的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和汽车电子电器的开发能力;在中国上海、瑞典哥德堡、西班牙巴塞罗那、美国加州设立了造型设计中心,构建了全球造型设计体系。

  在瑞典哥德堡设立了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CEVT),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级车模块化基础架构。2017年,吉利汽车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14,000余件和122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2700多件和1400多件,并成功入选“2017年中国品牌100强”。

  以上内容参考百科-李书福

  百科-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的创始人是谁

  吉利汽车创始人为李书福,创立时间

  1997年

  ,总部地点

  浙江杭州

  ,旗下品牌

  :吉利、领克、几何、宝腾、路特斯。

  吉利汽车集团隶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部位于中国浙江杭州,[1]在浙江台州/宁波、湖南湘潭、四川成都、陕西宝鸡、山西晋中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2]并在白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建有海外工厂。[3]吉利汽车集团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立志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4]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现拥有吉利汽车品牌、领克品牌和几何品牌,[5]拥有宝腾汽车49.9%的股份及全部经营管理权,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

  2019年4月,吉利汽车与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正式签约,成为杭州亚运会官方汽车服务合作伙伴,并正式启动主题为“科技吉利,悦行亚运”的亚运战略,标志着吉利汽车品牌升级征程进入全新阶段。

  吉利汽车品牌创人是谁?

  吉利汽车品牌的创始人就是李书福先生,在李书福先生的带领下,吉利最近些年也是越做越大,品牌知名度也是越做越好,旗下车的质量也是显著提高。

  成功人士的三十而已

  一、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1994年,马云毕业第五年时间,他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执教,担任英文以及国际贸易的讲师。

   但注定他天生就是闲不住的人,利用课余时间,他创办了大学英语角,并在此基础上创办了海博翻译社,以此赚取外快养家糊口。并且在1994年的时候,海波翻译社才刚刚实现收支平衡。为了给员工发工资,他天天背着麻袋到义乌广州进货倒卖,以支付员工工资。

  那时候的他,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但整个人富有激情,积极向上。

  虽然那时候没有阿里巴巴,没有孙正义,但完全可以说,靠着他对于生活的激情和人生的拼搏精神,以后即便不做阿里巴巴,其他行业的他,一样出色。

  马云的三十岁,他开始摸索创业的道路。

  二、万达集团王健林

  1984年,王健林三十岁,早年于大连陆军学院学习的他虽然已经步入行伍工作一段时间了,但他在三十岁前一年选择进入辽宁大学党政专修班继续深造。

   一直到1986年毕业——也就是说,王健林的三十岁是在学校度过的。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养成了他至今严于律己、作风严明的风格。

  王健林的管理也是非常的严格,这从他一言一行中,都能看到当时在军队时候给他留下的影子。

  王健林的三十岁,正在努力的学习。

  三、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

  2001年,毕业已经好几年的马化腾刚刚三十岁,彼时的他已经创办了腾讯,并且企鹅已经拥有了很多的用户。

   马化腾三十岁,恰逢中国互联网第一波泡沫破碎,很多端游、页游互联网公司纷纷倒闭。

  此时的马化腾,已经是强弩之末,连1000块钱的服务器费用都支付不起,多方求助想要卖掉,还找到过雷军,最终因为深圳电信价格只出60万而让马化腾改变了主意。

  最终,在马化腾的坚持下,腾讯发展至今,成就了今日的腾讯商业帝国。

  马化腾的三十岁,在迷茫中苦苦挣扎,但也找到了自己的路。

  四、小米创始人雷军

  1999年,金山公司股份制改组,雷军出任董事长。

   与很多人的三十岁相比,雷军简直像是开了挂一般。两年时间完成大学课程,后来组建卓越网被亚马逊巨额收购,赚到第一个百万,实现财富自由。

  加入金山公司,直接担任金山公司总经理,更是在1999年三十岁之际,在股份制改组期间,出任金山公司董事长。

  人生辉煌,不过如此。

  雷布斯的三十岁,劲头十足,风华正茂。

  五、华为任正非

  1974年,三十岁的任正非做出了一个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决定:应征入伍,去当兵!

   之前他是在建筑工程单位上班,成绩出色,并且是国企单位,福利待遇超乎常人。

  但是他愣是决定去当兵,以三十岁的年纪进入军队,是深造,也是探索。

  接下来的13年时间,任正非基本是在军队中度过的,虽然只是基建工程兵,但他还是干的非常出色。

  任正非的三十岁,是他人生转折的决定,也是对人生探索的开始。

  六、恒大掌门人许家印

  1988年,时年三十岁的许家印依旧在河南舞阳钢铁公司上班,每日出入于钢铁公司,虽然也属于体制内企业,但是当时改制呼声很大,许家印苦苦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当时的工资也就是几十块钱,但是纵然如此,许家印一家已经是当地很有钱的人家了。

  当时的许家印,见证了中国商业的起伏跌宕,见证着一个时代的突飞猛进。

  也正是这一份执着,以及耐得住寂寞的性子,让他在日后创办恒大后厚积薄发,突飞猛进。

  许家印的三十岁,正在经受着时代的变革,探索着自己的人生意义。

  七、京东创始人刘强东

  2003年SARS来袭,已经发展到十多家店的京东多媒体便利店遭受重创,刘强东一夜白头,尝试把业务转接到线上进行销售。

   更是在2004年,开设京东多媒体,并催化了刘强东关闭所有线下店,开设线上商城的想法,这基本就是现如今京东的前身。

  一方面是肆虐的SARS病毒,一方面是亟待解决的房租人员成本,让刘强东焦虑白头。

  刘强东的三十岁,基本是在焦虑和迷茫中度过的,但最终从迷茫中冲破迷雾,花开见日。

  八、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2010年,正儿八经的80后黄峥三十岁。

   三年前他辞掉了Google的工作,游荡在国内各个的大城市,一心想要创业。

  在此期间,他创办了手机电商公司、电商代运营公司、游戏公司,说不上是成功还是失败,只不过是存活罢了。

  彼时国内互联网气氛浓郁,各个行业都有大佬占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黄峥很是迷茫,四处碰撞。

  可也正是这一份经历,让他在五年后在自己的集团公司中孵化出了拼多多,仅用三年时间就上市。

  黄峥的三十岁,是迷茫中的求知若渴,是焦虑中的四处找寻,也是黎明之前黑暗中的寻找。

  九、网易创始人丁磊

  2001年,丁磊三十岁。

   作为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不久的网易公司的幕后老板,同时也在经受着互联网泡沫破碎浪潮的冲击的丁磊,开始担任网易公司首席架构师,专注于公司远景战略的设计与规划,并在同年担任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

  职位越多,焦虑越多。

  三十岁成就一个中国首富的荣耀的确很不错,风光无限。但是仅仅成为首富几天时间都开始遭受泡沫破碎,这种感受更难得。关于人生的思考和未来蓝图的搭建,也就在忙忙碌碌守成中逐渐打磨。丁磊三十岁,成就首富,但也经受了神坛跌落的苦楚。

   十、字节跳动张一鸣

  2013年,刚刚创办了字节跳动的张一鸣,劲头十足,拼了命的让公司按照自己的设想发展,也拼了命的寻找着互联网大佬夹缝中生存的机会。

   2013年,他先后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的创业者”和《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是中国国内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青年领袖之一。

  连日的忙碌,让他顾不得换一条裤子,裤子上的油渍清晰可见,有人评价:“从牛仔裤上的油渍上你很容易看出他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宅男。”

  张一鸣的三十岁,忙碌,充实,肆无忌惮,横冲直撞。

  十一、顺丰王卫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碎,彼时互联网电商也还没崛起,但是快件行业却丝毫没有受到波及。三十岁的王卫已经创办了顺丰公司,历时7年,初具规模。

   但因为创业初期资金不足,创业团队的六个人都是股东,所以三十岁的王卫,此时此刻已经找到了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操控公司逐渐向加盟制转变成直营制,并逐渐准备开始企业化发展。

  此时此刻的王卫,基本都是奔波在公司日常业务以及与合伙人沟通的过程中。

  王卫的三十岁,充实忙碌,但已经有了方向。

  十二、李彦宏

  1998年,李彦宏是硅谷精英,利用自己的超链分析技术成为了百万富翁,顺便还写了一本书,叫做《硅谷商战》。也就是这一年,他回国讲学,应邀前往清华大学进行一场技术讲座。当时搜狐的很多员工慕名前往。

   当时有人说:“你有这么好的技术,要不就回国创业吧,我们搜狐可以买你的技术。”这就像是一个发芽的种子,种在了李彦宏心里。次年国内邀请一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庆典礼,李彦宏也在受邀之列。他索性直接辞了自己的硅谷高薪工作,回到国内创建。李彦宏的三十岁,毅然决然做出了人生的选择,回国创业。

   十三、吉利汽车李书福

  1993年,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刚刚三十岁,与任正非、王健林相同,三十岁之前他已经有很多成绩了,历任三个厂的厂长,可以说未来可期。

   可是恰好有机会让他进入到燕山大学深造,他毫不犹豫就决定去了。

  当时国内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作为一个学生,三十岁的时候正是在燕山大学求学的时候,冷静的看着外面世界的天翻地覆,毕业之后,立马创建了吉利公司,任董事长,并至今如此。

  李书福的三十岁,是沉静的思考、冷静的判断,还有一颗求知若渴的心。

  十四、娃哈哈宗庆后

  1975年,浙江绍兴的一个农场中有一个被晒得黑黝黝的男人正在干农活,丝毫不知道自己三十岁生日悄然来临。这就是宗庆后。

   自从24岁时候被分配到浙江绍兴农场当调度员,他就一直也没走出过这里。甚至一度以为自己要在这里待一辈子。

   可他最终创建娃哈哈,成就了中国的食品界传奇。

  宗庆后的三十岁,是阳光,是土地,是平凡中的不甘平庸,更是磨砺中的深度思考。

  十五、苏宁张近东

  1993年,毕业近十年的安徽人张近东用自己的积蓄10万元在南京宁海路租下的店里,正在忙碌着苏宁交家店的生意。

   店里专卖空调,在当时算是高端业务,张近东到处奔波拉业务,整个人忙的都顾不上想起,自己的三十岁悄然来临。

  也就是在这一阶段,张近东确立了“服务是苏宁的唯一产品”的企业理念,并坚持给职业经理人分红,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从而打造出“苏宁团队”。这为日后“3年1500家店”的目标,定下了基调。张近东的三十岁,在探索,在学习,在实践。

   十六、融创中国孙宏斌

  1993年,拥有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并在联想集团任职多年的孙宏斌三十岁了。但是他却偏偏在三十岁这一年,辞掉了联想集团的工作。要知道,当年普通人工资也不过百元,而他的的工资已经用美元结算了。可是,他还是毅然决然辞掉了工作,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和判断之后,他决定前往哈佛大学研读管理课程。他是个行动派,刚一想到,就决定动身。

   所以,这一年他历经辞职、思考、前往哈佛并深入进行学习三个阶段。

  孙宏斌的三十岁,是沉淀,是积累,更是厚积薄发的征兆,也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十七、大疆创新科技汪滔

  2010年,刚刚在香港大学读完硕士学位的汪滔,悉心经营着自己在学生时代创办的大疆创新公司。也是在这一年,他从一位新西兰的代理商那里听到一则产品消息,他立马着手,将大疆定位为成为一家提供商业用途成品飞行控制的厂商。也正是当年那个新西兰代理商给他所描述的客户使用喜好,让他定下了大疆发展的基础调性,同时为后期的研发和产品生产指明了方向。这一切,在两年之后彻底爆发!汪滔三十岁,是历经苦难而不怕,历经坎坷而不回头的阶段,此时此刻的他,只需要佛祖“拈花一笑”就彻底通透。这就是黎明前的执着。

   十八、 360周鸿祎

  2000年,三十岁红衣大炮周鸿祎还在方正任职,当时的他任方正事业部总经理,执掌整个方正的运转。同时,他在前两年创办了3721公司及,提供文中上网服务。三十岁的他,一边是按部就班方方正正,一边却是骑虎难下3721。互联网泡沫来袭,周鸿祎却越发的谨小慎微,掌握着3721小心翼翼的行驶着。也就是在次年,互联网泡沫劲头正足的时候,3721公司率先盈利,探索出了自己的模式。也正是因为如此,雅虎收购了3721公司,而周鸿祎摇身一变成了雅虎中国总裁。周鸿祎的三十岁,是小心翼翼,更是步步为营。

   十九、分众传媒江南春

  2003年,三十岁的江南春已经不是那个大三时候就能出任永怡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自己了。永怡早在2001年就达到了1.5亿的业务销售额,在上海广告界声名鹊起。三十岁的江南春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就在三十岁这一年,他创办了分众传媒,担任分众传媒的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同时,依据于过往的经历,他决定绕开竞争惨烈的传统媒体,走“分众”之路,把广告行业细分,专攻楼宇液晶媒体。

  也就是这一年,江南春被评为年度传媒人物,并获得了“当代杰出广告人”称号。

  江南春的三十岁,是积淀,更是转变。是对人生的思考,也是对事业的下沉。

  二十、美团外卖王兴

  2009年,三十岁的王兴正在自己创办的公司饭否网上班,执掌饭否网左右厮杀,意图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可是,三十岁的日子不好过,饭否网因故被关闭,王兴的付出付之东流。王兴开始深入思考商业的本质和自己的能力,在长达一年的思考中,他再次着手创业。

   起手就是美团网,一次性获得红杉资本1000万美元投资。王兴的三十岁,是总结,是反思,更是纠错。也是积攒重新开始的勇气。

   三十岁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一个分水岭,也是一道坎。孔子说“三十而立”,更着重在于强调一个人在三十岁的时候要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甚至要拥有自己的世界观。

  这对于信息时代的人们来说,各类信息就如过眼云烟,而外界的变化更是走马观花,让一个人在三十岁就稳定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纵观这些首富们的三十岁,你会发现,身处各行各业的他们有着不同的际遇和不同的环境。

  也许正如现如今的很多人一样,他们三十岁,也是上有老小有小,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也许还正经历着整个社会都在蔓延的中年危机焦虑。

  但是,三十岁并非终点,未来还是有很多可能性的。毕竟如褚时健,身陷囹圄的他以75岁上山种橙子,以一己之力创办褚橙传奇,至今还流传在我们的耳边。更是有许多名人,都是大器晚成。

   三十岁迷茫焦虑不可怕,可怕的是让这种焦虑伴随着岁年的增长,直至衰老。

  关键是要有梦想,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努力,紧紧抓住人生中各种各样的机遇,奋起!

  要与自己的人生pk,要与自己pk,要与舒适区pk,最终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并努力实现它!

  —摘自掌阅读书

  吉利汽车的创始人是谁?

  掌门人李书福,从拿着相机四处给人拍照,再到半厂子制作冰箱零件,之后制造冰箱,一鼓作气决定生产汽车,先是小试牛刀生产国内第一台脚踏摩托车,1996年正式生产汽车,创造吉利汽车品牌,中国福布斯排行榜26位。

下一篇:马士光在连云区调研
上一篇:朴朴股票价格(朴朴的股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