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 股票(大众汽车集团股票)

2022-09-25 05:44:46

  宁德时代股票,300750股票

  想必宁德时代的大名大家都不陌生,在电源设备行业就可以称呼为是世界的龙头,很多的机构投资者都认为宁德时代很好适合投资。接下来,我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宁德时代。

  在这之前,我把这份电源设备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戳这里领取一下吧:宝藏资料:电源设备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锂电池材料,着重在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法。公司很关注产品和技术工艺的研究,建立了多领域完善的研发体系,拥有多个研究中心和实验室。

  相信从上文中不难发现,宁德时代在电池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学姐接下来将通过主要的亮点分析宁德时代到底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定增扩产137GWh锂电池,规模优势拉大,龙头地位持续巩固

  公司2020年底产能约100GWh,2021年底预计将达到200GWh,全世界有七大产能基地被公司规划在内,加上此次定增拟扩产137GWh,预计到2025年公司产能将超过600GWh,全球动力电池产能王者的地位已经没有人能够撼动了。公司目前已为大众、宝马、戴姆勒、PSA、现代、 特斯拉等大多数全球一线年公司全球市占率将达到30%以上。

  亮点二:行业技术领路人,CTP、钠离子电池彰显公司实力

  公司研发投入力度大,持续进行拓展和创新。2020年公司开始实行CTP计划,实行方案后成本被降低了不少,效率也被提高了起来。公司的第1代钠离子电池是在2021年7月份推出的,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并计划到了2023年能够做到基本产业化。在业内的所有公司当中,这家公司具备的技术优势长期领先于其他公司,在竞争实力方面,与国内外厂商相比还是较强的。

  亮点三:积极推动中上游合作,成本优势强于同行。

  公司已先后和德方纳米、富临精工、天赐材料、永太科技等企业达成合作关系,积极布局磷酸铁锂、电解液、6F等上游供需偏紧的原材料,确保公司的供应链有序发展。针对盈利能力的问题,然而在2021年第一季度里面宁德时代的营业利润率占比达到14.6%,对比同行LG新能源(8.0%)、松下的营业利润率(2.6%),公司管控成本的能力良好,盈利能力强。

  篇幅的原因,更多关于宁德时代具体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大家千万不要错过了:【深度研报】宁德时代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目的是实现新能源汽车可持续的高质量的产业化发展,加快对汽车行业的建设。有了国家政策的推动,估计,锂离子电池储能即将进入更好的发展。宁德时代在储能技术以及产能布局方面具备行业竞争优势,还是会充分的受益于现在行业高速的发展。

  三、总结

  总体来讲,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在快速增长,宁德时代身为电源设备行业的龙头,其拥有着比较强大的实力,公司发展前景广阔。但文章可能有一定滞后性,不能显示最新的行业信息,对于宁德时代未来行情想要知道的更加详细,赶紧点击以下的文章,为你诊股的是专业投顾,我们看一下宁德时代现在是否处在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宁德时代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

  大众汽车的大众事件

   央视315曝光大众DSG变速箱行驶中动力消失

  在国内,一汽大众的迈腾、速腾,上海大众的途安、朗逸,上海大众斯柯达的昊锐、明锐等多个品牌都有采用的7档DSG变速器的车型。据中国汽车质量网的数据显示,2012年共收到11631宗汽车投诉。

  2013年3月15日晚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大众DSG问题,该产品在一汽大众的迈腾、速腾,上海大众的途安、朗逸,上海大众斯柯达的昊锐、明锐等多个品牌都有采用。

  大众回应

  大众(中国)针对中央电视台3.15晚会对DSG问题的报道在其官方微博上做出了声明,指出提升客户满意度一直是公司的首要任务,高度重视该报道,并将以最快速度联系消费者予以解决。

  2013年3月16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联合发表声明称,将实施主动召回以解决DSG问题。 2013年11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决定自2013年11月25日起,召回部分大众、奥迪和斯柯达汽车,共计640309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变速器中使用的合成油可能引起变速器内部供电线路故障。极端情况下,变速器中使用的合成油可能引起变速器内部供电线路故障,导致变速器无法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隐患。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车辆的变速箱齿轮油从合成油更换为矿物油,同时免费为用户提供最新的控制软件。

  2014年8月14日,针对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组织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启动了缺陷调查,多次约谈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并开展了大量的用户回访、现场勘查、缺陷技术分析和专家评估等工作。

  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宣布自 2015年2月2日起,在中国召回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生产的新速腾汽车和2012年4月24日至2013年7月17日生产的甲壳虫汽车,涉及车辆分别为563,605辆和17,485辆。大众汽车公司称,本次召回活动将涉及全球其它市场。

  2015年12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称,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将自2016年4月15日起,召回2014年11月14日至2015年5月2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2015款甲壳虫汽车,据该公司统计,在中国大陆地区涉及共计58辆。

  公告显示,对于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其驱动高压油泵及真空泵的凸轮轴端部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因为高压燃油泵设置的峰值载荷过高,而从凸轮轴上折断。如果凸轮轴端部折断,高压燃油泵和真空泵将无法正常运转。发动机进入低速安全运行模式,并可能导致刹车变硬,存在安全隐患。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将委托授权经销商为涉及召回的车辆免费更新软件,通过降低高压泵燃油压力从而减小高压油泵对凸轮轴的载荷,避免发生此类问题。在召回实施前,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将委托授权经销商采取临时措施,以降低风险。库存车辆将在消除缺陷后再交付车主。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表示2015年1月25日开始,召回的车型包括2009年1月22日至2014年5月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2009-2014年款途威、奕鸥、尚酷、尚酷R、跨界高尔夫、高尔夫旅行版、高尔夫R、迈腾旅行轿车、迈腾全路况车、CC及夏朗汽车。

  2016年1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表示,大众将在华召回7.8万辆进口汽车,因车辆的转向柱存在缺陷。

  本次召回从1月25日开始,召回的车型包括2009年1月22日至2014年5月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2009-2014年款途威、奕鸥、尚酷、尚酷R、跨界高尔夫、高尔夫旅行版、高尔夫R、迈腾旅行轿车、迈腾全路况车、CC及夏朗汽车。

  上述车辆因设计原因,异物可能进入转向柱开关电子模块,特定情况下会导致模块内部线缆损坏,影响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电气通讯和喇叭功能,并导致喇叭失效,车辆发生事故时安全气囊无法正常展开,基于不同车辆的配置情况,该故障还将影响方向盘上的电话和音响按钮功能。

  2016年1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称,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将自2016年2月18日起,召回部分进口2011-2014款大众途锐混合动力汽车,生产日期为2010年9月6日至2014年8月13日,据该公司统计,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2120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如果有水漏到后备厢内且无法排出,水会积蓄在后备厢地板下方且目视无法发现,如果水积蓄过多,则会浸泡高压蓄电池并导致发生短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高压蓄电池的两极发生烧蚀甚至引起失火,存在安全隐患。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将委托授权经销商免费为涉及召回的车辆的后备厢备用胎槽内安装排水阀,以消除安全隐患。

  2016年3月28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在美国市场召回近5600辆高尔夫电动版,以解决电池可能引发车辆熄火的隐患。此次召回涉及的所有电动车,主要集中在美国市场,电动版高尔夫于2014年11月开始销售,2015年在美国共售出4232辆。

  2016年4月,大众汽车决定将在美国召回9.1万辆帕萨特柴油车,以修复车辆的底盘线缆缺陷,该隐患可能导致短路甚至失火。本次召回仅涉及美国市场,暂时未波及其他国家。 国家质检总局2015年9月11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装配耦合杆式后轴的新速腾汽车存在纵臂断裂导致的安全隐患,构成缺陷。11日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大众以及大众进口汽车就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公告发布了联合声明。除了“诚挚道歉”,声明首次回应了消费者对车辆的担忧,发布了四项措施,史无前例地提出可以“原价置换同价值车辆”。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新速腾汽车耦合杆式后轴纵臂断裂问题缺陷调查结果,经工程试验分析和专家论证,装配耦合杆式后轴的新速腾汽车存在纵臂断裂导致的安全隐患,构成缺陷。

  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要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本着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继续提高召回完成率,持续加强对加装衬板后的车辆进行监测,并采取进一步措施,消除安全风险。

  2014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启动相关调查。由权威专家组成的缺陷工程分析专家组调查后发现,新速腾汽车耦合杆式后轴纵臂抗变形能力较同类结构后轴相对较低,在受碰撞或剐蹭下,纵臂会发生变形,且随着变形量增加,疲劳寿命明显下降。部分车辆后轴纵臂变形后,外观上不易察觉,导致车主不会主动对车辆后轴进行检查或维修,且生产者原有维修流程难以有效发现纵臂变形的情况。数据显示,在收集的457个纵臂变形、断裂案例中,有312例是由严重碰撞导致,占68.3%;54例是由非严重碰撞或剐蹭导致,占11.8%;其余案例由于信息不全难以确认。

  调查认为,加装衬板的召回措施提高了后轴纵臂的抗变形能力,降低了纵臂变形的可能性。如果车辆后轴受碰撞造成纵臂变形,车主或非授权维修企业未能及时发现,即使在纵臂本体断裂后,加装的衬板仍可保持车辆行驶一定里程。 美国环境保护署9月18日指控说,德国大众在美所售部分柴油车中安装了一种特殊软件,以识别汽车是否在接受美国政府的尾气排放检测。如果发现在接受检测,该软件就会启动汽车的全部排放控制系统,使尾气排放达标。但在日常行驶中,该软件则不会启动,从而导致汽车日常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最高可达法定标准的40倍,违反了美国《清洁空气法》。根据该法律,每辆违规排放汽车面临最多3.75万美元罚款,大众或面临高达180亿美元的罚款,同时需要召回近50万辆汽车。9月20日,德国大众承认在美操纵尾气排放数据。文德恩发表声明道歉,并承诺全力配合美有关部门,“清楚、公开、透明地公布相关事实”。次日,德国大众汽车股价暴跌18.6%,为该公司股价21年来最大的跌幅。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市值一天蒸发了近150亿欧元。22日,德国大众发表声明称,全球范围约有1100万辆汽车受非法软件影响,涉及的发动机型号为EA189。与此同时,该公司宣布今年三季度将计提65亿欧元,并发布盈利预警。

  因该事件,前大众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温特科恩2015年9月23日宣布辞职。德国大众集团监事会9月25日发布声明宣布,现任保时捷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蒂亚斯·米勒接替马丁·温特科恩,担任大众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2015年11月6日,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和能源部长罗雅尔称,法国政府经抽检确认,在法国销售的德国大众集团柴油车在尾气排放上“作弊”。

  罗雅尔说,2015年9月大众柴油车尾气排放丑闻曝光后,法国迅速对本国市场上销售的各品牌柴油车进行抽检。检验发现,大众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超过排放标准5倍,作弊行为得到确认。

  罗雅尔说,其他品牌柴油车未出现类似情况。虽然部分被抽检车辆氮氧化物排放值超标1.5到2倍,但处于合理区间。

  2015年9月,美国环保部门指控大众集团给在美国销售的约48.2万辆大众柴油车安装软件,使大众柴油车在尾气排放检测中的表现远低于实际行驶时的排放值。大众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法国安装这一作弊软件的大众柴油车约94.6万辆。 美股讯 北京时间29日晚路透社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周二对大众汽车公司提起诉讼,指控该公司涉嫌广告欺诈,谎称其柴油车辆有利环保,而实际上在数十万辆车上安装了作弊软件以规避尾气排放检测。

  FTC在向旧金山联邦地区法院提交的起诉书中表示,大众的欺诈行为让美国消费者蒙受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请知道德国股市的人,详细说明下,德国volkswagen这几天的情况

  事情起因来自于保时捷公司的一纸增持公告。上周日,保时捷披露称已将其在大众的持股数从31.5%增至42.6%,并还取得了另外31.5%的认购权,这也就意味着保时捷将掌控大众约75%的股权。

   此举大大出乎市场预料,显然保时捷对大众的兴趣之大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包括经验老到的对冲基金交易员们。由于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汽车业已被大多数分析师认为将首当其冲,包括大众在内的汽车股成为做空的首选对象。

   然而,“悲剧”发生了。周一,也就是在保时捷发布公告的后一天,大众股价立即从上周末收盘的210欧元飙升至518欧元,涨幅147%。周二,“发了疯”的大众再度上扬77%,收于918欧元,而盘中更是摸高1005欧元,市值一度超过埃克森美孚蹿至全球第一。

   大众股价飙涨带来的不是喝彩声,相反却是一片恐慌——来自那些“押错注”做空大众,赌其股价跌的投资者。事实上大众股价的“无厘头”飙升,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些做空者不顾一切地“空头回补”所致。

   但是,损失已不可避免,其中尤以对冲基金亏损最为惨重。据业内人士粗略估计,有超过100家对冲基金事前做空大众,由此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380亿美元。

   一家大型对冲基金的经理表示:“损失将极大。虽然我不认为这会导致一家大基金倒闭,但很可能会让一些小基金破产。”

   绿光资本(Greenlight)或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基金在周二大众股价飙升后蒙受了巨大损失。值得关注的是,绿光资本的基金经理David Einhorn此前正是在做空雷曼兄弟中一举成名,而这次却“老马失蹄”。

   据业内人士称,大众是许多对冲基金寻求套利的对象。调研公司Data Explorers的数据显示,大众有约13%的股份被借出做空,这个比例是德国大型公司中最高的。

   除了对冲基金,一些投资银行也被“大众事件”牵连了进去。由于许多银行被认为是做保时捷的对手盘,因此这次也赔了大钱。受相关传言影响,法兴银行股价周二大跌17.5%,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同日也分别下跌了11%和8%。

   然而,已有诸多投资者认为,此次事件最大的输家可能是德国的整个资本市场。

   大众的股东之一、德国最大基金公司DWS的负责人Klaus Kaldemorgen说,大众一天内股价飙升100%以上意味着整个市场存在系统性风险。

   这一事件也是对中国股市的一个很好警示。国内某知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大众事件”其实就是一次融券做空失败的典型案例。

   大众股价周三大幅回落。截至北京时间周三晚23:00报577.21欧元,较前日下跌37%。

  另:

   因为大众汽车一只股票的暴涨暴跌,德国乃至整个欧洲股市过去两天被搅得天翻地覆。

   由于目前的大股东保时捷公司上周日意外披露已大举增持大众的股份,这只在之前被大量做空的股票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连续飙升,涨幅高达147%和82%,股价最高超过1000欧元。其市值一度高达3700亿美元,赶超埃克森美孚,跃居全球市值最大上市公司。

   由于此前机构和散户大量做空大众的股票,突然的上涨令人猝不及防,许多机构不得不高位买入平仓,其中的一些公司甚至因为这笔交易的巨亏面临破产。

   大众股价的暴涨源自其目前的大股东保时捷的一则意外信息披露,该公司此前已持有大众42.6%的普通股。26日,保时捷出人意料地披露,公司又拥有了相当于大众31.5%股份的期权,有望最终将持股比例提升至75%。公司称,公布最新持股消息的目的是:“让卖空者有机会慢慢平仓,从而降低风险。”

   在此之前,大众一直是德国证交所所有上市公司中被做空的头号目标。统计显示,截至上月,大众汽车约15%的普通股被出借,大多用于卖空。本月20日,大众股价暴跌23%,创近20年来最大跌幅,主要因为投资人看空该公司前景。

   不过,保时捷的公告并未真正降低卖空投资人的风险,反而诱发了“轧空”行情,令不少人损失惨重。“轧空”通常是指因股票供应不足引发的股价上涨,这种情况较多发生于一些流通盘较小的股票,一旦股价在短期内突然大涨,可能迫使更多做空者买入平仓,进而推动价格进一步走高。

   如果保时捷全部行使75%的认购,加上大众第二大股东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控制的20%股份,市场上可流通的大众股票目前占比仅6%左右。

   有消息称,因为被迫高位平仓而遭受巨额亏损,一些此前做空大众股票的对冲基金已濒临破产。不少人则对保时捷公司的“暗箱操作”行为提出质疑,并敦促当局改进监管。

   不过,保时捷公司并不认为自身存在违规行为。因为依据德国相关证券监管规定,在衍生品以现金方式结算、不发生股票交割的情况下,公司没有义务披露此类头寸,并称“该负责任的是那些投入大笔资金针对大众股价进行投机卖空的人。”不过,德国证券监管当局依然表示,要对大众股价的异常波动展开调查,以查明是否存在内部交易或者市场操纵行为。

   因为权重较大的关系,大众周二的大涨使得法兰克福股指当天表现明显强于地区其他股市。法兰克福股市周二飙升9.9%,而英国和法国股市涨幅不到2%。德国证交所随即宣布下调对大众股票的权重,而纳入了大众汽车股票的一些泛欧洲股价指数也随即作出调整,下调大众的权重。

   面临外界的指责,保时捷公司29日紧急宣布,将通过相关交易向市场释出5%的大众普通股,以增加市场供应,平抑股价波动。该消息公布后,保时捷的股价昨日盘中飙升43%,创12年来最大升幅;而大众股价则一度重挫48%。

   受大众股价下跌拖累,昨日法兰克福股市在欧洲各大股市中垫底。至中盘,法兰克福基准股指下跌逾1%,而伦敦和巴黎股市分别大涨5.6%和7.1%。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和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都有大众,这是怎么回事?

  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

  大众汽车集团是中国汽车工业最大、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国际合作伙伴。早在1978年,大众汽车集团即开始了与中国的联系,20多年来,大众汽车集团与中国的合作硕果累累,已成为中德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标志性成果。

  1984年10月,大众汽车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奠基成立,上海大众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轿车企业。1991年2月,大众汽车在中国的第二家合资企业——位于长春的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目前是国内第二大轿车企业。2003年1月,大众汽车集团与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联合成立了大众汽车变速器(上海)有限公司,该合资企业将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变速器。

  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自成立以来的总销量至今累计超过330万辆,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3年,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大众汽车在上海和长春的两个合资企业,实现销售69.79万辆轿车,增长率超过36%,均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产销量和效益在国内各大汽车企业中,以极大的优势包揽前两名。同时,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连续多年在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全国十佳合资企业中的评选中名列前茅,取得了极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成功发展,为中国汽车工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吸引外资,发挥支柱产业带动作用等提供了诸多经验与借鉴。通过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中德双方充满真诚与信任的合作,两个合资企业已具备了向更高水平发展并带动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

  继奥迪A6、帕萨特、宝来、POLO等拥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汽车产品之后,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在2003年内已接连推出了国内第一款双门紧凑轿车GOL、具有世界同步技术水平的POLO三厢,中档豪华轿车奥迪A4,全球经典的高尔夫轿车等4款新车。大众汽车最新研制的多功能MPV途安也将很快在中国生产。

  资料:大众汽车集团

  大众汽车集团成立于1938年,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公司,也是世界汽车行业中最具实力的跨国公司之一。2004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共销售汽车514万辆。集团目前拥有8大汽车品牌:大众汽车(德国)、奥迪(德国)、兰博基尼(意大利)、宾利(英国)、布加迪(法国)、西亚特(西班牙)、斯柯达(捷克)、大众汽车商用车(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建有68家全资和参股企业,业务领域包括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服务、汽车零部件、汽车租赁、金融服务、汽车保险、银行、IT服务等。

  亿欧周点评丨车企驰援武汉疫情超5亿元;特斯拉再盈利

  [ 亿欧导读 ]?一周汽车出行行业事件汇总:①交通管制会否扩大至全国?国家卫健委:会根据疫情需要不断调整;②特斯拉2019Q4营收73.8亿美元,上海超级工厂暂时关闭;③意欲扩展新能源业务,博格华纳33亿美元收购德尔福……

  丨杨雅茹

  大事件

  交通管制会否扩大至全国?国家卫健委:会根据疫情需要不断调整

  1月2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为遏制疫情蔓延,交通管制会否扩大至全国”时,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表示,交通管理是措施的一方面,采取的措施会根据疫情形势的需要不断调整,且这些调整都是依法依规的。截至目前,全国多地已下发紧急通知,暂时停运市区公交、城乡公交、巡游出租车、网约车等业务。

  另据证券时报报道,1月30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已经暂停运输服务的地区,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科学研判疫情防控的形势和运输服务保障的需要,统筹研究科学调整优化相关措施,一旦具备条件,要及时组织相关经营者恢复运输服务。

  周点评: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看,“交通管制”后,能够有效疏导人流,疫情扩散势头有望得到遏制,流行强度会减弱,流行高峰也会延迟,为下一阶段实施更有效防控争取了一定时间。

  抗疫大战中的车企:驰援武汉疫情防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30日19:30,共有40余家汽车企业捐款现金及物资累计达5.4亿元。此前,吉利、东风、宝马、奔驰、上汽、广汽、一汽、捷豹路虎、通用、中汽、比亚迪、现代、长城、奇瑞等十余家主机厂,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哪吒汽车,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零部件企业米其林、玲珑轮胎、博世中国、东风专用零部件,汽车养护品牌途虎养车,汽车经销商永达集团等,自发捐款捐物,支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其中, 吉利控股集团携手李书福公益基金会,设立2亿元新型肺炎疫情专项基金,用于疫情严重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扩增基金规模。1月27日,东风汽车集团携旗下企业第二次追加2600万元捐款,累计捐款捐物超4000万元。

  周点评:疫情突袭全国,汽车行业内企业多措并举,积极伸出援手,更凸显了企业担当与社会责任感。各界每多贡献一份力量,提供多一份保障,攻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便多一缕曙光。众志成城,定能共克时艰。

  汽车公司

  特斯拉2019Q4营收73.8亿美元,上海超级工厂暂时关闭

  1月30日,特斯拉公布了2019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特斯拉2019Q4营收为73.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72.3亿美元增长2%。其中,特斯拉2019Q4净利润为1.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1亿美元下滑37.1%;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4亿美元下滑25%,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

  在Q4业绩的支撑下,特斯拉2019年全年营收达到2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4.5%;虽然全年亏损8.6亿美元,但同比收窄11.7%,亏损态势得到一定遏制。截至1月29日收盘,特斯拉股票涨幅2.49%,报收580.99美元/股。盘后股价一度上涨11.62%,首次突破“600美元”大关,达648.50美元/股。

  此外,在高管与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上,特斯拉表示,由于担心感染冠状病毒,特斯拉已决定暂时关闭上海超级工厂,此举或将推迟国产Model 3的生产与交付。

  周点评:随着产能顺利爬坡,特斯拉或正实现逆势崛起。不过,尽管特斯拉Q4财报数据趋好,但其距离实现全面盈利还有一段波折之路要走。特斯拉除了要面对全球车市的动荡,其重金押注的中国市场在2020年开局也不太顺利。

  (制表人/亿欧分析员 王瑞)

  牵手宁德时代,特斯拉在华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

  1月30日,特斯拉公布2019年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特斯拉Q4营收利润均超预期,股价也随之大涨。在随后的财报会议上,马斯克宣布,宁德时代将成为其新的合作伙伴,而具体的合作细节将在4月的“电池日”中进一步透露。

  特斯拉和宁德时代此次携手,在许多人看来并不意外。早在去年3月,彭博社就曾发布消息称,特斯拉有意向采购宁德时代的电池。但随后宁德时代发布公告澄清,表示尚未与特斯拉达成合作意向。

  周点评:作为电动车最主要的成本之一,采用国产电池之后,国产Model 3的价格预计还有继续下探的空间。而特斯拉牵手宁德时代,标志着中国的供应链厂商正式打入特斯拉核心产业链。随着特斯拉今年在中国的全面爆发,产业链上还会诞生多少“宁德时代”值得关注。

  意欲扩展新能源业务,博格华纳33亿美元收购德尔福

  美国时间1月28日,路透社消息称,美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博格华纳(BorgWarner Inc.)以3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28.90亿元)收购英国零部件企业德尔福科技(Delphi Technologies Plc),旨在继续开拓正在增长中的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业务。

  此外,该报道称,德尔福股东每股持有的股份将获得0.4534股博格华纳股票,相当于博格华纳以每股17.39美元收购德尔福科技股票,该笔收购交易的股权交易价值约为15亿美元(约合104.05亿元)。

  周点评:?事实上,自2015年起,通过连续收购,博格华纳对电动汽车的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均进行了深入布局。随着汽车电气化趋势加剧,汽车动力零部件公司也在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拓展自身业务,试图在变革中巩固自身市场地位。

  挖角大众集团,雷诺任命德梅奥为新任CEO

  1月29日,雷诺任命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 Group)旗下西雅特(Seat)品牌的前负责人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为新任首席执行官。雷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现年52岁的德梅奥将于7月1日上任。

  据Automotive News报道,德梅奥的职业生涯正是始于雷诺。在雷诺工作5年后,他转到丰田汽车欧洲公司(Toyota Motor Europe),担任雅力士小型车和雷克萨斯品牌的产品经理。2002年,德梅奥加盟菲亚特克莱斯勒,直至执掌菲亚特品牌。2009年,他加入大众集团,先后负责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的营销与销售工作。

  周点评:雷诺的“救火队长”终于上线。通过这次的管理层重组,雷诺希望摆脱戈恩时代的影响,为一年的动荡画上句号。不过,面对来自雷诺的重重考验,这位新任CEO,能否使雷诺“起死回生”?

  (卢卡·德·梅奥/bloomberg)

  戴姆勒计划今年量产5万台奔驰EQC纯电动SUV

  1月30日,据路透社报道,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戴姆勒表示,该公司2020年的奔驰EQC纯电动车生产计划尚未修改,计划今年生产5万台奔驰EQC纯电动车。目前,戴姆勒在全球共有两个工厂生产奔驰EQC纯电动车,包括德国不莱梅工厂和北京奔驰顺义工厂。

  在电动化领域,奔驰计划到2020年底,推出5款纯电动车型和20多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预计届时纯电动车型销量将占其总销量的15%至25%。此外,奔驰希望进一步扩大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规模,计划在2030年占公司总销售额的50%以上。奔驰预计,到2025年,其在欧洲超过40%的车型为纯电动汽车或混动汽车。

  周点评:奔驰EQC是戴姆勒旗下首款纯电动SUV,也是其电动化后的首款车型,对于其在电动化转型的戴姆勒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身陷盈利预警、巨额罚款、官司缠身风波的戴姆勒,显然需要“电动化”来讲更多新故事。

  为避数亿欧元罚款,沃尔沃激进押注“混动汽车”

  1月28日,据彭博社消息,沃尔沃将加大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赌注,提升其在欧洲销量的占比达25%。其CEO汉肯·塞缪尔森(Hakan Samuelsson)此前宣布,到2025年,沃尔沃所有在售汽车中一半为纯电动汽车,一半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周点评:欧盟减排重任刻不容缓,车企不得不费尽心思应对排放标准。2019年,沃尔沃混动车型仅占欧洲销量的10%,约4.6万台。这一目标的设定,看似是沃尔沃对推动新能源战略的激进举措,实则是其为避免因违反欧盟2020年排放规则产生罚款的无奈之举。

  捷豹路虎2019年第三财季利润达3.18亿英镑,中国市场业绩复苏

  1月31日,捷豹路虎汽车公布了第三财季业绩报告。财报显示,捷豹路虎在该财季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达到64亿英镑(约合人民币581亿元);实现税前利润3.18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8.9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第三财季中,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增长24.3%。

  周点评:受全球汽车市场以及英国脱欧影响,捷豹路虎的经营状况此前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捷豹路虎业绩的下跌直接影响了其母公司塔塔集团的营收情况。而中国是捷豹路虎全球重要的市场。得益于主力车型销量的提振,在中国市场的回暖,捷豹路虎重回业绩增长轨道。

  转让宝沃汽车股份后,2019年福田汽车预盈36000万元

  1月26日消息,福田汽车发布了2019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公告显示,福田汽车预计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6000万元左右,而去年同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57458 万元。福田汽车在公告中表示,2019年年度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转让北京宝沃汽车67%股份,转让后北京宝沃汽车将不再纳入合并范围,使得业绩同比大幅减亏。

  周点评:福田汽车曾被誉为“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但近年来的持续亏损让福田“跌落神坛”。福田汽车转让款遭遇拖欠,更是让其“甩掉”宝沃这一“包袱”的过程一波三折。目前,宝沃汽车正引进战略投资者,预计将对归还公司借款起到促进作用。

  美国初创电动车企Rivian将为福特、林肯打造高端纯电动SUV

  1月26日消息,美国初创电动车企Rivian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R.J. Scaringe在接受外媒采访时透露,将在其工厂中生产打造福特或林肯品牌的电动SUV。此前,据路透社报道,福特将利用对Rivian的投资为其林肯品牌生产电动SUV 。林肯将使用RivianR1S SUV中使用的“滑板”底盘,据悉该项目的内部代号为“U787”。有报道表示,林肯电动SUV将于2021或2022年上市,计划在此期间推出一款小型电动跨界车,并在2023年推出一款更大的车型。

  周点评:仅2019年一年里,Rivian便获得了4笔融资,金额总计达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亿元),包括福特汽车、亚马逊、汽车服务巨头Cox等投资者。值得注意的是,在这4笔融资中,有7亿美元来自亚马逊、5亿美元来自福特汽车。尽管Rivian正在走一条与特斯拉完全不同的商业路线。但Rivian的到来,仍有机会影响整个电动汽车产业的格局。

  (Rivian RS1/Rivian)

  科技公司

  继武汉之后,滴滴出行暂停全国多地区部分业务运营

  1月27日,滴滴出行在滴滴车主App中发布了《滴滴出行暂停部分地区部分业务运营》的通知。滴滴方面称,“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应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要求,滴滴出行暂停部分城市的部分业务,未提及地区(城市/区县)、业务线、订单类型暂不受影响,恢复时间以当地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通告为准。”

  其中,滴滴所提及的地区分别为:福州连江县、福州福清市、山东滨州市、河南信阳市、江苏徐州市邳州、四川广安市邻水县、浙江台州市、湖北鄂州市、云南昭通鲁甸县、陕西西安市、陕西汉中市等。在这些地区中,滴滴暂停了其网约车、代驾运营等业务。

  周点评:自武汉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后,滴滴出行先后暂停了武汉及全国多个地区部分业务运营。与此同时,全国多地已下发紧急通知,暂时停运市区公交、城乡公交、巡游出租车、网约车等业务。

  (制表人/亿欧分析员 曾乐 )

  Lyft宣布业务重组,IPO以来将首次裁员

  1月30日,据外媒报道,美国共享出行公司Lyft表示,该公司正在进行业务重组,涉及Lyft市场营销和企业销售部门,这将导致约90人受到裁员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员是Lyft自2019年3月份上市以来的首次裁员。自Lyft上市后,其股票在交易的第二天便跌破发行价,截至目前,该公司的股价与其发行价相比,跌超30%。

  周点评:一个残酷的现实正摆在Lyft面前,尽管Lyft改变了人类的出行方式,但却处于持续亏损的窘境之中。共享出行的商业模式抛弃了传统出租车公司的重资产,只作为撮合方收取佣金。但在美国,Lyft依旧要为司机支付大量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出租车公司无异。

  传Uber和DoorDash曾考虑合并,但谈判最终破裂

  2月1日,据科技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美国打车服务公司Uber和食品派送初创企业DoorDash曾在去年探讨合并的可能性,但最终没有达成协议。上述知情人士称,当时软银集团敦促Uber与DoorDash讨论潜在的合并交易。不过,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尽管双方的谈判最终以破裂告终,但这两家公司并未排除重启谈判的可能性。

  周点评:自2009年成立起,Uber已连续十年亏损。打车是Uber的主营业务,与此同时,“乘客增速放缓”却也成为Uber长期面临的问题,而这也被外界视为Uber财务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伴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Uber实现合并重组也并非没有可能。

  投融资

  大众卡车部门Traton出价29亿美元收购美国商用车Navistar

  1月31日,据路透社报道,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卡车部门Traton表示,已提出以35美元/股,共约2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商用车龙头Navistar股份。受此影响,Navistar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大涨50%。Traton方面表示,其报价取决于能否与Navistar达成收购协议。

  早在2016年,大众汽车以2.5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Navistar最初16.6%的股份。彼时,大众方面便表示,有兴趣收购Navistar的剩余股份。

  周点评:大众汽车投资Navistar,显示是大众试图在美国商用车辆市场中巩固自身地位、提升影响力。于Navistar而言,大众的到来扩充了其现金流运营。双方可以说是各取所需。不过,大众的投资也有一定风险,数据显示,Navistar如今在美国商务重型汽车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已开始萎缩。

  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欲转型,470亿元收购威伯科

  1月25日消息,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以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5.5亿元)收购威伯科的交易已获得美国和欧盟的反垄断批准。此前,2019年3月,采埃孚已宣布完成达成该收购案。对威伯科的收购,是采埃孚前任CEO斯特凡·索默一系列激进扩张计划的一部分。

  公开资料显示,采埃孚以变速箱和传动系统为主要业务,在全球有超过120个生产基地、6个研发中心。据悉,采埃孚与威伯科合并后,将成为一家全球性商用车技术集成系统供应商,合并后的销售总额将达到约400亿欧元,有望跻身全球零部件排行榜前三位。

  周点评:采埃孚曾表示,计划投资超1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3.4亿元)用于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业务。完成收购后,采埃孚得以完善整个商用车技术组合,提供解决方案使汽车具备“行动”能力。这样一来,也使得感知、决策和控制形成闭环,从而进一步实现自动驾驶落地。

  :杨雅茹

  本文

下一篇:亿纬锂能年产值多少(亿纬锂能是世界500强吗)
上一篇:栾川拨云岭村加快建设高端民宿集群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