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HJT与钙钛矿布局 宝馨科技实控人计划增持6000万元
,其实际控制人马伟的一致行动人蔡春雨将在六个月内使用自有资金3000万元~6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直接有力地向市场传递了其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认为股价尚未反应公司内在价值的信号。
据悉,是一家“新能源+智能制造”双轮驱动的多元化、综合性产业集团,目前已形成“光伏发电+储能+充换电站”的综合能源产业链布局。在光伏领域,宝馨深耕HJT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研发及制造,并提供光伏发电工程的开发、设计、采购、施工的总承包服务;在及充换电站领域,通过布局电动重卡换电站构建“智慧绿色交通网络”,在电网“用户侧+电网侧”领域进行梯次综合利用,积极参与电网现货交易与绿证碳交易,从而实现领域上下游的全链条打通。
众所周知,光伏行业不变的主题是降本增效,其中必然伴随着技术的升级和迭代,尤其如此。光伏主要分为P型与N型两种,P型电池以PERC为主,N型电池则以HJT、TOPCon为主。目前市场上光伏电池的主流产品是 PERC/PERC+,但效率挖掘潜能正逐步接近其理论极限,降本路径也临近扩产瓶颈。根据ISFH的数据,PERC、HJT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分别为24.5%和27.5%。若叠加钙钛矿,HJT的转换效率或可提升至30%以上,优势更为明显。近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开发了转换效率接近29%的钙钛矿/硅异质结SHJ叠层太阳电池,成为迄今为止基于产业化全绒面SHJ太阳电池的最高效率。也因此,HJT电池因具备转换效率更高、温度系数低、光致衰减低、弱光响应好、双面率高、降本空间大、更易于量产等多重优势,已成为下一代光伏电池的重点发展方向。有机构指出,2025年HJT设备市场空间将超400亿元,5年CAGR为80%,在净利率20%、25倍PE假定下,HJT设备行业市值2000亿元,这之中龙头有望达到千亿市值。
宝馨科技由于深耕智能制造领域多年,具备行业领先的异质结专用清洗制绒设备、异质结电镀设备等关键设备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在PECVD和PVD及整线设备的关键制造领域也与湖南红太阳达成了联合研发、销售的战略合作,也因此,其在HJT电池研发及生产制造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布局与优势。经过技术升级,宝馨在HJT制造方面成功达到了工艺流程更短、衰减更低、发电量更高、双面率更高、弱光效应更好的行业领先水准。公司在安徽怀远与当地政府共同投资16.8亿元建设2GW的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及高效光伏组件项目建设进度喜人,目前已完成三通一平等工作,预计将于明年4月底进入试生产阶段,年中实现全面投产产生效益。
此外,由于钙钛矿与HJT的叠层技术能够达到更高的转化效率,宝馨科技在该领域也做了技术布局。此前宝馨科技便宣布与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彭军、杨新波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并建立项目公司,旨在开展钙钛矿电池和钙钛矿-HJT叠层电池实验级产品开发、量产生产工艺开发等研发工作,并在未来 2 年内完成“100MW 级或钙钛矿-HJT叠层电池产线”的工艺规划、技术路径设计以及产线年内完成GW级稳定量产产线建设。相信随合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宝馨科技在钙钛矿领域技术的持续沉淀,将为其打造更深的研发技术与产品性能护城河。多重技术储备与战略布局的基础下,也难怪蔡春雨如此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趁着近日股价疲软之时发出了增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