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拟改规则降低大型科技公司上市融资门槛:确保国际竞争力

2022-09-15 02:15:57

  显示,据知情人士透露,相关考虑正在进行中,提议的细节仍有可能发生变化,可能被列入的公司类型包括新能源、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半导体、量子计算、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等。

  知情人士称,目前就两类公司提出的具体实行方法包括,一是公司预商业化,此类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时的市场估值要求将超过20亿美元。二是商业化公司,其收入要求为2亿港元至3亿港元,而目前的要求为5亿港元,市场估值要求至少为10亿美元。

  此前,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在传媒发布会上表示,港交所的上市制度一直在优化。在市场上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公司,它们需要大量研发投资,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它们没有足够的收入和利润满足交易所上市的要求。他指出,港交所一直在研究和学习如何欢迎这些初创的优秀公司来到香港上市。

  2018年,港交所实行了“25年来之最大变革”,在原有的主板上市规则之外,新增了18a、8a和19c三个章节,分别允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的创新产业公司和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在香港上市,针对新经济公司的上市规则更加包容,改变了香港资本市场的生态结构。

  根据港交所此前公布的数据,自上市新规生效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港交所已经迎来了98家医疗健康公司的上市,IPO总额接近了2600亿港币,其中共有50家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通过第18a章节上市,首发共募集资金超过1100亿港币。目前港交所正在处理的医疗行业上市申请近40宗,其中,有13家尚无营业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申请通过18A章节上市。

下一篇:7折!泰禾及森博达所持海峡银行共逾3.4亿股股份将被拍卖
上一篇:二级巡视员待遇有什么规定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