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股票行情中心(股票行情周期)

2022-09-14 18:18:24

  股市周期循环规律有哪些?

  股市循环的一个周期大致由九个阶段组成:

  1.低迷期。在这一阶段.股票行情屡创低价,大多投资者对远景持悲观态度,无论主力还是中小散户绝大多数都是亏损,没有耐性的投资者纷纷抛出股票退市观望,而少数投资精明而又具有实力的大户则开始悄悄进货。

  2.初升期。但因低迷期价盘跌落已久,大多已跌至不合理的价位,在这时买进的人因成本极低,再跌有限,大多不愿轻易抛出,持有者也不再急于追价出售。这一阶段成交值已呈现不规则的递增状态。一大批投资者开始较积极地买进股票,做短期投资。这时也是买进股票做长期投资的时机。

  3.反动期。其特征在于成交额突然减弱,大多数股价出现回转。但股价下跌到某一程度时,让人有跌不下去的感觉,这一时期也是投资者趁低位大批进货的时期。

  4.涨升期,这一时期总体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股份公司的盈余大增,各种有利的消息将股价持续拉高,投资者纷纷人市。股票价格在越涨越抢,越抢越涨的循环下,形成全面暴涨的态势。发行公司趁机大举增资及推出新股上市。在这一阶段,精明的投资者开始伺机出货,或冷静观望。

  5.末升期,证券市场异常活跃,不过涨幅较大的已经是一些投机股和过去很少成交的冷门股。原先的热门股因升幅有限反而受冷落,这一时期的成交额暴增,股价已升至不合理的阶段,再要攀升已显得困难。这个时期做短线炒卖投机的风险极大,很可能落得倾家荡产,但侥幸时也可能获利。

  6.初跌期。由于多数股价已属偏高,投资者尤其是大户投资者开始抛售。冷门股的价格大幅下跌,成为这段行情的主要特征。

  7.反弹期。由于成交额暴跌,市场发现跌幅过急,于是出现回稳和反弹。一些高价卖出低价吸入的投资者入市购买,加上其他投资者的跟进,使股价略有上升,但是欲涨乏力,弹升不久再度滑落。少数投资者趁着价格反弹机会将所有股票抛出以求“逃命”。

  8.主跌期。这一时期大部分股票的价格越跌越惨,各种利空消息和谣言满天飞,市场一片悲观,投资者信心动摇,成交量不断萎缩。

  9.末跌期,又称“沉衰期”。这一时期股价跌幅已很大,跌至票面甚至面值以下的情况比比皆是。此阶段的成交额很小,不过股价的跌幅也开始缩小,一般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大多已抛空,这时有眼光有实力的投资者开始利用低位分批吸人。

  中国股市牛熊市周期表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后,1380%);

  第一次能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1429386)(半年时间,-73%);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一个月后,303%);

  第二次能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1558325)(17个月,-79%);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一个半月,223%);

  第三次熊市:1994年9月13日~1995年5月17日(1052~577点)(八个月,-45%);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三天,59%);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926512)(八个月,-45%):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17个月,194%):

  第五次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1510~1025) (两年,-33%);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两年多,114%);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2245998)(四年多,-55.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两年半,513%);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6124~1664)(一年,-73%):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九个多月,109%):

  第八次熊市:2009年8月4日~2012年12月4日(3478~1949)(三年多,-39%);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九次熊市:2013年2月18日2013年6月25日(24441849)(四个多月,-19%);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 (两个多月,15%);

  第十次熊市:2013年9月12日~2014年3月12日(2270~1974) (六个月,-11%):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一年二个月,162%):

  第十一次能市:2015年6月12日~今(5166-XXX)

  拓展资料:

  股票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场所,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大类别。由于它是建立在发行市场基础上的,因此又称作二级市场。股票市场的结构和交易活动比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更为复杂,其作用和影响力也更大。

  股票市场的前身起源于1602年荷兰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桥上进行荷属东印度公司股票的买卖,而的股票市场最早出现在美国。股票市场是投机者和投资者双双活跃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金融活动的寒暑表,股票市场的不良现象例如无货沽空等等,可以导致股灾等各种危害的产生。股票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时时刻刻都是变化的。中国大陆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北交所三个交易市场。

  牛市与熊市是股票市场行情预料的两种不同趋势。牛市是预料股市行情看涨,前景乐观的专门术语,熊市是预料股市行情看跌,前景悲观的专门术语。

  出现牛市 标志主要有:①价格上升股票的种数多于价格下降股票的种数;②价格上升时股票总交易量高,或价格下降时股票总交易量低;③企业大量买回自己的股票,致使市场上的股票总量减少;④大企业股票加入贬值者行列,预示着股票市场价格逼近谷底;⑤近期大量的卖空标志着远期的牛市;⑥证券公司降低对借债投资者自有资金比例的要求,使他们能够有较多的资金投入市场;⑦政府降低银行法定准备率;⑧内线人物(企业的管理人员、董事和大股东)竞相购买股票。

  折叠出现熊市

  出现熊市 标志主要有:①股票价格上升幅度趋缓;②债券价格猛降,吸引许多股票投资者;③由于受前段股票上升的吸引,大量证券交易生手涌入市场进行股票交易,预示着熊市到来已为期不远;④投资者由风险较大的股票转向较安全的债券,意味着对股票市场悲观情绪的上升;⑤企业因急需短期资金而大量借债,导致短期利率等于甚至高于长期利率,造成企业利润减少,使股票价格下降;⑥公用事业公司的资金需求量很大,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变动常领先于其他股票,因而其股票价格的跌落可视为整个股市行情看跌的前兆。

  股市的行情周期是

  中国股市的运行周期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这一规律与通行的江恩理论、费波那兹数列等理论都有所不同,中国股市的周期规律是在特殊的市场形态、不成熟的投资主体以及偏重投机的投资理念等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经济周期、政策周期、心理周期、市场周期共同作用的产物。中国股市存在着30个交易日的波段周期就波段行情而言,笔者发现中国股市存在着30个交易日,也就是大约一个半月的波段循环周期。笔者在对近10年来的股指走势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这一30个交易日的波段周期实证检验吻合率超过95%,特别是最近一年来的实证检验过程中,这一结论的验证吻合率更是接近100%。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股市的这一30个交易日的波段周期早在市场刚有了一点规模的时候就已形成,而且在漫长的市场变迁中居然一直没有改变,足以见得这一周期规律所蕴含的内在逻辑之深刻。

  波段周期描述:1、一个完整的波段周期的时间跨度是30个交易日,一般来讲误差不会超过两天,在同一周期内股指运行的大方向保持不变。2、在波段周期的涨跌规律上,一般来说除了较极端的牛市和熊市外(如去年下半年的暴跌),相邻波段的涨跌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上涨、盘整、下跌三种形态通常不会接连出现,至于具体波段是涨是跌还是盘整,则必须依据基本面的情况加以判断。

下一篇:6月股市大跌(7月6号a股跌股票)
上一篇:股票有几浪上涨(股票反复浪)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