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不住了!大股东减持高管增持 850亿医药白马怎么了?“复星系”
披露后,复星医药股价大跌。9月5日,复星医药A股跌停,H股暴跌近13%。9月6日,复星医药A股继续下跌2.13%,港股则微涨0.92%,最新总市值为857亿元。
此外,就在一个半月之前的7月26日晚间,复星医药披露定增报告,此次定增发行价格为42.00元/股,发行股数为1.07亿股,募集资金净额为44.56亿元,共有高毅资产等10家机构参与。而以当前价格,即9月6日复星医药35.42 元/股的收盘价来看,较发行价格已下跌近16%,也就是说,参与定增的10家机构均处于浮亏状态。
发行情况报告书显示,共有19家机构提交了申购报价单,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0名,其中,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获配股数约4761.9万股,获配金额约20亿元,成为本次定增获配金额最大的机构。
此外,UBS获配8.44亿元,财通基金获配5.7亿元,获配金额分列第二、第三。国泰君安资管有限公司获配2亿元,大成基金、中信证券、华泰证券、J.P. Morgan、华夏基金、招商基金获配金额在1亿元-2亿元之间,锁定期均为半年。
对于此次定增资金用途,复星医药表示,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创新药物临床、许可引进及产品上市相关准备项目,原料药及制剂集约化综合性基地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复星医药在公告中还强调,募集资金到位后,集团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将会相应增加,资产负债率将有所下降。本次发行有利于提升本集团整体资金实力和偿债能力,并增强资产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而根据复星医药二季度数据显示,公司总资产988.04亿元,负债总计510.7亿元,负债率达到51%。
不仅负债率较高,复星医药上半年业绩也不甚如意。复星医药营业收入213.4亿元,同比增长2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7亿元,同比减少37.67%。利润减少主要是由于复星医药投资的BionTech公司股票价格缩水所致。
另外,公司主力产品新冠疫苗复必泰出现缩量迹象,抗感染产品线个百分点。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在中期业绩会上表示,这两年,抗新冠产品所带来的收入,对冲了疫情对其他产品的一些影响,但仍不能把这种带有脉冲性特点的业务作为长期的可持续增长点。
据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共有351只基金持有复星医药,合计持股总量约8693.03万股,相比2021年二季度末的13580.27万股同比减少约36%。
目前市场的关注焦点还不仅仅是复星医药,还有背后的整个复星系和其控制人郭广昌。
复星系目前控制的上市公司有11家,A股市场上,属于复星系的上市公司包括复星医药、南钢股份、豫园股份、上海钢联、,以及近两年揽下的及舍得酒业;港股市场上,有复星国际、复锐医疗科技、复星旅游文化集团、复宏汉霖。
9月2日晚间,除复星医药外,复星系控制的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也发布减持公告:拟出售13%股份,预计交易总价19.37亿元。
而继续向前追溯,复星系年内频繁减持套现,已相继减持了、、和等公司。加上对复星医药和金徽酒的减持,粗略统计,复星系年初至今从上市公司方面套现超100亿元。
有市场分析认为,复星系当前面临的债务问题可能已经压力较大,急需资金回笼。
对于复星系的债务问题,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在今年6月15日将Ba3的公司家族评级,列入“下调观察”名单。
在报告中指出,截至2022年3月底,复星系最核心的上市平台在控股公司层面的现金不足以偿付未来12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务。
随后在今年8月23日,再发报告将复星国际的企业家族评级调至B1,评级展望为负面,并将Fortune Star Limited所发行债券的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从Ba3下调至B1,该债券由复星提供无条件及不可撤销的担保。
穆迪称,评级下调反映了复星的流动性较弱,境内外充满挑战的融资环境造成其再融资压力较大,以及经济增长放缓和资本市场波动背景下该公司出售资产的计划产生执行风险。
对此,复星国际回应称,公司经营情况平稳,得益于多元化的资产组合,账面资金充裕,和金融机构关系稳定,多元化融资渠道畅通,评级调整不影响复星的偿债能力。
不过,市场对此的担忧并没有消失,尤其是复星系对于复星医药的减持,并非高位抛售,而是股价跌去六成后的套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