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内卷、融资遇冷 CXO高景气的“裂缝”?

2022-09-03 22:53:30

  出现分化迹象。一批以接到新冠大订单为代表的企业业绩实现高增,一些企业则因疫情等原因致业绩下滑甚至亏损。

  然而有观点认为CXO行业高景气似乎有“裂缝”:当前有关CXO行业需求将因医药行业融资遇冷等因素而不振,以及Biotech等药企蜂拥进入导致行业内卷、产能将过剩的声音甚嚣尘上。

  不过,业内人士向财联社

  CXO企业半年报中多数提及了上半年疫情散发带来的负面影响,多数企业尽量克服疫情业绩维持增长,但也有一些企业因疫情业绩显著下滑,甚至亏损。

  财联社

  营收同比下滑幅度最大的是睿智医药,扣非后归母净利亏损3499万元,公司表示研发主阵地在上海,受上海新冠疫情原因,业务受到了一定冲击;圣诺生物、诺泰生物和成都先导营收、归母净利均出现下降,归母净利由盈转亏706万元。

  虽然业绩现分化,但业内仍然看好CXO行业景气度,各家券商医药研报大多都会提及并推荐CXO行业。

  惠誉评级中国企业研究董事朱彧向财联社

  疫情之外这些因素影响财务数据

  除了疫情,CXO公司业绩表现还受到非经常性损益、成本增长等影响。

  例如泰格医药上半年增收不增利,主要因非经常性损益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较大所致。今年上半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4.13亿元,同比下降54.42%。

  而实验猴涨价,则对昭衍新药毛利率产生影响,也影响了美迪西现金流等财务指标。

  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8.97%,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公司还在上半年收购了两家实验模型繁育和销售企业。

  对此,公司人士向财联社

  则在半年报中表示,目前采购实验动物不存在重大困难。但因为购买和提前锁定实验动物支付的款项大幅增加等原因,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42.09万元,同比转为净流出;截至6月末存货同比增长120.62%,预付款同比增长83.34%。

  公司内部人士向财联社

  值得注意,新冠订单助推CXO行业繁荣,、均先后公告收到新冠相关大订单,半年报披露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公司化学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6.8%。

  然而,市场担忧大订单可持续性,以及这些公司业绩增速能否维持。

  朱彧认为,新冠商业化项目对公司业绩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推动部分公司业绩进一步攀升。但应该看到的是,即使没有这一项目的推动,中国CRO公司过往的表现都非常亮眼,远超行业平均增速。

  一位CXO行业资深人士也认同上述看法,他认为新冠大订单只是一个项目,可能还挤占了一些产能。获得新冠大订单的企业,在今年高基数的前提下,明年应该不会再有如此高的增长率,毕竟增长也需要产能匹配。

  CXO需求端另一个担忧因素来自医药行业融资遇冷的连锁反应,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Biotech企业因资金原因砍掉研发管线的现象。

  上述CXO资深人士告诉财联社

  一位医药行业分析人士也认同上述看法,短期几个季度可能会看到有些公司潜在订单回落,因为融资遇冷会导致一些创新药企砍管线。但是融资遇冷并不是市场缺钱,而是资金更为谨慎,管线够优秀还是会投。中长期来看,CXO行业渗透率还有提升空间,因为医药还有很多适应症、靶点待开发,而国内创新药利润空间普遍被压缩,他们会在降成本的驱动下成为CXO行业未来增量客户。

  需要担心供给端产能过剩吗?

  另外,CXO行业正涌入一批原料药企或Biotech企业,也因此衍生出“全民CXO”说法,以及对CXO行业未来产能过剩的担忧。

  例如,2021年底,贝达药业与天广实生物去年底合资设立赋成生物,聚焦生物大分子药物;今年3月,复宏汉霖也把原来的工艺团队从内部剥离成立全资子公司安腾瑞霖,正式对外承接生物药CDMO服务;5月,信达生物成立了夏尔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入CDMO板块。

  对于药企涉足CXO行业,朱彧向财联社

  上述CXO资深人士向财联社

  而在财联社

  一家CXO上市公司董事长向财联社

  上述董事长进一步表示,现在整个CXO行业较碎片化,行业中真正具备一体化能力的公司非常少,有的企业做CXO更多是资本市场噱头,真正能做起来的可能性不大。

  朱彧认为对医药外包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言时尚早,一是产能投产需要时间,二是企业面对的是全球客户,全球CDMO市场很大,中国CXO企业市场占有率非常有限, 增长空间非常大。

  但朱彧同时认为,部分企业可能会出现转型不成功和产能过剩的情况。创新药企等涉足CDMO业务也会带来执行风险,而最大的挑战源自于和同为制药企业的客户之间的利益冲突及IP保护问题,这可能导致在和传统CRO龙头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造成产能过剩。

下一篇:集美区城管局:对防疫措施不落实“零容忍”
上一篇:中银证券给予广州酒家买入评级 产能释放叠加疫情催化支撑速冻高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