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川镇上马村帮扶工作队:心系群众的驻村“勤务员”

2022-08-17 08:29:04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中,通渭县鸡川镇上马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倾听群众呼声、理清群众诉求,排群众所忧、解群众所难,当好群众的驻村“勤务员”,点点滴滴心系群众的所需所盼,桩桩件件围绕村里的发展进步,赢得了镇村干部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新房子里面已经粉刷好了,一个客厅、一个卧室、一个厨房,我们老两口住进去很宽敞,很满意,共产党的政策确实好!”现年72岁的通渭县鸡川镇上马村村民冉宗义激动地说。

  冉宗义的女儿出嫁后,他和老伴两个人住在20几平米的土木老房子里,房子虽不大但很坚固,可房子前后都是悬崖,存在安全隐患,成了老人的烦心事。上马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得知老人的诉求后,积极向镇政府申请享受了临崖搬迁政策。目前,新房子主体已完工,8月底就能搬进70几平米砖木结构的新房子了,老人心头的烦心事终于解决了。

  群众牵肠挂肚的烦心事、揪心事皆是帮扶工作队的首要工作。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实用技术短缺成了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突出问题。为此,帮扶工作队积极对接帮扶单位县农机中心,通过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活动等形式,先后在村上开展多场次农机使用技术培训,为帮扶村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贡献“农机人”的力量。

  乡村振兴的路上,不能让一个乡亲掉队。驻村帮扶工作队多次帮助发展能力弱的村民,今年先后为10户农户送去价值3000元的暖心慰问物资,为4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庭院改造,为3户农户各捐赠了1台手推式点播机……事无巨细、尽心尽力的帮扶,谱写了一曲曲温暖民生的动人“乐章”。

  “我的腿走路不方便,庭院硬化了以后,我进出院子就好走多了。”通渭县鸡川镇上马村村民冉三久欣慰地说道。

  乡村要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通过实地,帮扶工作队发现种植结构单一、后劲不足是当地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因地因户施策,制定了“山区种养结合、川区全膜玉米、河沟腹地金银花”的产业布局,走上了以肉牛养殖和金银花、玉米种植为主的种养一体产业发展路子。

  肉牛养殖业在村里由来已久,群众发展意愿强烈。但未形成规模,标准化程度不高、产业回报率也较低。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养殖业,帮扶队充分发挥县农机中心帮扶单位优势,和村“两委”密切配合,帮助群众办理了农机具补贴3万余元,为合作社添置了价值1.5万元农机具,申请了50万元的双列式暖棚圈舍项目。目前,全村共有肉牛存栏460头,户均1.3头。种植全膜玉米5750亩,户均16.6亩。另外,以河沟腹地为主,大力推广金银花种植,全村种植金银花920亩,户均2.6亩。今年,结合撂荒地整治工作,帮扶工作队还鼓励两家合作社种植春小麦860亩,形成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产业发展格局。

  “上马村现有养殖合作社3家,其中我们合作社养牛80头,种植饲草玉米900亩,春小麦500亩。通过县农机中心帮扶,合作社购置大型农机具两辆,自动式点播机5台,提高了合作社机械化水平。目前合作社发展良好,带动群众致富信心满满。”通渭县鸡川镇上马村党支部书记、上马村富民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永强介绍。

  驻村帮扶工作队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总开关”,多措并举改善上马村基础设施。配合实施25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项目,9月底便能竣工,12月底能顺利搬迁使用。同时,还拓宽了一条长达5公里的产业路,进一步筑牢了群众生产生活基础,为推动全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帮扶队中有两名女同志,自从她们来到村上之后,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工作负担也减轻了,我觉得我们是全镇最好、最有凝聚力的驻村队伍。”通渭县鸡川镇上马村驻村责任人陈新强告诉“新使命重任在肩,帮扶路日夜兼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当好群众的‘勤务员’。”鸡川镇上马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孙小芬如是说。

下一篇:政协华池县委员会视察组开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情况专项视察工
上一篇:宣泰医药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337%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