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为种牙集采“铺路” 全面推进还有哪些障碍
目的之一是为下一步开展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做准备。
称,为贯彻落实国家医保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价格调查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更好地指导各市州医保局、相关医疗机构做好填报工作,确保调查登记工作顺利开展。
甘肃省医保局表示,做好此次调查登记既是配合国家口腔种植和耗材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同时也为下一步开展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整顿医疗机构收费等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8月5日,湖南邵阳市医保局同样在官网发布了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提及,开展该登记工作,是为贯彻落实九部委《关于印发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为后续实施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规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收费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地方层面已在探索抱团开展种植牙集采。
8月16日,深圳医保局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
除此之外,已有个别城市在试点种植牙限价支付政策。其中,宁波医保局于今年1月份已“打响”了第一枪,限价支付涵盖了种植牙耗材价格以及医疗服务价,具体将耗材的价格限定为国产1000元、进口1500元,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费用定为2000元。也就是说,只要选择目录内的种植牙,种一颗国产的只要3000元,进口的也只要3500元。
紧接着,安徽省蚌埠市也从8月1日起试点种植牙项目限价收费,即三级医院不高于2200元/颗,二级医院不高于2000元/颗,一级及以下医院不高于1800元/颗。种植牙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从均价10000元/颗左右,降至2200元/颗以下,最高降幅82%以上。其中,经集中议价谈判,最终创英、1号种植体、SG等九个种植牙品牌议价谈判成功,入选《蚌埠市种植牙品牌目录》,供种植牙患者自主选择使用,种植牙材料费用平均降幅84.17%,最高降幅89.50%。
国海证券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包括欧美、韩系在内的种植牙产品占据了中国市场超过93%的份额,国产种植牙产品份额不到7%,行业处于小而散的状况。全球主要的种植牙厂商包括登士柏西诺德、士卓曼、卡瓦集团、捷迈邦美等。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在宁波开展的种植牙限价支付试点,还是在蚌埠开展的试点,并未看到头部种植牙厂家参与情况。而相比宁波,蚌埠方面参与的种植牙厂家中,进口厂家更少了。
集采全面推进面临哪些障碍
目前距离种植牙集采全面落地,究竟还有多远?有医保局人士对第一财经
王文华对第一财经
其次,如何确保顺利报量也是关键问题。种植牙市场以民营医院或诊所为主,公立医院市场占比较小,如何有效地让民营医院或诊所积极参与到集采中来、积极配合报量,是集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最后,种植牙集采后公立医院如何改革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也十分重要。
“如果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在集采后没有改革到位,那么可能会面临医院病人增多、医生工作量增大,但是医院的收入不变甚至减少,进而导致公立医院医生资源流失的情况,如何彻底改革种植牙项目的收费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王文华说。
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监事长、广东省民营牙科协会会长欧尧对第一财经
欧尧认为,“种植牙进行集采,可以把耗材价格大幅压缩,但人工费用这块要实现压缩的话,难度并不小。种植牙除了考验耗材质量外,也很考验医生的手术水平,不同于其他可以活动的假牙,种植牙一旦种植了,就不能推倒重来,因此对医生有很高的技术要求。而培养一位成熟的种植牙医生,需要耗时十年左右。”
“在种植牙费用中,包括手术在内的人工费用就占据了三分之二左右。如果集采把种植牙费用压缩到很低的价格,可能会影响到医生开展手术的积极性,而患者的手术质量也不一定能够得到保证。而种植牙完成后,后续也涉及维修问题,这部分如何支付,集采也需要有所考量。”欧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