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推广知识产权保险 知产转为资产需走向市场

2022-07-25 22:11:57

  近日,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人保财险三亚分公司签署知识产权保险战略合作协议。这是我国政府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险的一个缩影。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期发布的《关于知识产权政策实施提速增效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各地要多措并举,用好知识产权质押途径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

  从运营模式来看,为盘活知识产权,将“知产”转化为“资产”,多地政府大力支持知识产权保险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知识产权保险市场持续发展壮大,需要逐渐走向市场化,激活相关主体的投保热情。

  BestLawyers联合创始人李世同对《证券日报》

  从保障需求角度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年度报告》,2021年,法庭新收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案件同比增长36.4%。

  2020年,北京开始实施为期3年的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险种涉及专利执行保险及专利被损失保险。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相关数据显示,试点两年来,北京市已有2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312家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为20余个重点产业的3366件专利投保,共获得补贴保费3800万元,保障金额达33亿元。2022年,北京知识产权保险试点的承保公司在原有人保财险的基础上增加了太保产险。

  李世同认为,承保公司由“1”到“2”的变化,意味着知识产权保险由“政府主导”逐步开始向“市场化”迈进,而要真正做大知识产权保险市场,市场化改革是必经之路。

  李世同表示,知识产权保险初期需要政府引导和支持,有多方面原因,例如,企业的知识产权保险意识较弱,而科技型企业风险普遍较高,存在部分企业“带病投保”的现象,保险公司对于大规模推广知识产权保险比较慎重。同时,险企缺乏贯通知识产权和保险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知产保险的数据积累不足。基于此,BestLawyers联合保险精算师、律师、数据工程师等共同开发“专利保险智能定价核保系统”,旨在解决险企在专利保险业务“定价难、核保难”的问题。

  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的角度看,2021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为3098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性贷款惠及企业达到1.1万家,占到整个惠企总数的71.8%。今年上半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为1626.5亿元,同比增长51.5%。

  以湛江为例,该市以“政府财政推动+服务机构管理+银行贷款+保险护航+评估辅助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新模式”为杠杆,撬动更多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湛江申翰科技实业相关负责人施敏对《证券日报》

  李世同表示,银行参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业务,主要有两方面顾虑,一是知识产权质押评估难度较大,通常需要借助第三方机构;二是中小企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险和其他金融产品的合作,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将企业的保障需求和融资需求相结合。

下一篇:古尔曼:苹果新表只是更大 没新功能
上一篇:大连副市长曾兵突发疾病去世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