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定义能源独立:“锂电池是新的石油”,中国领跑全球
当天早些时候,风投基金Craft Ventures普通合伙人大卫·萨克斯在推特上称,没有能源的独立,就没有安全。埃隆.马斯克在该条推文下回复称,“绝对的。锂电池就是新的石油。”
中国在锂电池领域领跑全球。全球研究机构彭博社NEF数据显示,中国在锂离子电池市场的份额目前可能高达80%。全球10大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中有6家位于中国,全球每10块电动车电池中的3块由宁德时代生产,这样的优势甚至延伸到整个供应链。中国企业已经与锂资源丰富的国家签署多项协议,进一步拓展供应链。
“我们可能过于保守,转型的速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快。”报告说,“但制约因素将包括传统汽车行业进一步加速的能力,电池及动力传动系统供应链的开发,政府立法的变化,竞争技术如氢燃料电池,以及基础设施投资。”
除此之外,摩根士丹利的这份报告还指出,全球汽车行业对市场的这种巨大转变准备得如何——也是一个问题。企业主要的担忧集中在高企的资本支出和不断膨胀的重组成本,报告说,担忧可以理解,但这也可能有助于成功转型,因为“企业已经知道了问题的所在。”
但消费者和企业都感受到了油价上涨带来的痛苦。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1%。汽油价格是整体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比增长约63%。
高油价是人们对电动汽车兴趣高涨的一个原因。美国汽车协会7月13日发表报告称,在接受调查的美国新车买家中,25%的人正在考虑购买电动汽车。高油价被认为是消费者转变想法的最大原因。
包括通用汽车和福特在内的大多数汽车制造商认为,到2030年,市场大约50%的新车销量将是纯电动汽车。这意味着仅在美国,一年就有多达1,000万辆电动汽车。这种市场规模大约需要800千兆瓦时的电池制造能力,这相当于2021年全球电池容量的80%左右。
电池原料将会成为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目前,全球锂矿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澳大利亚,锂矿的加工主要集中在中国。锂离子电池需要的其它原料,如镍和钴,在全球分布不均。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汽车制造商可能不得不考虑进一步向电池价值链上游投资,以免受大宗商品价格冲击的影响。
“尽管由于电动汽车产量的增加,锂的需求很高,但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和迫在眉睫的经济衰退,可能会阻碍消费者在短期内大量采用锂电池技术。”同样针对马斯克的言论,美国财经媒体Benzing.pro的一篇则评论说,“虽然世界正在缓慢而稳步地向电动汽车普及迈进,但市场是由供求关系决定。”
石油的处境目前颇为微妙。指出,尽管传统的汽油发动机已经开始被逐步淘汰,但俄乌冲突把世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推向了风口。全球基于锂的ETF在2021年4月至11月期间经历了一轮大牛市,但此后一直在下跌。自2021年11月22日创出97.13美元的历史高点以来,LIT已下跌约28%,年初至今已累计下跌18%。
相较之下,美国石油ETF——主要持有NYMEX的WTI原油短期期货合约,则经历了更长的牛市周期,在2021年12月2日飙升100%后,6月8日达到92.20美元的历史高点。虽然这支ETF已经从历史高点回落了约20%,但今年迄今为止上涨了约33%。